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言:文明之光照亮现代化之路

2024年10月28日07:10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习近平

  10月25日,安阳,来殷墟博物馆新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在“长从何来”展厅,一件青铜手文物前围满了驻足端详的游客。青铜手五指弯曲,手心凹陷,手背隆起,饕餮纹和眼睛纹饰透着神秘而庄重的气质。许多游客拿起这件文物的文创产品拍照合影,来一场跨越千年的“握手”。

  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短短半年,游客便破百万人次,今年国庆假期单日游客接待量近3万人次,中华文化新地标魅力独具。

  时光回溯到两年前,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考察殷墟遗址。“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从安阳考察时首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全面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未来,思之久远,为古老文明焕发新的光彩谋篇布局。

  从新时代新征程端详中华文明,站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坐标观察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沃土和思想源流。

  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具有特殊地位。扛起文化大省责任担当,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一)

  在甲骨文中,“文”字就像一个站立着的人,最上端是头,中间是左右伸展的双臂,最下面是两条腿。

  “文明”就是人散发出的光辉,是人立于天地之间不断生产和创造价值。

  100多年前,一片带有刻痕的“龙骨”,起笔“一片甲骨惊天下”的恢宏篇章。为什么要研究甲骨文?在中国先秦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看来,甲骨文是汉字汉语的鼻祖,也是寻绎中国思想的渊薮、中国精神的缘起。

  仰望日月东升西落,领略山河巍峨浩渺,目睹鸟兽千姿百态……横竖撇捺间,我们的先祖把对宇宙、自然、生命的理解化作一个个文字。

  殷墟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为我们保存了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文字记录历史,文字承载文明。从“甲骨四堂”点亮甲骨文早期研究薪火,到如今学者名家辈出,一代代考古人扎根中原,用一锹一铲探寻中华文明起源,勾勒文明发展脉络。

  一部河南史,半部华夏册。行走河南,文明之源可探可赏。

  距今五六十万年的南召猿人、十万年的灵井“许昌人”、一万年的新密李家沟遗址,生动诠释东亚人类连续演化进程。

  8000多年前,生活在贾湖的先民拾起仙鹤的尺骨,刻出一排神奇音孔,奏响第一个音符,那一刻,人与天地合鸣,远古乐音展现人类智慧。

  寻觅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人文始祖太昊伏羲首创龙图腾,实现上古时期第一次部落大融合。黄帝设百官、制历法,开创中华史诗第一个高峰。

  追慕华夏荣光,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亳都郑州,揭开商朝神秘面纱;古都安阳,构筑青铜文明华彩篇章;大唐洛阳,展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盛世图景;宋都开封,走近《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的市井烟火气跃然纸上……

  豫见中国,文化积淀可品可享。

  登鹤壁云梦山领略鬼谷子、苏秦、张仪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深谋远虑;去南阳武侯祠品味诸葛亮“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的远见卓识;来一趟邓州花洲书院,重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广阔胸怀。曹植辞赋、杜甫诗篇、韩愈文章、吴道子画作,无一不是传世千年……

  这是河南独具特色的文化标识,这是河南最中国的文化印记。

  最近,商丘永城王庄遗址发现了一座距今约5000年的大墓,一位古国君主的神秘面纱或由此揭开。象牙饰品纹饰繁复,石圭、玉钺礼制周严……规模最大、出土器物最多,这座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时期提供全新样本。

  从“满天星斗”到“重瓣花朵”再到“多元一体”,文脉千年,兼收并蓄,从未断绝。

  为什么世人的目光总会聚焦河南?在这里,灿若群星的文化遗产,承载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见证中华文明的融合发展,蕴藏“何以中国”的文化密码。

  带着游客入馆参观,殷墟博物馆讲解员刘梦珂总会先指向穹顶天窗最高处的白鸟塑像讲解:“‘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诗经·商颂·玄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商人的自豪与赞颂。”

  文化基因,在春风化雨中代代相传。

  今天的河南,“文博热”持续、“国潮风”劲吹,各大博物馆一年四季人潮涌动。

  漫步安阳,甲骨学堂书声琅琅,甲骨体操活力张扬,子飨餐厅里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甲骨文面,滋养着食客的味蕾,也氤氲着千年殷商文化的芬芳。

  战国袍、唐襦裙、西域公主裙……年轻人一到洛阳就血脉觉醒,身着华服奔向应天门拍照,藏不住的是一颗爱美的心,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文化自信,融入生活,日用而不觉。

  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快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全力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推动厚重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走出文化大省以文兴业新路子。

  何其幸运,中原大地流淌的泱泱文脉,滋养着我们的气质底蕴。

  何其幸运,我们有机会创造新的历史、留下新的文化印记。

  今天,在博物馆与千年前的青铜器“握手”,而千百年后,当我们与后来人隔空击掌,将会留下什么?

  (二)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豫古老,豫新潮,豫自信。

  从“手铲释天书”挖掘华夏之源到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兴文化工程再到文物资源数字化转化、数字化共享,河南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聚焦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两大定位,河南守正创新,以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绽放新精彩。

  走进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晴空湛蓝,流水潺潺,芦苇随风摇曳,鸟群掠空而过……这一刻,我们仿佛穿越到贾湖先民农耕渔猎的生活当中。“村遗一体”是贾湖遗址保护利用最大特色,村庄成为遗址公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村民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2024年3月,贾湖遗址入选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不断实现新突破,兴文化工程全面实施,河南注重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总数达55个,领跑全国,全省各类博物馆增至400多家。

  何为新场景?一出好戏里见。

  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热闹非凡的市井生活、挥毫泼墨的文人墨客……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穿过麦田,穿过岁月,踏过黄土,踏过时间。一幕幕戏剧关于粮食、关于喜悦、关于文明,一句句台词变成诗歌、变成哲思、变成光阴。

  当豫剧加入沉浸式体验,将唱出怎样的“东方咏叹调”?

  屠岸贾屠杀赵盾一族,站在观众中的赵家人应声倒下;屠岸贾一声令下,爪牙们便来到了观众席,搜查是否藏孤;当程婴唱起经典的“十六年”,观众情不自禁潸然泪下……沉浸式戏剧《程婴救孤》唱出了新曲调。

  何为新体验?商都通关文牒让人瞬间穿越,与泥相约,游客化身陶器专家。小朋友来了,老人来了,文博爱好者来了,到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来一场研学之游,感悟悠久文脉,读懂这座城。

  “考古有意思”放映厅,看一段《文物里的郑州》,跟着专业技术人员体验一把无人机飞行。露营帐篷下享受凉爽秋风、蓝天白云……游客在双槐树遗址亲身体验考古发掘,一脚跨越五千年。

  9月24日,5000多年前仰韶先民面貌首次被复原,这是仰韶文化、仰韶村遗址的一个新IP。10月14日,捷讯飞来,全沉浸式数字艺术展览“何以华夏——仰韶文化数字艺术中心项目”预计2025年元旦与广大观众见面。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认知度、影响力不断提升,6条文物主题游径、9条主题旅游线路加速建设,话题全网浏览量超45亿人次,获评2023年全国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

  何为新技术?首都师范大学古文字学者莫伯峰教授用AI为甲骨绝学赋能。

  “这几年,AI技术在视觉和文字两个模块进步神速,这恰是甲骨学研究中很重要的两种能力。现在,借助AI实现甲骨缀合、校重及字体分类已经比较成熟。”AI与甲骨文“牵手”,将传统手工操作转化为智能化分析,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无法取代文物本身,但在信息传递、信息表达方面具有优势,更容易被大众理解和喜爱。”著名考古学者唐际根认为。

  试想,若有人蹚过清浅岁月,告诉华夏先民,后人在用最先进的科技研究那些文明密码,他们定会感慨:“万象更新。”

  沧海不捐细流,是中原文化的恢宏气度。

  2023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文物强省、考古强省,推进文物活化利用,加强大遗址保护利用,打造世界级大遗址走廊。

  在文化的轴线上,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时光穿梭,在创新的维度中,把握民族精神、文化坐标与时代核心。

  何为新传承?当红旗渠遇上年轻人,将迸发出怎样的能量?

  为有源头活水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传向四面八方,吸引着“青春寻访”“红领巾寻访”“研学探渠”。

  在红旗渠纪念馆留言簿上,有观众工工整整写下感悟:“红旗渠精神是鲜活的,它可以融入我们每一代人的血脉中,激励我们去奋斗、去奉献。”

  在新时代伟大变革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气象一新、格局一新,中华文化“一池春水”被彻底激活,在新时代展现出蓬勃生机。

  800多个菊花品种竞相绽放,在秋日花海中领略历史文化韵味,3万名功夫小子演绎少林故事,在天地之中打出功夫英神;客从何处来?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在洛阳迎接归家游子。

  金秋十月,河南接连迎来一场又一场盛会,向世界讲述一种亘古亘今的文明,展现一个日新又新的中原。

  有了新的身份后,频频往返北京与河南,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的生活日常。

  担任河南考古研究院院长,对于从事考古工作40多年的王巍来说感触很多:“我与河南结缘已久,先后多次在这里主持重大考古发掘项目。地处中华文明核心地区,河南是考古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每年都有很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同时也有很多历史之谜等待我们考古人进一步解开,让全国甚至世界更多了解河南的历史文化。”

  在行走河南中感受“弦歌不绝”的传承,在读懂中国里激发“思接千载”的心绪。

  (三)

  “知所从来”方能保持定力,“识其所在”才能保持清醒,“明其将往”才能坚定信念。

  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歪曲历史,一度甚嚣尘上却终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贯通历史、现实、未来,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巩固文化主体性,为我们洞悉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跟上时代潮流,提供精神滋养。

  植根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传承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不懈奋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砥砺奋进、改革开放40多年伟大实践、新时代10多年伟大变革,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方向清晰,那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就能最大程度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文明如何相处”“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到中原。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中原始终扮演着大熔炉的角色。南北贯通,东西融会,它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族群,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石。这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生动写照。

  深秋,嵩山脚下层林尽染,万千颜色次第渐开,恰如儒释道三种文化激荡、交汇。这里,有佛教禅宗祖庭少林寺,又有道教圣地中岳庙,还有著名的嵩阳书院。少林参禅、中岳悟道、嵩阳论经……一以贯之的文化基因,承载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熟牛肉鲜香、木耳丝脆爽、海带丝柔韧、黄花菜清新、红薯粉条滑溜……一碗五味调和的胡辣汤,恰似中原文化的缩影,和而不同,包容开放,汇聚四方精华。

  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自古以来的开放姿态和包容胸怀。

  潮流,如同江河之水,涌动不息,携带时代印记,汇聚成中原大地最动人的风景线。

  在河南,你可以在淇水清波中,寻找“渐车帷裳”的诗意;也可以在光影交织的荧幕前,探寻远古文明的秘密;你可以在老君山登高临远,感受汪洋恣肆的文采风流,也可以在二砂文创园内,来一次说走就走的Citywalk(城市漫步)……

  领异标新,河南形象很有范儿。

  “郑州很漂亮、很现代,了解到过境免签政策后,我们专程来玩,没想到入境审批这么快。”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国际入境大厅,申请144小时过境免签获批后,韩国游客车先生为高效便捷的通关体验点赞。

  看名胜、品美食、穿汉服,白俄罗斯姑娘李唯她来洛阳打卡,体验极致古风Style(风格)。

  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让更多外国游人感受、触摸一个更加真实的河南。

  华灯初上,正是许昌曹魏古城最热闹的时间,青梅煮酒论英雄,梦回三国;光影变幻,建业电影小镇人头攒动。亭台水榭星罗棋布,人影翩翩若惊鸿,汉风唐韵,今夕何年。

  中原气象,日新月异;中州风流,千年品评。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待客之道?

  从“宅兹中国”到“何以中国”,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命题。一个日新月异的河南,有底气、有实力向世界发起“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邀约。

  夜幕降临,洛邑古城内,云衣霓裳、峨髻花钿,一时难辨古今。

  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华夏盛世颜。

  那一刻,历史与现实风云际会。

  这是最好的河南,也是最美的中国。

  (执笔:丁新科 于晴 悦连城 郭歌 张体义)

编辑:张龙(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