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大坝
新华社/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聂辉
12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十周年有关情况。
十年来,南水北调工程取得了哪些成就?后续还有哪些重大工程……针对社会关注的问题,水利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解答。
累计调水超767亿立方米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截至今天,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超过了767亿立方米,显著提升了沿线的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保证率,有力改善了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的水资源条件,提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在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称,工程供水区域不断延伸,惠及了沿线45座大中城市、1.85亿人。南水北调已经成为北京、天津等北方许多城市的供水生命线,北京城区供水近八成是南水,天津主城区和雄安新建城区供水全部是南水。随着受水区配套工程的不断完善,受益范围正由大中城市向农村地区拓展,受益人口也逐年增加。
对于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的水质安全保障,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介绍,地表水水质Ⅲ类及以上可以满足饮用水水源要求。十年来,东线工程的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丹江口水库和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Ⅱ类及以上。
王道席解释称,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水质优势能达到Ⅰ类。北京市自来水的硬度由过去的380毫克/升降到了现在的120毫克/升,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烧开水的水壶里的水垢明显少了;河北省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告别了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喝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此外,通过水源置换和生态补水等综合措施,华北地区的地下水水位总体得到了回升,一大批河流和湖泊重现生机。从高处俯瞰,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像一条蓝色丝带贯穿河南焦作这座百年煤城。焦作火车站就在干渠不远处,以前附近是环境脏乱差的棚户区,如今干渠两旁新建了“天河公园”,沿岸10公里长的绿道分布着300多种树木,前来散步、跑步的市民络绎不绝。
引江补汉工程主隧洞掘进已超3.3公里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介绍,连通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的引江补汉工程主隧洞掘进已超过3.3公里。
据了解,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首个重大项目——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已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工程全长195公里,采用隧洞输水,连通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这两个水库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水资源水库。引江补汉工程建成后,将中线的年调水量从95亿立方米提升到115亿立方米。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张祥伟介绍,开工两年多来,南水北调集团联合国内技术力量强的设计、施工单位,装备制造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着力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提升工程建设的科技水平,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生产安全。
截至目前,引江补汉工程主隧洞掘进已超过3.3公里,沿线21条支洞掘进总计超13.9公里,累计完成工程投资65.4亿元。
张祥伟称,在规划和前期工作方面,这几年正在深入推进东线后续工程的前期工作、西线工程的论证,以及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下一步,水利部将重点抓好中线一期工程的竣工验收等工作。
安置搬迁群众,打造“美丽移民村”
发布会上,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司长李勇介绍搬迁群众情况时称,库区精准施策,帮扶打造“美丽移民村”,移民群众人均收入逐年提高。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渠首在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点建设,丹江口水库附近河南等地部分群众离开故土。
李勇表示,南水北调工程取得的重大成就,离不开沿线移民的巨大奉献,保证库区和安置区的移民群众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李勇称,十年来,我们从国家和库区河南、湖北两省层面统一推动,集中保障政策、资金、项目等,统筹做好南水北调库区移民搬迁后的发展工作。通过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持续对移民实施帮扶,通过产业项目扶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就业能力等,进一步巩固移民安置的成果。
为帮助丹江口库区的发展,实现南北两利,建立了受水区北京天津两市对水源地丹江口库区的对口协作机制,帮助豫、鄂、陕三省开展了干部交流、人才培养、产业转型,取得很好的效果。
库区河南、湖北两省,围绕移民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移民村社会治理等,精准施策,逐村帮扶,打造“美丽移民村”,移民群众的务工、住房、医疗、上学等得到充分保障,移民社会融入度进一步提升。
目前,移民群众人均收入逐年提高,移民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迈进。广大移民群众舍小家、为大家,为“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作出了无私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