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汉“死磕”造纸工艺 千锤百炼还原“蔡侯纸”

2018年03月05日09:07

来源:北京日报

  十年钻研古法造纸技艺

  贡斌:千锤百炼还原“蔡侯纸”

  本报记者 潘福达

  一笔一墨,震撼人心的书画文字,是积淀了千年的文化和历史。但电脑时代,用来书写的纸张似乎成了被忽略的角色。尤其千年前横空出世的“四大发明”之一的人工古纸,成了这个时代的稀罕物。

  剥树皮、选料、浸泡、蒸煮、制浆……在朝阳区百子湾的一间造纸工坊里,有人还在不辞辛劳地重复着千年前“蔡侯纸”的制作工艺,通过不断试验摸索,让濒临消失的传统古法造纸术回归。

  古纸制作“一年得见一次”

  迈进德承贡纸坊,眼前纸的世界令人沉醉:屏风、灯罩的材质都是树皮布,写着各色书法字体的古纸叠在桌上,一摞卷起来的“萤石纸”色泽艳丽。微风从窗户透进来,墙上好几排各类手工纸随风摆动。这家纸坊的主人贡斌一身麻布衣衫,他眯着眼睛,认真挑着造纸木料,有时一动不动如静止画面。

  “从树皮到成品纸,工序几十道,耗时能达到一年。”贡斌拿起一张薄如蝉翼的手工古纸,感慨说,他要复原的古纸“一年只能见一次”,也许这辈子只能再见四五十次了。

  一张手工古纸实际制作所需的程序有哪些?剥树皮、出青、晒干、初选、浸泡、蒸煮、中选、腌料、踏揉、精选、舂烂、湿压、牵纸、晾晒、收边、整理……说起行话来,贡斌兴致勃勃,语速很快。在追求效率的当下,这么复杂的工序几乎让人无法忍受,而他对纸进行的试验一做就是近十年。

  十年间,每年冬末,贡斌和他的团队都会去全国各地的山林实地勘察,挑选合适的造纸木料,预定一年到两年后取材;每到清明节前后,大家又集体去山林里剥树皮。树皮经过造纸技术和时间“魔法”,一年后才能成为一张张古色古香的手工纸。

  市面上能看到的古书画用纸,大多是明清的竹纸和今宣纸系列,而像《五牛图》这样的书画,则采用唐代的古宣纸。因此,必须还原濒临失传的传统造纸工艺,才能真正解决古书画的种种修复问题。

  让贡斌感到骄傲的是,他终于还原了理想中的古纸――“蔡侯纸”,而且成品多数都用在了博物馆里那些需要修复的文物,还为一些书画名家提供了更适合创作的纸张。

  门外汉“死磕”造纸工艺

  贡斌是北京人,十多年前还是舞蹈家,和“古法造纸”扯上关系源于一次慈善活动。他曾在贵州的大山里做了4年的志愿服务,主要教孩子们写字画画,可他心里一个声音越来越响:让孩子们守护住传统文化,或许是一种更好的慈善践行方式。

  为此,贡斌学习蜡染、刺绣、雕版印刷等当地传统手工艺教给孩子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贵阳一家纸坊接触到了造纸,便一发不可收拾地“沦陷”在纸的世界中,越研究越着迷。他下定决心,无论有多难也要“死磕”并恢复这门传统工艺。

  入行第一步,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贡斌果断放弃了舞蹈,全情投入到造纸,每天抱着各类造纸技术的书籍研究,一年四季“总往山里跑”。没多久,他就对手工做纸的基本环节了然于胸。

  想做出古纸,还得熟悉古纸的质感。前辈、朋友都慷慨地拿出收藏的书画真迹供他研究,还有纸张专家教他如何辨别观摩。“就像练武功,到一定程度一搭手就知道怎么回事。”贡斌对古纸的研究日渐进步,能感知各类纸张上字与纤维的不同变化。

  “做纸的材料和工序一定要讲究,不能有半点儿将就。”摸索过程中,贡斌发现一些民间造纸人舍弃甚至篡改了传统的工法。“很多人都以为表面粗糙的纸就是古纸,做出来的纸都剌手了还怎么用?”他举例说,就拿第一步剥树皮来说,树皮最合适的收取季节应在冬季,但很多造纸者选择树皮易剥的立春或清明后,“就差这一道工,质量却差远了”。

  建汉纸中心传承古纸文化

  夜幕降临,贡纸坊内如地毯般卷起来的一张40米“萤石纸”徐徐铺展,闪烁的萤石呈现出星空般的迷幻色彩。贡斌将这张纸命名为“玉鉴星河”,这是他与艺术家孙逊共同合作制作的,一张张古纸在当代艺术创新上有了更多想象空间。

  纸坊内随处可见贡斌做的实验:一张张纸或薄或厚,或光滑或粗糙,或泛黄或发白,他的实验就是科学分析古纸的纤维成分,让造纸技术更加标准化。

  这几个月,贡斌一直忙着提升工艺步骤的实验,不过更牵动他精力的,是去年12月由他发起的“汉纸研究发展中心”。按照他的规划,公众可以近距离观看了解古法造纸的工艺,制作工艺的各类标准化数据也将在此提供,为全国更多的纸坊和博物馆、个人之间搭建平台。

  工业用纸是纸类的主角,但贡斌一直看重古法造纸的特殊意义――工业用纸需要砍伐树木,而古法造纸只是利用树木的韧皮纤维来造纸,并不会破坏树木本身的生态系统。

  对于贡斌来说,中国的古纸不仅是艺术的承载,纸张本身也是艺术品。“纸文化的根在我们这儿,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一定要守护好。”他说。

编辑:魏蔚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