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正在建设中的许昌经开区。本报资料照片
2024年,规划有序、产城融合的许昌经开区。许竞开 摄
许昌经开区
■独门秘籍
走得专,路才宽
■名片
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4年,1997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开区,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许昌经开区工业根基深厚,区位优势明显,投资环境良好,逐步形成了电梯、电力装备、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群,成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级电力电子装备特色产业基地、河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在202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许昌经开区居全国第126位,走出了一条产业向新提质、聚链成群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王平
这是蒸蒸日上的一座新城:从1994年到2024年,从许昌城南的一片田畴到如今的工厂林立,30年的艰苦创业、拼搏奋进,这里已成为产城融合、设施完善的“国”字号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是产业集聚的一片沃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里形成了电梯产业、智能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完备的产业集群和生产体系,拥有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电梯生产基地、颇具潜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站在新一轮城市竞争和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许昌经开区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已成长为许昌经济发展的一方“热土”,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产业集聚提质效
100多米长的测试梯,对出厂电梯进行质量测试;25米高的检测平台,自动记录与储存电梯的运行数据……11月28日,在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自动化设备在高效作业:电梯厅门采用了钣金柔性生产线,由机器人集成控制,自动送料、冲剪、折弯、无铆钉连接等工序一气呵成;喷粉生产线采用德国瓦格纳设备,由机械手精准喷涂,完成一件产品只需18秒。
“深耕细分领域,不断创新突破,走得专,路才宽!”西继迅达公司董事长刘金忠介绍,“一台电梯有14000多个零件,最关键的部件有驱动系统、控制系统、门机系统。经过多年努力,这三大关键部件我们做到了自主研发,拥有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67项国家专利、4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如今,全国每20家直梯用户就有一家是西继迅达的客户,每25台扶梯就有一款西继迅达的产品。”
以西继迅达为龙头,许昌经开区电梯产业集聚了4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了涵盖设计研发、原材料加工、关键零部件、整梯制造、电梯物流等的完整产业链条,零部件综合配套率达到85%。电力装备产业链形成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的产业链条,集聚上下游企业72家,发展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竞争力的电力装备基地……
深耕主业、专注创新,推动产业龙头做优做强,助力许昌经开区在高质量发展的一江春水中奋楫争先、出新出彩。
助企服务有温度
推动企业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掌握“独门绝技”,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围墙内是企业的事,围墙外是政府的事。”在许昌经开区,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成为一种理念、一种共识。
“今年以来,虽然面临房地产市场电梯订货量下跌等不利因素影响,但在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和有关部门的倾力帮助下,我们坚定信心,加快转型,以顾客需求驱动产品开发,依然保持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西继迅达公司总经理刘刚说,“正是相中了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公司决定上项目、扩产能,打造以别墅电梯为主的高品质电梯研发制造基地。”
立足产业优势,许昌经开区统筹配置资源,全力以赴招项目、上项目、谋发展。在建的许昌智能电梯产业链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占地面积625亩,主要建设电梯零部件自动化加工基地、国家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等,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电梯全产业链研发制造基地和配套设施最完善的产业园区。
助企重在行动。许昌经开区深入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全区各级助企干部深入153家企业,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产业链精准对接等重点工作,实地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让企业真切感受到了亲商、重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围绕提升服务效能,许昌经开区健全完善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周例会月讲评、督查跟进等工作机制,切实做好全过程、全周期服务,全力打造出“无事不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