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河南省委副主委、河南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司富春
大河网-河南人大网联合报道(记者 莫韶华/文 郭俊华/图 范昭李昊阳/视频)作为拥有厚重中医药文化积淀的河南,如何从中医大省发展为中医强省?中国医科大学等7所高等院校的中医学中药学入选"双一流 "建设学科,对河南中医药大学意味着什么?中医药如何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中呢?3月3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河南省委副主委、河南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司富春做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报道中心,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与中国医药教育发展方向的讲述。
作为连续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司富春,他今年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深感责任重大,"我很感谢大家能给我这么大的荣誉,我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了参加此次全国两会,司富春可谓准备充分,围绕"中医药"共准备了11项建议和提案,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内容。
中医教育结合河南特色 助力河南从中医大省成中医强省
2017年9月,在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7所中医药高等院校的中医学、中药学上榜,给很多"中医人"打了一针"强心剂"。在司富春看来,"这说明国家对中医药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中医药从中国产生,在中国发展千年,已经引起了国际一流学院的兴趣和重视。而河南作为中医药大省,南阳张仲景等河南中医‘名片’源远流长,基础雄厚,目前整个中医院的数量和床位数在全国也名列前茅。中医药学院学生人数和学科数量也日渐增多。如何助力河南从中医大省发展为中医强省?中医教育的作用不言而喻,只有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与具有历史积淀的河南特色结合起来,才能让我们走向全国‘双一流’的行列。"
他认为,这几年是中医药发展最好的时期,为中医药跨越式的提升创造了基础。新时期,在"健康中国"战略中中医药更应承担更大的重任和使命。
让中医国粹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中 用软实力造福世界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让中医走出国门,能够以接地气的方式为当地百姓服务,通过它的功效将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和科技创新硬实力相结合,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中医事业的发展在新时期是全方位的,在医疗卫生改革,中医药教育,优秀的文化传承,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始创新的科学成果,康养结合的发展等方面都充满着机遇。
另外,中医药学"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仁心仁术"的理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我们要在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密切人文交流、服务外交、促进民生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从而推进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创新发展,把中医药打造成亮丽的"中国名片"。
司富春走进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报道中心
健全机制 加快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目前中医药国际化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司富春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不均衡,目前在东南亚地区认可度较高,但在有些国家面临着诸多法律障碍,影响着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
第二,中医药国际化标准及规范缺失。目前,尽管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90多个国家制定了植物药注册标准,但主要还是参照西药标准而制定的。具有中医药及传统医药特点、被社会普遍认同的标准规范尚未建立,阻碍了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
第三,中医药知识产权面临挑战和威胁。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有部分国家意识到中医药蕴藏的巨大财富,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对中医药进行改头换面,然后再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成为阻碍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坚持中西医并重 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在新形势下,"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建立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系,满足人民对健康的新期待意义重大。
司富春认为,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分类推进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找准定位促进中医药院校教育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衔接,加快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构建服务生命全周期的中医药学科专业体系,推进中医药养生保健、健康养老等人才培养。
在诊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医所具有的"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是人民群众治起病、治好病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尤其是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中医药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