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李明丨何惧万里遥

2024年11月29日07:23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人物名片

  李明 世界公认的现代信息论奠基者之一,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原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河南省重点引进科学家。

  □本报记者 师喆

  2024年新年伊始,一则消息引起广泛关注:由IEEE计算机协会颁发,每年全球只授予一人的W.WallaceMcDowellAward(麦克道尔奖),由华人科学家李明摘得。

  对于熟悉河南近年创新发展动态的人而言,这个名字十分响亮。这位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多项世界级创新成果的顶尖科学家,去年被我省重点引进,担任中原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世界顶尖AI科学家,现代信息论奠基人之一,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有“加拿大诺贝尔奖”之称的“基廉奖”获奖者……李明身上有很多闪亮的头衔。

  这样的顶尖科学家为何会来到河南?这片土地会因他的到来开出什么样的花?

  启程

  11月中旬,记者在河南省科学院见到李明时,他正在开放式办公区“溜达”。有年轻的博士从他身边经过,他就像一个朋友般,笑眯眯地和他们打招呼——完全不同于记者脑海中对人工智能科学家的刻板印象。

  “我老家在洛阳伊川,是奶奶把我带大的。”一见面,他主动自报家门。李明父母都是北京大学的老师,工作忙,兄妹两人小时候便由奶奶照看。虽然在北京出生长大,但李明童年的记忆中弥漫着来自家乡的味道。

  “蒸红薯我最爱吃白心的,那瓤又面又甜,就跟吃栗子似的。奶奶会拿新鲜的榆钱拌着棒子面蒸熟,清香可口。”他记得,奶奶还从老家抱去了一只芦花鸡,养在北大家属院里,每天一个鸡蛋,为小家庭省下一笔开销。

  生长于高知家庭的李明,心底也早早就种下了向往科学的种子。

  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家庭连收音机都没有,电视机更别提,计算机则是鲜为人知的稀罕物。但因为父母分别任教于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机系,李明从小就对计算机萌发了无限兴趣。

  高中毕业后,听说气象局要招程序员,李明第一时间报了名。那个年代,从日本进口的M160计算机,光是机器本体就占了满满几间大屋,但计算能力仅能达到每秒100万次,与如今主流笔记本电脑每秒10亿次的运算速度相距甚远。

  和现代程序员在各种电子设备上写代码不同,那时,李明编程要使用一种穿孔纸带,通过在纸带上打孔来表示信息。他回忆:“如果一条指令写错了,就要把错误部分剪断,再将纸带两端粘上,改起来非常麻烦。”

  这段程序员生涯仅仅持续了两三年。1980年,李明以高中学历直接考取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随后又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公派留学生之一,远渡重洋,赴美求学。

  留美期间,李明的求学经历非常丰富——他先后攻读韦恩州立大学、康奈尔大学等高校,还曾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并短暂任教。1989年,他又来到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从副教授一路做到校级教授,在心心念念的计算机科学道路上高歌猛进。

李明(左)获得加拿大最高科学奖“基廉奖”。 受访者供图

  疾行

  从中国到美国,再到加拿大,李明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平均复杂度、现代信息论以及生物信息学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解决了计算机科学领域诸多难题,不断给科研界带来惊喜。

  比如在研究Kolmogorov(柯尔莫哥洛夫)复杂性方面,他是世界上该领域最权威的专家之一。他合著的经典著作《Kolmogorov复杂性及其应用》多次再版,被广为引用,也赢得亚马逊平台上众多读者的青睐。这本深奥的著作少见地获得一致5星好评,一条读者评论写道:这本书是每个程序员必读之书。

  2006年,李明当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华人学者。2010年,他获得另一重量级奖项——加拿大最高科学奖“基廉奖”,该奖项设立40余年来,李明是极少数的华人获奖者。

  “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到最好,就算是一个小问题,也力争把它做到世界级水平。”他最常用一句话告诫自己,“做得更实际一点,更应用一点。”

  蛋白质结构预测,一个困扰学界数十年的难题。前不久揭晓的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肯定了人工智能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中的重大突破。

  早在2000年,李明就开始向着这个领域发起攻关。他带领团队研发的系列蛋白组学软件,如今已成为国际上蛋白组学的主流软件系统,用户涵盖了全部世界50强制药企业和我国80%的蛋白组学实验室,被5000多篇顶刊论文作为重要工具使用,推动了世界范围的蛋白组学革命。

  疾行在科研之路上的李明,身后也逐渐多了一个又一个年轻的追随者。

  2002年,李帅成从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毕业,在学校担任研究助理。两年后,这个一腔赤诚的年轻人联系上仰慕已久的李明,表达了对这位学术大牛研究方向的浓厚兴趣,被当时在滑铁卢大学任教的李明招收为博士生。

  读博5年间,李帅成跟着李明一起研究蛋白质结构预测问题。在他眼中,恩师是个“非常纯粹的科学家”。

  “李老师对学生非常包容,我们在研究中犯了错,他总是以鼓励为主。有时我们觉得他说得不对,他也会很快承认错误,没有一点顶尖科学家的架子。”不仅如此,李帅成也很钦佩李明在科研中的专注精神。

  “一般来说,做一线科研的人员会比导师知道更多细节。李老师不是这样,他从不会大手一挥只管大方向,即使是跟刚入门不久的学生讨论问题,他都会细致地思考每个细节,严谨考证问题的各个层面。”如今已是香港城市大学教授的李帅成,也在努力成为他眼中李明这样的好老师。

  归途

  如果说过去几十年是互联网改变了世界,那么接下来,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改变世界、塑造未来。

  2023年,随着OpenAI大模型发展,国内“百模大战”如火如荼,百行千业都逐步AI赋能化。河南提前谋划布局,稳步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建成投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获批建设,积极筹建中原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

  同样是这一年,海外漂泊大半生的李明,终于踏上了归乡的路。

  儿时,故乡是慢悠悠走一路晃一路的绿皮火车,是北京到洛阳难熬的14个小时。如今,故乡是快速安全有Wi-Fi的高铁,是四通八达去哪儿都方便的交通枢纽。

  享誉世界的顶尖科学家回国,义无反顾地选择河南。除了满满的乡愁,李明此举还有更深层含义。

  “做学问,不能只待在办公室,更要到生产生活一线去研究、去应用。所以我要回国,回到河南,脚踏实地地做中国老百姓需要的人工智能。”在李明看来,河南发展人工智能有基础、有条件,尤其是拥有海量的数据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深厚的市场潜力。

  他介绍,研究院的宗旨是“做造福人类的AI”。如何造福人类呢?就是要做人民需要的有河南特色的人工智能。通过聚焦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模型及其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前沿研究及其生态、产业培育,从而赋能千行百业。

  举例来说,研究院目前有一个研究组正在做智慧农业,在黑龙江有一大片水稻试验田,通过人工智能系统精准施肥,水稻产量增加了20%。其实,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应用前景非常广,通过智能种植、精准施肥等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等。对于农业大省河南来说,人工智能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河南已经有了不少人工智能应用的成功案例。在洪水科学预警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研究院联合相关部门、高校等开发人工智能“黄河大模型”,深度融合气象和径流数据,完成后能实现水位预测,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洪水、干旱等水文气象事件。

  在生命科学领域,癌症和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越来越依赖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积极参与了国家“人体蛋白质组导航计划”,利用AI技术深入研究免疫细胞如何区别“自我”和“非自我”,为个性化精准医疗提供技术支撑。

  在信息传输方面,李明及团队正探索构建一个大语言模型编码系统,已经将文本传输速度提升5至10倍,并且大大提高了图像和视频压缩率,成功解决了6G通信语义传输难题。

  应急、教育、文旅、工业……李明办公室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列着他对未来工作的构想。

  “这是一项宏大的研究课题,正在做和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希望走出一条世界一流的、河南自己的人工智能之路。”李明说。

  科学家寄语

  人工智能研究大有可为

  这两年,经常有家长向我咨询,孩子正站在人生的重要交叉口,迈入大学或考研考博时,选择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前景如何?面对未知与挑战该如何出发?

  我的想法是:人工智能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工具,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如果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就要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去学习和研究人工智能。

  我一直主张要“做造福人类的AI”。如何造福人类?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就是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如今我们已经能够获取大量生物数据,如基因序列、基因表达谱、蛋白质结构等,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大数据的准确性、分析处理和共享整合等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生命科学研究范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我们团队就曾探索如何应用人工智能实现个体化的癌症免疫治疗。

  人工智能领域当前的人才缺口依然非常大。人工智能这片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我们渴求着更多有志献身科研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加入进来,以无穷的潜力和创新活力,探索未来AI时代的无限可能。

编辑:祝萍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