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林 杨之甜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企业和人才吸引力较弱的中小城市,遇到创新资源缺乏、科研能力不足、人才招引留用难等瓶颈,该如何破解?
安阳市的解法是:建设安阳(北京)离岸创新中心和启迪(安阳)科创中心,通过“双中心”模式,实现“研发在京津,智造在安阳”。
2024年12月31日,记者来到位于安阳高新区的启迪(安阳)科创中心,遇到安阳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丁一正在与中心工作人员对接企业最新的技术需求。“此前公司通过‘双中心’不断对接行业科技动态,接触到前沿的技术成果、管理经验,不仅获得了宝贵的创新资源支持,还得以加速技术研发进程、提升产品竞争力。”谈及“双中心”的运行成效,丁一点赞道,“这种模式特别适合我们这样扎根在中小城市的企业。”
丁一介绍,2022年,安阳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安阳,团队由国家级高端人才、省级高端人才、央国企高层管理人才等牵头组成。在“双中心”的支持下,公司累计独立申请或获得燃料电池专利150项,其中发明专利100项。
“双中心”如何运转?
简单地说,就是启迪(安阳)科创中心负责收集安阳企业、高校、机构的创新需求,位于北京清华科技园的安阳(北京)离岸创新中心负责推送创新成果。
前段时间,启迪(安阳)科创中心接到了安阳市安林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求助。“我们发现苯甲酰脲类农药合成技术是制约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技术瓶颈,就把企业的具体需求发送至安阳(北京)离岸创新中心,为企业寻找可以帮助其解决技术难题的高校科研院所及专家团队。”启迪(安阳)科创中心执行总经理田亚勋说,安阳(北京)离岸创新中心目前正与有关科研单位对接,以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
“双中心”运营效果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通过互联互通的模式将企业和以北京为中心、清华大学为重点的海量创新资源链接在一起,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安阳尼采启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桐说。
“‘双中心’为我们对接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的专家团队并达成合作,通过引入低蛋白平衡日粮、非常规饲料开发及微生态发酵饲料应用等技术,预计能使企业年增直接经济效益300多万元。”河南省鑫贞德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辅导员刘庆生说。
目前,“双中心”已和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等2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中心建立联系,纳入适合安阳的产业发展科技成果上千项,发布企业技术需求550余项,举办技术需求对接活动300余场,促成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
安阳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三层自主化”氢燃料电池电堆实现批量生产、尼采启合开展新型植物生物刺激素研发与应用、空天创新的“无人机+智能图像处理”技术赋能农业病虫害防治……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科技成果在安阳成功转化。截至目前,“双中心”累计招引入驻科技企业20家,落地企业申请知识产权数量超200项;为安阳企业柔性引进高端人才10余人,吸引博士6人、硕士2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