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大巨头争相布局,消费者却不买账——
手机租赁 蹭热点或新风口?
一天9.9元,就能租一部新款苹果手机。手机租赁虽不是新行当,但借着当下共享经济的风口,初创公司、行业巨头又纷纷闯入这片市场展开布局,原本不受关注的手机租赁近来明显升温。
并不划算的价格,信息泄露的隐忧,尽管手机租赁商家抛出诱人的噱头,但尝鲜的消费者并不多。手机租赁,究竟是在蹭共享经济的热点,还是下一个货真价实的风口?
图为市民使用手机参加网络互动游戏。(资料照片)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巨头入场忙 手机要“共享”
日前,国美对外宣布,其全国1600多家门店正式推出“国美租租”手机租赁业务。声称,消费者只要月付330元、每天花11元,就能获得iPhone7(32G)一年的使用权。
国美大数据统计发现,一般消费者的手机更换频次为17个月。“消费者对手机换新有较高需求、全额支付有一定压力,租赁就能让消费者花费更低的成本,使用到更高端、更新的产品。”国美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出手机租赁业务,能让消费者更好配置手中资源。
盯上手机租赁这块蛋糕的,远不止国美一家。
今年6月,京东正式上线手机租赁业务“京东保租”。用户在平台上选择手机的品类、容量、颜色等,确定了租期,签署电子租赁协议,再用信用卡完成支付就可租赁手机了。
与此同时,支付宝此前也悄然上线信用租机业务,目前机蜜、趣先享、享换机、乐租4家租赁平台已陆续入驻到支付宝。这些平台对用户的芝麻信用积分有一定要求,有的需达550分以上,有的则需600分以上才可申请。
除这些巨头外,记者梳理发现还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创业公司,如随心用、大咖享租、蜜租等杀入手机租赁的战场。其中蜜租近日还获得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此外,移动通信连锁企业迪信通日前也宣称,今年iPhone8上市后,也将推出相应的租赁服务。先前并不起眼的手机租赁市场,即将引来一场大战。
商家算得精 消费者不买账
分期付款,减轻一次性付款压力,以租代购,年年都能用新款。商家的说辞,听来有些道理。
国美电器副总裁林超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以iPhone7(32G)为例,门店现在售价为4988元。消费者如果用金融分期的方式,需支付手机费用和金融手续费,接近5400元;而通过国美租租,12期内每月仅需支付330元,总费用为3960元。京东保租平台上,要租一部红色版iPhone7(128G)一年的使用权,折合到每天的租金只需要9.9元。
可这笔账,真这么划算吗?
有消费者质疑,租一年手机的费用,仅比全款购买便宜1000元左右。记者在一些回收网站查询,按照苹果手机折旧回收价算,手机使用一年,二手机价格远不止1000元。显而易见的是,花掉将近4000元钱,却只能换来手机一年的租用权,显然不划算。“实际上跟分期付款买一台,也没多大区别,最后还能落一部手机。”一位消费者说,商家的算盘太“精明”,根本就没有诚意。
经济账仅仅是一个方面。信息安全是让用户对租赁望而却步的另一重要原因。与其他共享物品相比,手机里存储着太多个人隐私信息,如照片、视频、聊天记录等等。租赁手机到期返还给商家,会不会给用户埋下数据泄露的隐患,这是很多消费者担忧的问题。
国美方面表示,会恢复出厂设置。京东保租也承诺,退租之前专业售后会全程指导用户恢复原厂设置,安全抹除手机上的私人信息。但多位消费者告诉记者,自己平时换的旧手机,都不敢轻易拿出去回收,租赁手机这种“鲜”不尝也罢。
记者从一些国美门店了解到,手机租赁业务并没有引来消费者太多关注,业务上线不久,租赁业务并不是很多。而一些线上手机租赁平台业务量也多处于不温不火状态。
租赁有需求 仍处潜伏期
近年来,手机已从过去的耐用消费品变为快消品,一年一换成为大趋势。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礼腾解释说,现在的用户,买手机其实不是目的,享受新手机带来的新功能,才是用户更换手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手机租赁正好能解决这一痛点,让用户花费较少的资金,获得心仪的产品,只为使用付费,不为残值买单。”在他看来,手机租赁也可以说是共享经济B2C模式,而且是周期较长的一种。
但在共享经济风口之下,诸如篮球、雨伞、充电宝等虽然戴着“共享”的帽子,却被用户指责为“伪共享”。
业内人士认为,手机租赁需求很大,但用户是有针对性的,比如那些无法一次性支付手机价格的用户,还有一部分是高替换率、想体验新功能的用户群体。对他们而言,总体还是划算的。
“行业仍处在潜伏期,并没有完全发展壮大起来,而在未来,手机租赁成为新的资本风口可能性不小。”陈礼腾表示,只要运营得当,相关制度健全,手机租赁会在使用率上得到很大提升,减少资源浪费。 记者 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