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2024|听,文明的脉动

2024年12月27日23:41

来源:新华社

  在时间的长河里

  中华文明展现出

  恒久的生命力

  听

  这是中华文明

  在新时代的脉动

  这是2024年2月26日拍摄的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2月26日,参观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内观展。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2024年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是中国连续发掘时间最长、清理遗迹最多、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古遗址。“殷墟的发现和确定,是探索商文化、夏文化及上溯中华文明起源的原点和基石。”殷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这是在殷墟博物馆新馆拍摄的考古发掘出土的甲骨文骨片(7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鹏 摄

  10月1日,游客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博物馆新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在殷墟出土的众多文物中,甲骨文无疑是分量最重的一类。走进殷墟博物馆新馆甲骨文专题展厅,刻于龟壳、兽骨的文字,在光影映衬下显得愈加神秘。“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的发现使殷墟这个地方闻名于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一曼说。

  十六万余片刻辞甲骨,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游客在“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示”试开放期参观(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这是在四川省广汉市拍摄的三星堆遗址发掘区出土的玉器(2024年7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这是三星堆遗址发现的第一个手工业作坊。”

  3000多年前工匠在玉石上开出的精美凹槽、码得整整齐齐的石斧坑、填有大量玛瑙籽料的磉墩……2024年7月23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发布重要进展——玉石器“生产车间”找到了!

  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副站长许丹阳介绍,这样的一个玉石器生产的作坊的发现和确认,实际上填补了三星堆遗址考古的一个很重大的空白,也更加说明了三星堆手工业以及手工业背后所体现的一套当时人的思想观念。甚至当时的一些技术都是和中华文明其他区域存在密切的关联,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发现”到“解读”,古蜀文明的“面纱”正在被逐渐揭开。

  9月27日,游客在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参观出现在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中的“千手观音”场景。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这是8月20日在杭州一家索尼门店拍摄的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中悟空的形象海报。新华社发(龙巍摄)

  2024年的8月,取材于中国神话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火爆全球。12月13日,《黑神话:悟空》在被称为“游戏界奥斯卡”的全球年度游戏大奖TGA中获多项提名,并最终斩获年度“最佳动作游戏”和“玩家之声”两个奖项,

  中国文化里的经典IP“悟空”创造了现象级的文化输出。一股跟着《黑神话:悟空》去游戏的取景地参观旅游的热潮持续蔓延。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在《黑神话:悟空》的带动下,三季度,山西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住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近两倍。

  “悟空”根植文化沃壤,逢崛起大势,既横空出世,亦水到渠成。

  2024年8月12日从景山向北边鼓楼方向拍摄的北京中轴线景观。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在北京钟鼓楼文化广场,不少市民在健身休闲(6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10月5日,游客在天坛公园祈年殿前游览。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我宣布,46 COM 8B.15(北京中轴线申遗草案序号)决议草案,被采纳。”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你可以从北京中轴线读懂千年的中华文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监督员唐华德说。

  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一条跨越7个多世纪、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见证着中国都城营建传统的壮美秩序。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吕舟告诉记者,北京中轴线,随着团队不断地去发掘它的价值的时候,觉得它变成了一个中华文明的独特的物质见证。

  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在北京中轴线上,感受着对称布局的建筑之美,也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升腾的城市活力撞个满怀。

  2024年2月14日,正月初五,民间艺人在河南省洛阳市2024隋唐河洛文化庙会上表演打铁花。新华社发(李卫超 摄)

  2月8日,人们在山东省枣庄市一年货市场选购节庆饰品。新华社发(孙中喆摄)

  12月21日,观众在展厅内参观。当日,“过年——春节主题展”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展。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我提议通过这项审议——通过!”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华大地上最具“仪式感”的节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介绍,春节蕴含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追求,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2024年5月23日,观众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现场选购汉字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2024年6月27日,观众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的“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览上拍摄展出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

  中华文明的脉动,藏于厚土之中,龟甲之上,也跳动在今天我们的生活里。从“文博热”火爆、“国潮风”劲吹,到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文旅融合的迭代升级,中华文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丰厚滋养。

  统筹:吴炜玲

  编导:刘在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编辑:祝萍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