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在第一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一起发明专利权权属纠纷案。由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陶凯元担任审判长的五人合议庭对该案进行审理。我旁听了庭审,现场见证了人民法院通过实质解纷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实践。
公开开庭案件的核心争议在于名称为“一种mRNA(信使核糖核酸)剂型的骨关节炎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的权利归属,涉及三位学成归国的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人员及其创办的两家公司之间的围绕专利权属的矛盾分歧。案件中专利所涉及的mRNA技术是生物医药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各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涉及发明专利的权利归属、商业秘密保护、高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等多方面的知识产权典型法律问题。因此,该案能否妥善解决,不仅事关涉诉企业的核心利益和行业地位,而且关乎涉案专利的正当实施与应用,影响社会公众享用该新型药物的效率与进程。在合议庭的不懈努力下,各方当事人当庭达成和解协议,一揽子化解系列纠纷,解开了三位科研人员的“心结”,也为两家高科技创新企业带来了光明的发展前景,案件的审理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我欣喜地看到,自2019年1月成立以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审理了“新能源汽车底盘”案、“香兰素”案、“蜜胺”案等诸多具有标杆性、引领性的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反垄断二审案件,有力促进了裁判标准的统一、审判质效的提高、司法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强了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司法保障,已成为人民法院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和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前沿阵地。
值得关注的是,自2023年7月以来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积极应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出的新需求和新挑战,在服务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积极采取新举措,不断取得新成就。
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承载着新的使命担当。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有理由期待,人民法院必将以党中央作出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为工作指引,努力开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审判智慧和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