功夫郑州何以令人向往

2024年10月22日07:17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张建新 齐亚琼

  第十三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期间,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的2560名“武林高手”会聚“天地之中”,演武比擂一较高下。

  无论是迎宾式还是开幕式、比赛现场,真功夫精彩比拼皆博得满堂喝彩。来到现场的国际友人纷纷表示深受震撼,“我仿佛来到功夫电影里了”“河南这场武林大会太有排面了”“能跟大师父学一招半式,就圆了我的少林武侠梦”……

  少林功夫蜚声海外

  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少林功夫,演绎了无数动人传奇,早已蜚声海外。近年来,少林功夫热持续升温,来自各地的习武爱好者来到登封学习武术,少林寺所在地登封常住人口近73万,集聚20家武校,功夫学员近10万人,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功夫部落”。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功夫主题经典影片盛极一时,特别是1982年电影《少林寺》一炮走红,点燃了中国乃至全球年轻人的“功夫”激情,也让世界认识了“功夫之都”郑州。如今,这股热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掀起新波澜,只要打上“功夫”“少林”的标签,就很容易成为网络流量担当。

  少林功夫早已被视作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并在2006年5月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郑州市政府提出打响“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将郑州市建成全国领先的武术产业强市,打造成世界“功夫之都”。

  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不仅是技艺比拼的舞台,也是文化交流的平台,这项集武术、旅游、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连接五大洲武术爱好者的重要纽带。

  如何抓住流量密码

  少林功夫缘何成为新时代的流量密码?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黄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宋朝丽看来,少林武术的“神秘感”、文化艺术的穿透力、名人大咖的感染力等都是重要影响因素。

  “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少林寺自古给人以神秘之感,以至于海外网友误以为“中国人都会功夫”“遍地是李小龙”。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兴起,海外社交平台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少林功夫自带流量,以其独特、神秘的东方力量,成为连接中国文化与海外用户的“情感纽带”。

  文化艺术的穿透力。少林寺千佛殿里明代五百罗汉图彩色壁画精彩纷呈、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塔群堪称一座露天的“古塔艺术博物馆”……一部《少林寺》,风靡海内外;一首《牧羊曲》,传唱几代人。光影艺术与千年古刹相融,开启了一个城市与电影的特殊缘分,揭开了一座博大精深的建筑艺术群落。一部部经典影视作品成功地提升了少林功夫在全球的知名度,“功夫郑州”标识越擦越亮。

  名人大咖的感染力。第十三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上,功夫明星于荣光和数百名演员共同演绎少林八段锦。他已记不清这是多少次来“功夫郑州”打卡了,像他一样,王宝强、吴樾等不少明星大腕成为少林寺的铁杆“粉丝”。

  如何让“功夫郑州”IP走得更远?

  据不完全统计,少林弟子、少林文化爱好者、少林功夫习练者众多,仅海外就有约6000万之众。未来,如何让“功夫郑州”IP走得更远,如何让海内外社交平台上的功夫“流量”,变成河南文旅发展的“留量”?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褚金勇认为,海外网友喜欢中国功夫,对于他们而言,学习功夫不仅仅是职业或兴趣爱好,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解锁“功夫+”新玩法。

  90后郑州姑娘杨琨曾因工作压力大,专程寻找夜校学习八段锦。当中国功夫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出现,不仅满足了年轻人“社交+健身”的双重需求,也成为年轻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打开方式”。

  伴随着海外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互联网年轻人把功夫引入日常生活,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文化与武术的交汇可见一斑。正如网友“上善若水”所说,“功夫郑州”要借助少林功夫IP做大做强,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议开发更多功夫文旅体验产品、拓展“功夫郑州”产业体系、联合打造中国功夫节、加速中国文化“出海”……

  来吧,有功夫来郑州,解锁更多“功夫+”新玩法。

编辑:谭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