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丁亚菲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青岛召开先进制造业集群现场会,同时公布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胜出集群名单,全国共有35个集群胜出。
新“出炉”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河南有2个集群入选——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这是河南五年来首次夺得“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称号,也标志着“7+28+N”产业链群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
至此,河南实现了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零的突破”。
河南两大集群首次胜出
提升河南产业辨识度
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一个区域内围绕先进制造领域密切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合作共生的网络化产业组织形态,是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式,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
从2019年起,工信部就开始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并将该活动命名为“竞赛”。这一竞赛旨在从全国遴选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试点示范,最终优胜者将获得政策、资金等支持,以此“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工信部规划司相关负责人曾解释称,这场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旨在通过“赛马论英雄”,从不同行业领域内的领先者中,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选出能承担国家使命、代表我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让它们去冲击“世界冠军”。
今年启动的第四轮竞赛,河南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参赛的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历经小组赛和综合赛两轮专家评审并成功胜出,一举助力河南实现历史性突破。这也是河南五年来首次夺得“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称号。
在河南省社科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赵西三看来,此次入选,对提升河南产业辨识度、提升河南产业影响力、提升河南产业能级以及价值链定位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单兵”突击,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挺进“国家队”
今年的“国家队”选拔赛中,由洛阳单个城市申报的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成为河南新增的两个“国家队”队员之一。
从中国第一拖拉机厂安家洛阳、拉开中国农业机械化序幕至今,60多年过去,洛阳已经打造出国内综合实力领先的现代农机装备产业集群。
该集群覆盖河南农机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以及高校等相关单位300余家,产值600亿元、占全国30%;构建了涵盖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条,形成了以中国一拖为龙头、产业链上下联动发展的格局。
数据代表实力。集群耕整地机械连续三年全国销量第一;自走式花生捡拾收获机、甘蔗收获机、大马力拖拉机离合器国内市场占有率均位居第一。
同时,该集群还集聚了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等10余个国家级创新平台、20余个省部级创新平台,拥有全国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导、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标准60余个。
跨区域合作,郑南商许见证超硬河南
河南另一跻身“国家队”的集群——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是由郑州、南阳、商丘和许昌四市联合申报。
以郑州为中心,以南阳、许昌、商丘为协同,已经形成了全球最为完整的超硬材料产业体系。
如今,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拥有企业788家,其中规上企业361家、高企229家,2023年产值317亿元,占全国超硬材料行业总产值31.72%。超硬材料单晶、微粉、复合材料、培育钻石以及精密加工用超硬工具全国市占率均超过80%,核心装备六面顶压机国际市占率超95%。
集群研发创新实力领先,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27家,省级技术创新载体64家,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省部级奖励63项,主导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90余项,拥有国家级人才(含院士)85人、省部级人才211人,形成了以三磨所、郑州大学、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等为依托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此外,该集群还拥有一批享誉全国的龙头企业。统计显示,在工信部确立的6家国家级链主企业中,有3家在集群;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有7家,占全国7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1家,占全国42%。
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将力争通过3~5年攻坚,规模突破1000亿元,努力建成根植河南、支撑全国、辐射全球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聚焦更多优势产业,河南发力竞逐“国家队”
对于地方而言,先进制造业集群既关乎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及竞争力,也对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明显的带动作用。
进入“国家队”,已经成为各省市竞逐的重点,河南也一直在为之努力。
2021年,河南出台《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方案》,2023年发布《河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评价办法(暂行)》。此后,河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随之启动,并已评出首批10个省级集群——除此次入选“国家队”的两个集群外,许昌市、平顶山市新型电力(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平顶山市尼龙新材料产业集群,漯河市现代食品产业集群等均是在全国具有鲜明特色、创新能力突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集群。
赵西三建议,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格局下,河南要继续发挥比较优势,聚焦优势产业,助力地方有影响力的优质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与“7+28+N”重点产业链建设协同推进,实现更高水平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