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财: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是确保小麦供给的根本出路

2024年12月16日07:16

来源: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苏梓晴

  12月9日,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郑州隆重举行。经省委科技委员会会议研究和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授予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202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作为在小麦栽培科研领域深耕近50年的科技工作者,时至今日,71岁的他依旧会穿梭在麦田之间,脚沾泥土,手捧麦穗,与农民作伴,同日月为伍。“小麦就如同我的孩子,我呵护它们,就是呵护亿万城乡居民的口粮。”郭天财说。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专访人称“郭小麦”的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小麦栽培方向学术带头人郭天财,听他讲述他与小麦的不解之缘。

  他与小麦的不解之缘

  顶端新闻:您为什么会选择走进麦田,成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

  郭天财:1953年,我生于济源市承留镇深山沟一个普通农户的家里,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饭,只有到过年才能吃上“白面馍”。1974年,我被保送到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习,其间我就参加了小麦科研组,从此便与小麦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麦是重要的口粮作物,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每年只要河南小麦丰收了,全国夏粮丰收就有基础,国家口粮绝对安全才有保障。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把小麦优良品种的丰产潜力和当地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让农民种的小麦产量更高、品质更优、效益更好,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

  顶端新闻:您的助手曾做过统计,您在小麦生长期的240多天里,有186天都是在田间地头度过的。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您觉得到农业生产一线去的意义是什么?

  郭天财:栽培学科,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每年土壤墒情在变,病虫草情在变,农民用的品种在变,小麦的苗情长势也在变。黑板上种不出高产田,实验室里长不出高产小麦。只有在实地考察、科学研判基础上,才能拿出有针对性和真管用的对策、措施。

  顶端新闻:您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您认为科技和教育的关系是怎样的?

  郭天财:在我看来,科研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学科研双肩挑的教师,在搞好教学、科研的同时,还要做好“传帮带”,让更多年轻教师和优秀学子真正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三农”人才。

  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

  顶端新闻:从“小铲子和钢卷尺”到现如今机械化发展,给河南小麦生产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郭天财:我很高兴看到现如今很多新农民种麦已经用上了北斗导航、无人机等现代新科技、新装备,过去农民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

  我认为要持续提高小麦产量,必须在传承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小麦增产技术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把传统农业与现代高新技术紧密结合。

  中国人多地少水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要确保小麦安全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和唯一途径就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顶端新闻:您曾在采访中提到,我国与世界高产小麦国家产量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现如今该如何缩小差距?

  郭天财:目前我国小麦的单产水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倍,但与新西兰、比利时等小麦高产国家相比,小麦亩产还有二百来公斤的差距。

  人多地少和“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决定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经验和模式,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这就要博采众长,才能更好促进小麦单产提升,保障国家“口粮绝对安全”,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而且中国人饭碗里应装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粮食。

  到生产一线去,到农民身边去,到生产大田去

  顶端新闻:12月9日,您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也是河南省科学技术的最高奖项,有什么感觉?

  郭天财:这充分体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和科技人员最大的关心支持与殷切厚望。这个奖项不仅仅属于我个人,属于全省小麦科技工作者的共同荣誉。

  我虽已进入古稀之年,但身体尚好,我将把此次获奖作为一个新的起点,继续从事我一生钟爱的小麦事业,扎根中原大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人饭碗再作新贡献。

  顶端新闻:您对新一代青年农业科技工作者有什么寄语?

  郭天财:希望新一代青年农业科技工作者要厚植爱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不要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苦,脚踏实地,到生产一线去,到农民身边去,到生产大田去,从生产实践中选择研究课题,把研究成果服务于生产实践。

  我经常对学农的年轻人说,“如果不知农时,不识五谷,脚上不经常沾点泥,身上不经常带点土,脸庞不晒得黑里透红,就不是农民真正喜欢的农业专家”。

编辑:谭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