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河南歌剧创演水平跻身国家优秀方阵 需要更多《蔡文姬》

2018年03月17日09:22

来源:大河网

歌剧《蔡文姬》演出照 李岩摄影

  □李岩

  3月13日、14日,在文化部“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活动中,河南唯一入选剧目,由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创排、代表着河南歌剧最高水平的歌剧《蔡文姬》在京连演两场。分6幕共150分钟的整场演出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不少观众深受感染,流下热泪,并先后自发送出了16次掌声。

  蔡文姬的扮演者、河南省音协副主席陈静说,作为多年来河南打造的一部大型原创歌剧力作,《蔡文姬》代表着河南歌剧的最高水平,充分说明河南已经具备了大型歌剧的创作和演出实力。而敢于上这样的大型歌剧项目,也说明了河南的艺术门类够齐全、演员实力够强。

  东汉才女蔡文姬的故事,曾经被搬上过戏曲和话剧舞台,也上过大银幕,但作为歌剧演绎还是首次。这种敢为人先的尝试,不仅实现了口碑和奖项双丰收,也改变了河南歌剧特别是大型原创歌剧创演落后的面貌,更让河南歌剧创演水平跻身国家优秀方阵,令业界刮目相看。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次大型歌剧《蔡文姬》的创演成功,在河南歌剧发展历史上,被认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过,成绩面前,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歌剧这种艺术形式之于河南,群众基础仍然薄弱,整体仍有很大上升空间。

  作为发端于西方、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一门综合艺术,歌剧从上世纪初被引入中国。接地气的中国式歌剧从上世纪40年代的里程碑式作品《白毛女》开始,逐渐迎来了繁荣时期。

  而在河南,歌剧作品匮乏,优秀作品更是稀缺,一度成为河南观众和艺术家心中的缺憾,与河南发展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愿景也不相适应。此次《蔡文姬》作品的成功推出,以“破茧化蝶”的姿态,让人感受到了河南歌剧的实力,可以说是被寄予厚望。

  身为河南省歌剧团团长,陈静在振奋之余,也真切感受到了肩负的责任。虽然起步晚、基础薄,但她说,河南歌剧面临着不少机遇,比如有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有河南自身在戏曲、歌舞、音乐等方面的优势,也有适合歌剧创作的大量传统题材资源,歌剧发展潜力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从2004年开始打造的《木兰诗篇》,到2013年的交响合唱《朝阳沟》,再到现在的《蔡文姬》,《蔡文姬》创演团队的关峡、刘麟、王湖泉等20多位知名艺术家已经是三度合作,形成了强大且稳定的河南歌剧创演团队,具备了人才这个支撑发展的首要、核心要素。

  正如陈静所言,他们会抓住《蔡文姬》创演这一契机,以拓荒牛精神,以注重创新、敢干肯干的理念,实现河南歌剧的长远发展。

编辑:谭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