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档案】“回望河南‘票证经济’”系列之粮票(上): 那些凭票吃粮的五味岁月

2018年04月10日11:01

来源:大河网

  时至今日,不少人手中还保留着大量粮票,也难以忘记凭票吃粮的那个年代。

  1993年,粮食价格放开,粮票不再流通。

  开篇的话

  “吃饭要交粮票,穿衣需要布票,买辆自行车得有工业券”,对时下相当一部分“80后”和尚未成年的“90后”来说,这样的生活无异于天方夜谭。但这不是笑谈,上世纪50至90年代初,包括他们的长辈在内的中国老百姓,真真切切地经历了长达近40年的“票证经济”时代。

  从今天开始,本报与河南省档案馆联合推出“回望河南‘票证经济’”系列报道,为您揭开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特殊产物——粮票、布票、工业券三大票证的行世秘密,讲述曾经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票证故事……

  核心提示

  1993年夏,扶沟县一位老人弥留之际,留给家人“一大笔”遗产——她几十年省吃俭用攒下的面额有数百公斤的粮票。老人不知道,就在她去世前半年,在中国流通了近40年的粮票已被宣告停止使用,彻底退出了老百姓的生活。

  老人的举动给家人带来了无法言说的遗憾,她对粮票的珍视,显然源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的“粮食定量供应”所带给人们的经济思维。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紧接着,国家粮食部向全国发布这一暂行办法,很快,各种粮食票证便铺天盖地地进入社会。

  从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碗饭,一口汤,离开小小的粮票就没得吃、没得喝。粮票,曾经如此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中国百姓的生活,让他们再难忘记那段凭票吃粮喝汤、五味杂陈的岁月……

  □大河报记者孟冉文记者李康实习生魏志阳图

  老人遗产一包停止流通的粮票

  14年来,在扶沟县政协工作的郎永生始终珍藏着一包粮票,有全国的,有河南的,面额总量有数百公斤。“这些粮票现在没一点儿用了,可它们是俺老母亲留下的遗产,珍贵得很。她怕俺饿着,偷偷攒了几十年啊!”郎永生眼含泪水,说只要看到这些粮票,心里就疼痛不已。

  郎永生家弟兄五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每人每月平均20多斤的粮食定量,无论如何都是不够吃的。那些年,郎家人到处借粮票,借不来时,就去农贸市场购买高价粮。“当时粮食很贵,有一次我去买小麦,四毛八一斤,虽然父亲每月有30多块钱的工资,已经不算低了,可高价粮还是吃不起。”郎永生回忆。

  郎永生的家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他们弟兄都参加工作以后,生活才好转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副食品丰富起来,粮食也够吃了。原以为辛勤劳累了大半辈子的母亲可以喘口气了,她却得了肝病,“奇怪的是,那时俺妈花钱很厉害,经常向父亲要,后来我爱人把工资交给她,她也全收,但花得不知去向”。郎永生说,因母亲身患重病,家人也没阻拦她,只是不明白她怎么不知道省钱。

  母亲这个谜,直到1993年才揭开。“那年夏天,俺妈快去世时,把我们叫到床前,用手指着衣柜,示意打开用布头和塑料布包着的一个包。包封得很严密,还用一根细绳捆得死死的。”郎永生说,打开包,全家人都惊呆了:里面竟是一堆粮票,斤两不一,细粮粗粮都有。“原来她老人家把钱省下来,都拿去买粮票了呀……”

  郎永生的母亲带着欣慰走了。其实老人家不知道,早在1993年1月,河南省政府已依据国家有关精神,制订并出台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此次粮改的主要任务就是“除军供粮仍按现行办法执行外,当年全省各地市粮食购销价格和经营,均全部放开,实行市场化经营”。

  对粮票的命运,有关这次粮改方案的档案记载很简单:“粮票不再流通,不补差价,不回收,粮本继续保留;必要时,经当地政府批准,可重新实行凭粮本限量供应。”

  “事实上,那时粮票已经被淘汰,不但粮票,连粮本都很快成废品了。”郎永生感叹,他母亲买了那么多粮票,国家不回收,卖也没人要,等于白扔了。

  和中国亿万普通城乡居民一样,郎永生的母亲对粮票的珍视,源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实行的“粮食定量供应”……

  粮食定量每天饭前先用秤称斤两

  “学生吃不饱,腿肿得厉害,学校给我个任务,监督学生们不准上操场锻炼身体,怕营养跟不上,一活动就出事。”78岁的耿玉波是郑州大学管理系退休教授,他讲的是1959年在当时的河南纺织工学院当班主任时亲历的事儿。

  那时,耿玉波一家四口人,吃粮标准全部定量,“我每月29斤,妻子25斤,两个孩子各15斤。这么点粮食根本不够吃,大人还能忍着,可孩子正长身体呢,整天饿得嗷嗷叫。”耿玉波说,为保证全家人勉强度日,他做了一杆秤,按定量标准,每天吃饭前都给每人称出斤两,“俩孩子吃罢饭,谁都不愿意提前去上学,兄妹二人都怕奶奶偷偷给对方多吃。到秋收时,兄妹俩去郑州郊区农田里挖红薯,挖红萝卜,偶尔挖到一块,来不及洗掉泥巴就生吞下去了”。回忆往事,耿玉波连叹“可怜,心酸”。

  饭前先称斤两,而今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在那个“贯彻粮食计划供应政策,健全市镇粮食供应制度,提倡粮食节约,保证粮食的合理分配,以利于国家经济建设进行”的粮食定量供应年代,却真实地发生过。

  在耿玉波的印象里,我国粮食定量供应起始于1955年下半年,居民口粮、工商行业用粮和牲畜饲料用粮,均按核定的供应数量发给供应凭证。供应凭证分为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工商行业用粮供应证、市镇饲料供应证、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全国通用粮票、地方粮票等7种。

  记者查阅档案发现,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公布施行的《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各地应根据居民的劳动差别、年龄大小及不同地区的粮食消费习惯,确定具体供应级别和每月口粮定量标准。

  河南以杂粮、面粉为主食,档案如是记载了我省居民应遵循的口粮标准:“特殊重体力劳动者:五十至六十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五十五斤;重体力劳动者:四十至四十九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四十四斤;轻体力劳动者:二十九至三十九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三十五斤……”按照这样的标准,从事脑力劳动的耿玉波和机关、团体工作人员以及国营、私营企业职员(店员)一样,每月口粮标准定为27至32斤,但平均不能超过31斤。

  《办法》的出台以及居民口粮标准的确定,为全国和地方粮票的发行打下了基础,不久,有着特殊印记的供粮凭证,便铺天盖地进入了中国百姓的生活。

  发行使用全国通用粮票最受青睐

  常言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那些“持票消费”的年代,有了粮票,就意味着你的吃饭问题有了着落。但是也有意外,比如河南居民若到外省办事,没有全国通用粮票,即便有钱,人家也不会卖给你饭的。

  我国发行的粮票分全国通用和地方流动两种。前者是城乡居民外出至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时,购买粮食或粮食制成品的凭证,在全国城镇和农村通用;后者仅限本省居民在所在区域内购买粮食或粮食制成品。地方粮票的这种限制,决定了全国通用粮票身份高贵,较之地方粮票“高出一等”。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两种粮票存在先天性区别,发生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30多年前,因为二斤粮票,河北一个陌生人的举动,让如今年届68岁的巩义市文物局退休干部靳振武至今念念不忘。1975年,身在巩义市豫剧团的靳振武去郑州调剧本,随身带了10斤河南粮票,不料所需的剧本被转调到了河北邯郸,“我想都没想,急忙连夜坐火车去邯郸。到了目的地,想去吃点饭,一摸兜,坏了,没带全国粮票。”靳振武说。这时,旁边一个中年男子过来问他怎么不吃饭,靳振武如实相告。“那个人从口袋里拿出二斤河北粮票,要送给我救救急。我给他钱,他不要,只说他是邯郸钢铁厂的,留了自己的名字……”

  回到河南,靳振武按照那个人提供的地址,给他寄去了二斤全国粮票。“可是没想到,过了几天我收到退信,说查无此人。”靳振武感慨地说,他与那个人素不相识,那人却不图回报帮自己渡过难关,“我心里感激啊,这么多年一直想着他”。

  与靳振武的际遇不同,郑州市民陈宝林利用全国粮票的“变通”,和大学同学建立起了特殊的深厚情谊。1983年,陈宝林在郑州纺织机电专科学校(现中原工学院)上学,全班36名同学来自祖国各地。“当时就餐发的有饭票,有些同学饭票不够吃就从家里带粮票到学校换饭票,但换饭票必须用全国通用粮票或河南粮票,当时全国通用粮票比较缺,于是不少同学就将自己老家的粮票带到学校先换成河南的或全国通用的,然后再找学校换饭票。”陈宝林说,慢慢地,学校里形成了一个没有任何差价的相互帮助的“粮票黑市”。

  “当时,负责粮票交易的是我们831班的生活委员孙丽,她是河南人,很热心,久而久之,她就成了‘义务粮票交易所’的‘所长’了。”陈宝林说,目前他还保存了全国各地几百斤粮票做纪念,交换粮票的故事仍被同学们经常忆起。

  不同时期粮食供应标准有变化

  按照粮食定量标准发给居民的全国通用和地方粮票,可购买各种成品粮,如大米、面粉、小米、高粱米以及各种豆类等。1955年9月,我国发行的第一套全国通用粮票,计有肆市两、半市斤、壹市斤、叁市斤和伍市斤五种,河南流动粮票的种类与国家通用粮票相同。按要求,各县(市)级以上粮食部门还设立了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全国通用粮票的领取、收回、上交、结算等手续。

  粮票为纸质购粮凭证,如同人民币一样,流通期间容易损坏。采访中,记者了解到,1956年,粮食部曾对残缺破损的全国粮票和地方流动粮票如何兑换作出详细规定。有趣的是,当年11月,因纸张紧缺,无法及时增印新的全国粮票,粮食部还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居民尽量多使用地方粮票,避免使用全国粮票,以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

  事实上,粮食定量标准并非一成不变。1959年,我国进入“三年困难”时期,国家供粮压力增大。当年4月,河南作出了压缩市镇粮食供应的紧急指示,主要精神是“既要吃饱吃好,还要吃省不浪费”。同年10月10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批转了省粮食厅“调整市镇定量人口粮食供应的报告”,对全省980个工种的口粮标准进行了重新调整。

  “口粮标准调整后,我们实际吃到嘴里的东西减少了,家里多一张嘴,当然也就多了份负担,甚至到亲戚家吃顿饭,也要交粮票。”省粮食厅退休干部张老先生透露,当时郑州、开封、焦作、淮阳等10个市(县)被确定为口粮定量调整试点,1960年1月1日,调整政策在全省统一施行。

  从此,河南粮食定量供应标准开始降低。档案记载:“根据郑州16个不同类型厂矿361个工种25096人的调查计算,调整后,该市每月供应粮食998721斤,每月减少粮食10630斤,供应水平降低0.43斤。以此推算,全省现有定量供应体力劳动者2298467人,每月可减少粮食988341斤……综合体力劳动者、高中和大学学生、十周岁以下儿童这三类粮食定量供应人群,调整后每月可以减少粮食988511斤,较调整前下降0.21斤……”

  定量标准降低,口粮供应减少,并不意味着人人都珍惜粮食,而作为珍稀资源的粮票在流通过程中,难免会有不正常的遭遇——贪污倒卖、人为造假等。在提倡“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回首当年对浪费粮食行为的抨击,以及对粮票案件的打击,仍有着现实意义。请继续关注“回望河南‘票证经济’”系列之粮票(下)。

  原载《大河报》2007年9月14日A14版


编辑:杨剑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