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10月28日上午,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统计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主办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论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山东社科院、陕西社科院、甘肃社科院以及省内相关专家学者代表共120余人参加研讨会。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承哲,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敏,河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任汝成,河南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万川明致辞。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郭杰主持开幕式。
研讨会旨在以深化合作合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现实问题、政策问题研究,使黄河流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会上,郭杰发布了《中国黄河流域城市发展指数(2023)》。报告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将生态经济学理论、系统耦合理论等经典理论与黄河流域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从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发展三个子系统构建了中国黄河流域城市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动态监测了党的十九大以来黄河流域城市发展情况。
报告通过计算70个样本城市2017—2022年中国黄河流域城市发展子系统指数均值,排出生态保护指数前10的城市是:西安、天水、定西、商洛、庆阳、平凉、安康、开封、吕梁、榆林。高质量发展指数排名前10的城市是:西安、郑州、东营、济南、太原、淄博、滨州、鄂尔多斯、济源、兰州。文化发展指数排名前10的城市是:阿拉善盟、阿坝、甘孜、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宝鸡、甘南、乌海、张掖、铜川。
“研究表明,中国黄河(城市)指数总指数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分指数生态保护指数、高质量发展指数和文化发展指数稳中向好,且生态保护指数高于高质量发展指数和文化发展指数,三者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郭杰说,主要面临着文化发展指数、开放发展指数、文化收入指数、创新发展指数、文化资源指数、资源利用指数相对较低的制约因素。
报告建议,提升中国黄河流域城市发展指数还要精准施策,加快提升黄河资源利用效能;聚焦聚力,加快绘就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底色;向“新”而行,加快推动黄河新质生产力发展;内外联动,加快构建黄河对外开放新格局;守正创新,拓宽黄河文化传承发展新路径。
在主旨发言阶段,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江恩慧、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徐光平、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马继民、河南省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副主任付铭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饶明奇分别作主旨报告,围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现实问题、政策问题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