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财经全媒体中心
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项目有实力,经济才有底气。在河南,这份底气最生动实际的表现就是“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
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自2021年7月登上河南经济发展的舞台,“三个一批”活动在2024年热度持续攀升。每个季度举行一次,至今已累计实施14期。
项目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项目为王”抓投资,强化新动能支撑的“进”,实现更有活力的“稳”,项目结构之变正在引领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之变。
一个个项目拔节生长,一幅幅场景鼓舞人心,河南经济版图由此掀开新篇章。
上量,展现新图景
在郑州航空港区,超聚变作为先进算力产业“领头羊”,落地以来稳居国内服务器市场份额第二,今年上半年经营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在洛阳,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项目电池工厂已投产,首块麒麟电池完成封装,全面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千亿元产值;在濮阳,中原油田“氢能”项目引领,豫北地区“绿氢”生产基地加快打造……
连续14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带动1.68万个重点项目接续发力,吸引投资11.58万亿元。一批批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加快建设和投产达效,给河南经济带来蓬勃向上的活力。
势头强劲——从主动为、扩大增量,到全力保、激活变量,再到奋力干、盘活存量,“三个一批”让项目“有了上顿,还有下顿”,不断释放投资拉动和产业带动效应。
布局科学——项目提档加速,投资提质增效,产业提级扩能。今年1月至10月,我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4.3%、13.4%。
前景可期——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全省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持续提升。
投资“拉满弓”,释放新红利。今年1月至10月,全省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2%,拉动全省投资增长提高5.2个百分点,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7.2%。
提质,形成新优势
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新业态,压茬推进的“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播种”了大量先进生产要素,继而“产出”了更多先进生产力。
向“新”求变——在舞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300亿元的金海千亿级氟硅新材料项目开工建设,全面投产后,将新增年产值1000亿元,并填补我省氟硅新材料产业的空白。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项目高效推进。
向“高”而攀——在鹤壁卫星智造产业园,中科星云数据方舱批量生产,天章航宇“后羿”系列火箭项目、河南航天枢纽港“一站群三中心”等相继落户,形成了空天地一体化的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布局。先进制造迈向产业更高端。
以“质”谋远——在安阳市殷都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未势利源车载液氢系统生产线顺利投产,未来将实现氢能产业“制—储—运—加—应用”全产业“穿珠成链”,重工业城市跃进“氢”时代。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开辟,新动能新优势加速形成。
历数我省“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长期担当“主角”。前14期“三个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共9718个、投资总额6.7万亿元,均占据总量的“半壁江山”。
今天的投资,将变成明天的生产力、竞争力和吸引力。
落地,塑造新生态
“从工程奠基到项目投产,郑州海立仅用时一年,刷新了纪录。”今年7月,第13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上,郑州海立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笑林说。
一个个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得益于河南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各级党员干部的全力支持;一次次变“不可能”为“可能”,离不开竞进拼抢新生态的形成,背后是政府“跟踪式”“保姆式”的服务,以及企业、施工方的奋力拼搏。
优环境——推进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健全完善重大项目月调度、“白名单”制度,建成投用重大项目“挂图作战”系统,用模式创新紧盯推进速度。
练本领——项目建设一线成为锻炼干部、检验干部、培养干部的“练兵场”“赛马场”,广大干部在抓项目中提升本领、锻造作风,进一步提振精气神,树立了拿项目来说话、以结果论英雄、凭实绩来检验的鲜明导向。
建机制——建立重要项目集中攻坚机制、重大项目研究谋划储备机制,出台重大项目建设“三个一批”活动评价办法,河南形成了以抓项目带动经济发展的全新工作机制。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以项目建设固根本、强支撑,澎湃动力源,河南经济必将迎来新天地。
(执笔:宋敏 张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