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南阳镇平挖藕人:破冰入水 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

2018年02月09日05:30

来源:大河网

收集莲藕从水面拖到塘边

挖藕人一大早就开始忙碌了

扫描二维码直击挖藕人

  □大河报记者郭启朝段伟朵文张琮赵龙翱摄影

  核心提示|昨日“小年”,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了。炝莲菜,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简单却耐吃的美味,吃腻了大鱼大肉,脆生生、甘甜甜的莲菜来一盘,好吃到冒泡。人人爱吃莲藕,但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挖莲藕有多辛苦。昨日,大河报新春走基层第三站来到南阳市镇平县杨营镇万亩藕池,直击挖藕人!

  直击

  持一把水枪,游弋在零摄氏度的藕田上

  2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早,大河报一行5人来到了南阳市镇平县杨营镇,探访据说是河南地区最大的莲藕种植基地。家家户户的饭桌催得紧,挖藕的农人们一早来到了莲藕基地。

  这个季节的莲藕池,如果没有人工干预,水面都结着一层冰块。

  挖藕的农人来自附近的村庄,他们靠水吃水,祖祖辈辈都种植莲藕,也懂得莲藕生长属性。下水前,他们先要脱掉保暖的衣物,换上冰冷潮湿的连体皮衣,戴上手套,再套上专用的橡胶手套,之后再套上一层干活用的布手套。

  在还没有挖过的莲藕池中,遍布凋零的莲茎、干枯的莲叶,颇有一番意境。但对于挖藕人来说,这些既是阻碍也是标记。

  挖藕人的手,是敏感而灵活的。他们能从水底纵横交错的莲藕中寻找脉络,然后手持一杆特制的高压水枪,冲去莲藕周边的淤泥,使得一段段莲藕浮出水面。这边挖,那边有专人持皮筏运输。短短半小时,雪白的莲藕已经堆成小山。而挖藕人的脸,却已冻得红紫,淤泥溅在头发上、鼻梁上,也没有多余的手可以擦一下。

  讲述

  弯腰十几个小时可挖千余斤藕

  1951年出生的李新有今年67岁了,但他习惯说虚岁,他说自己今年68岁,他说自己是这个基地上年龄最大的挖藕人,他是“老班长”。

  李新有的动作很娴熟,但比起年轻人,似乎也慢了一些。他告诉记者,他家住在阎庄村,距离这里30里地,他每天骑电动车来上班,一个小时路程。他从16岁开始种藕,对于莲藕,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他懂得它们的习性和踪迹。

  吃藕容易挖藕难。莲藕池中都是冰块,水温在零摄氏度,他们从早上8点下水,要干到晚上六七点,身体吃得消吗?

  “前半个小时冷,后面就不冷了!”正在挖藕的张师傅乐呵呵地说,只要干活,身体就暖和起来了。

  挖藕辛苦,为啥不能用机器来代替人工呢?基地技术员余俊晓说,他们也试过用机器操作,但挖藕师傅凭借经验,可以让水枪成功避开莲藕,只打烂淤泥,机器暂时还做不到,会把莲藕的皮也打掉,这样挖出来的莲藕品质不高,卖不上好价钱。

  “机器不一定有俺人工快!”李新有说,他年纪大了,一个人一天能出1400斤莲藕,有些年轻人,最多一天能出2500斤。

  销路

  岸边莲藕堆成山一会儿就消失了

  挖出来的莲藕,都走上了什么地方的餐桌?

  记者在现场看到,岸边由莲藕堆出的小山,很快就消失了,那是被等着买货的车给拉走的。

  邓州的蒋女士开着一辆大车来了,她看着质量上乘的莲藕从水中挖出来,满脸喜庆,准备这次买1万斤。

  马师傅开的车稍微小一点,但他一早上来就抢了4000斤左右,准备拉到南阳市区去售卖。

  “别小看俺镇平县的莲藕,周边的人都喜欢吃。”技术员老余介绍说,河南省大面积种植莲藕的地方,大都集中在南阳、信阳,而镇平县则把种莲藕当成了重点产业,洛阳、郑州、西安、四川等地的车,都过来拉货。

  提起工资,李新有咧着嘴笑了。他说,挖藕虽然辛苦,但工钱高咧。他一天能赚400多块钱,足够他老两口花销了。他的儿女们如今都独立门户,儿子们也学会了种藕、挖藕,去周边其他地区帮着挖,工钱更高一些。“俺还承包了30多亩地,种玉米小麦,每年也能挣几万块!”

  按照每天最高挖出2500斤计算,挖藕人一天可以赚到700多块钱。

  老余介绍,冬天并非挖莲藕唯一的季节,目前正在挖的莲藕,是去年清明节期间种下的,夏季开花可以观赏,到了九月以后就可以挖出来食用了。不过,过年前这段时间是莲藕需求的旺季,为了保证莲藕的新鲜,都是现挖现卖。

  发展

  莲藕产业真帮实扶一个技术员对接30余贫困户

  年近七旬的李新有,靠自己的双手年收入十万,这份“高工资”能否在镇平县复制,让更多百姓富起来?当地县委县政府无疑早就想到了,把莲藕产业当做真帮实扶的项目。

  近年来,镇平县大力发展特色生态观光农业,在杨营镇利用贫瘠的低洼地,通过莲、鱼混养的立体养殖模式,大力发展莲藕种植业,极大提高了效益。记者探访的万亩藕池,就是该县近年打造的“中原荷花博览园”农业旅游项目,拥有观赏莲、香莲、菜莲110余个品种共计15000余亩,年产3万余吨莲藕,销往全国各地。此外,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在镇平县呈现出“十里花廊、万亩荷塘”的景象,带动生态旅游、产品销售共同发展。

  要做大项目,就要带动就业。该基地邀请贫困户加入,不会技术的,可以找专门的技术员义务带。其中,余俊晓就是30余个贫困人员的“帮扶技术员”,公司专门在园区设置了精准脱贫产业公示牌,公布贫困户基本情况、合作模式等。

  为了把镇平县的好东西卖出去,镇平县也开始搭乘“互联网+”的快车。最近,该县采用政府控股、民营参与、公司化运作的模式,建立了线上商超“同富小康”。该线上超市运用大数据区块链分布式电商,盘活农村资源,链接城市消费,让先富人群用消费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最近推出的年货大礼包,包括了镇平的各种特产,比如烧鸡、黄酒、香油、手工空心挂面、粉条、荷叶茶、香菇等,上线后非常抢手,已销售一空。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