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陷入混战期?别让乱象掌握“主动权”

2017年08月29日00:00

来源:环球网

  【环球科技综合报道】 共享单车的火爆带来了共享经济热,一时间,雨伞、健身房、篮球等纷纷走上共享经济的大舞台,在这之中,10天融资3亿、40天融资12亿的共享充电宝成为绝对主角。共享充电宝企业近日正接连打出低价牌争夺消费群体,然而,逃不脱传统怪圈,近乎疯狂的融资速度为共享充电宝带来了高关注度与发展前景,同时也催生了共享充电宝行业乱象的到来。

资料图

  据悉,共享充电宝企业目前主要采用两种运营式,一种是移动模式下的充电共享,充电宝可以从A地借出,B地归还,使用场景在火车站,商场,酒吧,医院等;另一种是固定场景下的充电共享,主打桌面固定形式,使用场景在餐饮、KTV、咖啡厅等。

  对比之前的网约车大战、共享单车大战,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大战聚焦于共享充电宝企业与服务商、代理商之间。早在7月19日, 一位北京的服务商人士反映,他们与共享充电宝企业街电签了一年的运维合同,第二个月,街电以开拓的商户数没有达到要求为理由提出解约。同时这名服务商人士表示,整个6月份,北京100多名服务商一共进入了上万家商户,但顺利结款的还不到一半。因为服务商都是从自己口袋里掏钱垫付入场费,所以没有结款就得赔钱。不仅是北京的服务商被,武汉、成都、长沙等地的服务商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爆料内容如下:

资料图

  除此之外,共享充电宝行业争议与质疑还体现在:王思聪与聚美CEO陈欧在网络“隔空”喊话,王思聪怒怼共享充电宝,一条“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的朋友圈迅速传遍网络;街电与来电卷入专利纠纷事件,7月14日,街电(西瑞尔公司运营主体)正式提起了对来电的知识产权诉讼。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受理后,于7月19日上午,前往北京世贸天阶商场,将来电一台共享充电宝机柜进行司法查封,贴上封条后带回法院。街电要求来电等两家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其专利权,包括但不限于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害专利的产品,并销毁专用于生产侵权产品的设备和模具,以及销毁所有库存侵权产品,同时赔偿公证费、调查费、律师费等合作费用共计300万元。

  针对以上爆料,共享充电宝企业街电向环球网科技做出独家回应,称:“我司与服务商的合作条款公平公开,在每次签约前就明确了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在后续合作中一切以合同细则为准。在街电的运营过程中,我司一直与服务商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所有结款事项严格按照合同进行清算。经过反复确认,我司认定昨天微博中提到的‘结款商户不到50%’纯属捏造,这一事件已对我司品牌形象造成了非常恶劣的负面影响,我司将密切关注后续进展,并保留使用法律武器的权利。”

  纵观行业现状,有相关数据显示,三个月前有17家共享充电宝企业入局,如今已经增加到了22家,自今年3月31日以来,共享充电企业40天时间内获得11笔融资,近35家机构入局,融资金额约为12亿元人民币,是2015年共享单车刚出现时获得融资额的近5倍,已经披露融资情况的只有17家,其中处于天使轮的创业公司占到了六成多。3个月前,新美大(美团大众点评)有意布局共享充电宝,试图将充电宝与其主营业务团购、外卖相互捆绑,小电、街电、来电三足鼎立的战局恐被打破。

  通过这一系列数字与共享充电宝行业的乱象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仍在探索中前行的新兴行业,当前的共享充电宝行业,资本、用户群,甚至行业运营与管理经验都透露着自身的年轻化与不足。曾有分析师表示,目前充电宝行业仍处于市场培育过程中,整个行业发展远未达到成熟期。此时,后来者仍有机会,拥有渠道资源、供应链资源、高效运营经验的企业,在资本的加持下,也可以实现超车。

  因此,与网约车、共享单车行业一样,共享充电宝行业如今正随时可能步入混战期,行业距离规范与失控均是一步之遥,“烧钱大战”、“专利纠纷”,“与服务商、代理商矛盾激化”的问题是其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政府与行业参与者均应承担起自身的责任,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借鉴共享单车行业优质内容,对共享充电宝及其他共享行业及时制定对策与规范,限制行业乱象的发酵与扩大,各企业应主动承担行业责任,公平竞争合力发展,为共享经济的发展以及用户的良好体验做出贡献。

编辑:首席编辑娄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