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胜在进行实验操作。 受访者供图
李新亮(右)在郑州大学复杂安全储能实验室带学生做实验。 樊雪婧 摄
“新艾科技——领航艾草科技新生态”项目团队在艾草生产车间进行实践。 受访者供图
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做实验。受访者供图
河南省科学院。本报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每个小梦想的实现都离不开大时代的背景。小梦想里跳动着大时代的脉搏,大时代中承载着小梦想的追求。
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科技创新。2024年,有人追求创新梦想、执着科研攻关、专注打破技术壁垒,有人解决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办成过去力有不逮的大事……在筑梦、追梦、圆梦的道路上,科技工作者们的脚步从未停歇。
成立了
“这只是一个起点”
□本报记者 师喆
今年10月,我省再添6家省实验室,由河南省科学院、郑州大学牵头建设的中原纯化制程实验室就是其中之一。
这家实验室要做什么?河南为何要在当下成立这样一家省实验室?
“材料的高纯制程已成为产业与科技竞争的焦点,要解决我国高端制造面临的‘卡脖子’困境,高纯材料是其中的关键一环。”12月20日,中原纯化制程实验室筹建专班负责人李国胜向记者介绍,实验室将瞄准新能源与电子信息产业新赛道,重点布局极端条件下的纯化制程与材料创新、材料表征与产品检测服务、纯化制程技术与产品开发三个方向,努力形成我国纯化技术策源地和纯化材料科学的制高点。
“从揭牌到现在的两个多月,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我们都忙得停不下来。”李国胜说,筹建专班要盯着实验室正式注册、设备采购、物理空间设计等等一应事宜。
问到实验室建设初衷,他说:“目前,我省拥有20余家电子级纯化制程企业,涵盖金属与非金属、矿物与化学品,但在技术和产品方面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没有研究创新,遇到问题无法解决,企业就可能后劲儿不足。”在他看来,河南想要在这一领域迎头赶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
为了摸清楚河南高纯企业的具体情况,2023年年初,筹建专班就开始在省内密集调研。洛阳、南阳、平顶山、三门峡、济源、焦作……近两年的时间里,团队把我省中西部矿产资源密集的地方跑了个遍。
“根本没有周六、周日的概念,一忙完手头的工作就赶紧去调研。最多的时候一天安排了6个调研点,在山区从早跑到晚,有些调研点甚至来不及座谈,到了就直接上生产线、看问题。”虽然辛苦,但李国胜认为,这样的调研非常值得,也收获了不少惊喜。
经过大量调研,2024年3月23日,筹建专班邀请冶金与材料领域11位院士在郑州召开论证会;5月16日,正式向省委科技委汇报筹建情况;10月16日,实验室揭牌。真正揭牌成立那一刻,李国胜感受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
“过去,河南没有一家高纯检测的专业机构,企业得把产品拿到上海、苏州等地去检测。实验室的首个任务就是要成立一家专业的高纯检测分析中心,让省内企业再也不用往外地跑。”对于即将到来的2025年,他心心念念着,一定要把检测分析中心尽快建成。
“这只是一个起点。”李国胜坚定地说,“我们任重而道远。”
回来了
“崭新的科研事业开始了”
□本报记者 樊雪婧
在刚刚发布的科睿唯安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郑州大学“90后”教授李新亮再度入选。
这个1993年出生的濮阳小伙儿,已经是郑州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23年,三十而立的李新亮选择从香港回到家乡河南,在郑州大学开展科研工作。
12月20日,在郑州大学复杂安全储能实验室见到李新亮时,他正在手把手带学生进行材料测试实验。在他身后,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仪正在高速运转,显示屏上,一条红色曲线显示着电极材料的物相与结构变化。这台价值400余万元的仪器,是他回到郑州大学后申请购买的,通过绿色通道,5个月完成招投标和采购,如今在关键实验中派上了大用场。
李新亮正在研发攻关的是水系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水系电池更安全、更绿色、更稳定。”李新亮希望它可以填补当前锂离子电池不适用的安全储能市场空白。
在香港读博期间,李新亮在导师的指导下进入安全储能研发的世界,在水系电池/卤素电池储能体系研发中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科研成果。
家乡对人才的渴望让他动容。作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李新亮心无旁骛,全职加入郑州大学。
李新亮还记得,乘坐高铁回到家乡,来郑州大学报到时的情景。郑州与他以前记忆中的面貌完全不一样了,城市里、学校里到处充满活力。“崭新的科研事业开始了!”李新亮心里充满期待。
政策的倾斜、学校的支持,让李新亮在工作和生活上都没了后顾之忧。一头扎进实验室的他,收获满满:入选2023年度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作为论文第一作者将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Advances(《科学进展》)、NatureReviewsChemistry(《自然评论:化学》)等多个国际知名期刊上;研究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
一年多的时间,搞科研、做实验、带学生,他马不停蹄地组建了一支复杂安全储能的科研团队,也确定了未来的攻关方向。
如今,在能源密集型应用背景下,为满足电动交通、可再生能源集成和便携设备的长时间运行需求,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可充电电池被视为能源技术领域的重要前沿。李新亮希望通过科研,在领域内前沿方向和开放科学问题上,切实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提出一些基础创新理论模型。
“就像研发一个超大号的充电宝,安全稳定是基础,提升电池性能永远没有极限,我们要一直做下去。”李新亮信心满满,在不久的未来,团队能为国家、为社会、为普通消费者提供更可靠、更环保的安全能源解决方案。
得奖了
“希望更多年轻人挑大梁”
□本报记者 曹萍
临近岁末,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郑德川依旧在为研发新的艾草产品从南到北来回奔波。
“我们走访了南阳、广州等很多城市的医院、艾灸馆等,和用户聊天交流,了解大家对新型、便携式艾草产品的需求,收获很大。”12月22日,刚回到南阳的郑德川兴奋地说。
这份信心和干劲儿来自他对传统中医药的热爱,也来自前不久在全国大赛上捧回的一个沉甸甸的金奖。
两个月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艾科技——领航艾草科技新生态”项目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中,获得创业赛道金奖。郑德川和多位学弟学妹共同组队,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将小小艾草带到了更大的舞台。
小小艾草,浑身都是宝,在南阳更是撑起了百亿产业。如何为传统艾草产品注入更多科技含量,让艾草产业升级焕新?获奖项目给出的解决方案和实践成果征服了大赛评委。
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基因编辑技术等,培育艾草新品种“金艾一号”和“金艾二号”,高产优质,各方面“实力”大大提升;将物联网技术引入艾草产品生产流程,开发出全程可追溯系统;在制绒和萃油技术方面的创新,让产品质量更高……一连串的创新和突破,让传统艾草产业呈现出满满的“科技范儿”。
然而,每一次的前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项目从最初的萌生想法,到进行创新实践、参加省赛,直到走到国赛舞台,大概花了三四年时间。”团队指导老师、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教研室的李江岱说。
创新激情和青春活力是团队最强的“黏合剂”。受到家庭的影响,2021年,郑德川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开始创业,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进军艾草行业。“传统产业模式存在质量良莠不齐、产品无法追溯等痛点,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突破传统,为产业注入更多的科技力量。”郑德川说。
这样的想法得到了母校的支持。学校组建团队,和郑德川创办的企业一起进行科研攻关,创新工作室、艾草厂房、图书馆、高铁上……都留下了团队努力的身影。“学校人工智能、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专业的老师和同学都加入其中,依托学校的两个省级实验室,为项目提供了很多技术支撑。”李江岱说。
常阳是该校人工智能专业的大二学生,在艾草新品种诱变过程中,深度参与了建立艾草模型、各种性状数据处理等,让育种跑出了“加速度”。
“在这种实践项目中,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也启发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常阳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获奖只是起点,更想通过这样的项目和比赛,激发更多大学生的创新活力,希望更多年轻人挑大梁。”李江岱说。
收获了
“期待来年硕果更多”
□本报记者 尹江勇
作为我省首批引进建设的一流大学(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之一,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建设发展已有3年多。12月22日,记者在实地探访中了解到,今年该院的收获可谓硕果累累。
第一个收获的就是“育人果”。今年8月份,哈工大2024级产教融合项目(郑州)招收的600余名硕博新生奔赴哈工大追梦。9月、10月哈工大相继发布该项目2025年硕、博招生计划,将继续招收硕、博研究生约700名。
“这是该项目第四年招生,项目前三年累计招生突破1000人。”哈工大郑州研究院负责学生培养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哈工大产教融合项目(郑州)旨在培养在相关工程领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等能力的工程技术领军人才。
第二个收获的是“引才果”。“我们坚持‘以才引才’,目前已初步建成了一支由国家级人才领衔、规模达200余人的国际化高端人才队伍。”研究院人才引进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
今年,中原英才、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张固非等拔尖人才全职加盟该院,大国重器的“缝纫师”、特种焊材专家范阳阳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6人入选我省2024年“科技副总”,2人入选2024年郑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博士)培养专项人选名单……该院延揽的众多“千里马”,正竞相奔腾在中原创新热土。
第三个收获是“奖励果”。该院与哈工大等单位联合创办的期刊《先进材料连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这是我省近5年来首个入选的高起点新刊项目。同时,该院智能焊接装备与制造研究所林铁松教授作为重要贡献人参与的项目,获得了202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林教授获得的荣誉,让大家倍感自豪,备受鼓舞!”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策告诉记者,“我将秉承林教授的科研精神与治学态度,瞄准河南产业需要,追求卓越,勇攀高峰,为河南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科研力量。”
第四个收获是“转化果”。“研究院今年入选了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培育名单。”据该院成果转化工作负责人介绍,自成立以来,哈工大郑州研究院深度融入河南“7+28+N”产业链群,其中,大尺寸单晶金刚石项目已成功落地转化,并获得省投资集团投资,投后估值达6亿元。
“在研究院获批的科研经费中,为企业服务和与企业合作的研发类项目经费占比超90%。”他表示,目前哈工大郑州研究院正积极探索“概念验证+孵化器+产业投资+技术经理人网络”的成果转化模式,努力打通成果转化链条,“我们期待来年硕果更多,有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