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卞瑞鹤
伴河而生,因河而兴,三门峡市域内黄河主河道206公里、流域面积9376平方公里、湿地面积2.85万公顷,是依偎在“母亲河”臂弯里的一颗耀眼明珠,也是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建设而兴起的工业城市。
12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三门峡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有关情况。
天更蓝——推动实施
绿色化改造项目282个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离不开产业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三门峡全市创新平台总数达763个,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自然资源部超纯矿物新材料产业园等创新平台实体化运行;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3%,稳居全省第一方阵;黄金产量连续40年居全国第二……
近年来,三门峡聚力打造“8+6”产业集群,探索低碳发展新路径,推动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282个,实现规上企业绿色化改造应改尽改。
三门峡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坚持“四水四定”,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全市工业企业用水计量率达到100%,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以上。公共机构和居民生活用水节水器具普及率达100%,城镇管网漏损率降低至10%,成功入选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重点城市。
与此同时,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促进三门峡由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生态型、宜居型城市转变。
水更绿——越冬白天鹅达1.6万余只
作为黄河入豫第一站,许一泓清水入河,三门峡责任重大。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来投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到三门峡越冬的白天鹅已经从10年前的2000余只增加到现今的1.6万余只。美丽的“天鹅之城”,正是得益于三门峡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三门峡扎实推进生态修复,建设了240公里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湿地保护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53%、42%,天鹅栖息地由原来的2处增加到9处,野生鸟类从175种增加到300种左右,生物多样性居中西部前列,成功创建黄河流域唯一市级全域“天然氧吧城市”。
围绕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三门峡持续发力,先后开展“春霖行动”“清源行动”“绿剑行动”“秋风行动”等专项治理行动,累计治理矿山面积12.45万亩。2024年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攻坚年行动,对剩余7034亩存量问题发起冲锋,实现存量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基本清零,打造了矿山生态修复的“三门峡样板”。
河更安——黄河6次编号洪水全部安全通过
护佑大河安澜,三门峡与有荣焉。三门峡紧紧围绕“三河为源、四水同治、五库联调、六区受益”工作总布局,取得了较好成效。坚持生态优先,水土流失治理速度“翻一番”。 5年来,水土流失治理速度由之前的每年不足100平方公里上升到200平方公里,治理速度翻了一番,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200万吨。成功创建二仙坡、寺河山两个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义马市、湖滨区两个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县。
实施“四水同治”,统筹抓好支流河道清淤、岸线除险加固、河岸绿化管理等工作,河湖“四乱”问题动态清零。探索开展三门峡水库清淤及泥沙资源化利用试点工程。
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建设潼关至三门峡河段防冲防浪工程26处、69公里,定期维护757道堤坝,有效遏制河岸坍塌。2019年以来,黄河6次编号洪水全部安全通过。
文化更美——形成多条精品文化旅游线路
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一直是三门峡改革发展中最鲜明的底色、最充沛的养分。
仰韶文化成为市场的“新宠”。以仰韶文化为核心,打造“早期中国”文明长廊,新建了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庙底沟博物馆、中流砥柱博物馆,对仰韶文化博物馆、虢国博物馆等场馆进行数字化提升,球幕影院、全息投影、VR场景再现、裸眼3D等现代科技强势赋能,让游客通过互动体验,触摸历史脉络,了解仰韶文化。
黄河将特色景区串珠成链。依托黄河,连续举办29届黄河文化旅游节,成为黄河流域举办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以黄河为主题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同时,也培育出“横渡母亲河”“黄河大合唱”等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依托黄河,持续举办“白天鹅旅游季”活动,成功打造了“冬季到三门峡看天鹅”经典文旅产品,成为黄河流域乃至我国北方冬季旅游的黄金线路。白天鹅旅游季也被纳入文旅部中国冰雪精品旅游线路之中。
融合创新让优质资源看得见、摸得着。积极打造“演艺+体验”沉浸式、互动式夜游新场景,举办陕州地坑院灯会,推出灵宝函谷关“大秦烽云”“楚汉争关”等大型马战实景演出,不断激发文旅融合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