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山上的美文学校旧址
阅读提示
自20世纪初始,美、英、法、德、俄、日、瑞典、丹麦等23个国家曾在鸡公山投资兴建数百幢别墅。尽管由于战乱和人为破坏,目前保存完好的别墅不足200幢,但置身其间,扑面而来的异国情调仍会让观者惊叹,并充满疑问:“洋人”为何要在鸡公山上圈地建别墅?档案记载,别墅群一度成为汉口租界的“界外飞地”,不准中国人出入,引起当地百姓的强烈不满,它又是怎样收归“国有”的呢?
今天,我们透过岁月沧桑,翻阅档案,探寻云集鸡公山的“万国别墅”生发的种种秘闻……
□大河报记者孟冉文首席记者何正权图
寻根之旅美国老人的鸡公山情结
“我出生在信阳,长在鸡公山,在美文学校度过了快乐的童年……”2009年4月18日上午,白发苍苍的美国人马鼎森先生站在美文学校旧址前,深情流溢。
马鼎森是中美服务促进会副会长。此次他来信阳,是为拟于今年夏天在鸡公山筹开中美青少年夏令营一事作考察。记者赴鸡公山采访当天,见到接待马鼎森的鸡公山管理区旅游文化局局长何军。何军说,这项活动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夏令营的学生将全部选自信阳当地由中美服务促进会资助的对象。
中美服务促进会是2001年5月由美国国家财税局批准的一家非营利性机构。该机构旨在向中国贫困地区家庭提供子女教育、家庭脱贫等方面的帮助。信阳市是该会在河南选中的项目扶贫点。
据了解,马鼎森是跟先期到达鸡公山的香港信义会旅游团会合后,一起参观武汉会战历史纪念馆、美文学校旧址等鸡公山景点的。马鼎森的父亲马天生,曾任香港信义神学院第7任院长。由于缺失相关记载,记者无从获知马家曾在鸡公山的生活详情。“从2006年至今,中美服务促进会已连续3年每年提供一万美元资助信阳一所学校的100名贫困学生。”何军介绍,这表明,身为信义会分支机构负责人的后代,马鼎森与鸡公山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地缘联系。
那么,美文学校为何选建在鸡公山?
山上凉爽传教士建房引发“圈地运动”
穿过一个石板铺地的小广场,一座掩映于繁花绿树间的三层美式建筑矗立在记者眼前。该楼楼体为石木混合结构,平面呈“槽钢”形状,两翼和中间均衡,正面为券形廊柱,中间门廊突出墙外,楼房顶部筑一圆形小塔,直刺青天,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就是美文学校旧址。
“‘美文学校’又称‘鸡公山美国学校’,是美国在华传教士子女上学的地方。该校提供初等教育,学生毕业后送返美国接受高等教育,其中有不少学生重返中国成为第二代传教士……”档案中这段记述,大体反映了美文学校的职责和性质。
美文学校始建于1914年。事实上,鸡公山出现外国建筑肇始于1903年。当年,随着京汉铁路汉口至信阳段的通车,便利的交通吸引来了旅居中国的外国人。其中有两个名叫李立生和施道格的美国传教士登临鸡公山后,感觉山上气候凉爽、景色秀美,遂动了在此置办房产的念头。
“1903年9月15日,李立生仅用156两白银,就在鸡公山购买了一块长约3里、宽约2里的山场,并向信阳知州报税建房4幢。”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系的何军对这段历史了如指掌。据他介绍,1904年7月,施道格也购买了方圆5里的山场一处,并向信阳知州报税建房2幢。二人在报税时并没有注明为“教会公产”。1905年,李立生等人把在鸡公山购地建房的消息向美国驻汉口领事报告。美国领事遂亲临鸡公山,并在西方报刊上撰文,大肆宣扬鸡公山山径深幽、泉源甘美,气候清爽。
“那时,居住在汉口租界的外国人要想度过武汉炎热的夏季,只有花10多个小时乘车船前往江西庐山。后来,仅有三四个小时火车车程的鸡公山就成为这些外国人夏季避暑的绝佳去处。”何军说,到1905年年底,鸡公山上已建有英、美、法、俄、日等国洋房27处。
相关档案记载:“教会区集中在鸡公山北岗,面积498亩,其中信义会所建别墅最多。到1925年,此区已拥入美、英、德、法等国的传教士与眷属722人。30年代中期已建别墅157幢,学校3所,教堂2座……”
一场外国传教士和外商在鸡公山的“圈地运动”就此展开。由于教会区内不准中国人行走,那时的鸡公山已成为外国人事实上的“公共租界”。外国人在鸡公山的作为遭到了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提出抗议。
购地风波清廷赎回洋房“以保主权”
“外国人最初的土地交易并未引起信阳知州的重视,但购地建房的动静闹得越来越大,引起了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注意。”何军介绍说,根据他掌握的档案资料,张之洞认为外国人在鸡公山大肆建房,当地官员有失领土之罪,他“据以奏政府,并饬豫鄂督抚交涉收回所买地”。
结果,河南督抚张人骏斥责信阳知州曹毓龄、徐佐尧“异常疏忽”,暂行革职,协助胡藩、韩国钧等到鸡公山调查实情。
鸡公山购地风波起于李立生,兴于汉口租界,史称“鸡公山外人租地交涉案”。
“清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视,事关领土主权不说,要命的是鸡公山特殊的地理位置,紧靠京汉铁路。”何军说,清政府的处理结果是,对李立生、施道格责任概不追究,土地及建筑均估价赎回租赁,并设工程局,负责修理房屋和道路,设警察局,“以保主权”。
何军认为,客观上讲,清政府取得了对鸡公山避暑别墅和山地森林的管理权,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对于传教士所购山地,则视为教会公产,单独划为“教会区”,享受治外法权。至今,鸡公山管理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还收藏着一块原立于教会区、避暑别墅和山地森林区之间的“租界”碑。难怪武汉地方志办公室吴明堂先生在其《汉口租界与河南鸡公山》一文中称鸡公山为“汉口租界的界外飞地”,更有人直呼其为“山上汉口”。
1918年8月,河南成立租地局,与工程局合署办公,拟定了《河南鸡公山租地章程》。档案记载:“西人房屋年租金为4角,每方丈需交押金5角,今年(1918年)有租房者122户。”
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涉外事务剧增,每每无不丧权辱国。鸡公山购地案的查处,倒也为清政府挽回了一点面子。“但是,这么多房屋、道路需要维修,靠少得可怜的租金根本不够用,这让当地政府伤透了脑筋。”何军说。到1935年6月,山上已有美、英、法、德、日、俄等23个国家投建的别墅洋房500多幢。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记者从有关档案记载中获知,当北伐战火烧到信阳,1926年2月8日上午9时许,一颗子弹洞穿了73岁的李立生的头颅,这名第一个在鸡公山上购地建房的外国传教士当场身亡。他的灵柩在信阳市南关教堂伫停40天,然后由一个名叫雷希圣的牧师主持哀悼仪式,葬在信阳市东部的一处墓区。
房产无主新中国成立后收归国有
在鸡公山现存的不足200幢“万国别墅”中,有一座名为花旗楼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
花旗楼建在鸡公山南岗地区,与位于北岗的教会区遥遥相对。据《鸡公山志》载:“1906年~1938年,驻武汉及长江流域的国内外富商巨贾,在南岗地区建别墅76幢,被称为‘洋商区’……1918年,英国驻武汉汇丰银行老板柏尔恩在此建造房屋,其中一幢转售汉口美国花旗银行,故名花旗楼。”
1937年夏天,英国方面曾想赎回花旗楼,据档案记载:“7月26日,英驻汉领事官默恩上报鸡公山管理局,准许作价赎回柏尔恩所建的5栋房屋,总价格为15700元……”但是,随着中国抗战形势加剧,此事不了了之。不久,包括这些洋楼在内的8幢建筑被国民政府国防部征用,将花旗楼选作蒋介石的行营,并修建了防空洞,出口与花旗楼底层相通。花旗楼小巧精致,上下两层,建筑面积216平方米,前临悬崖,后靠绝壁,如遇不测,易于保卫。
遗憾的是,花旗楼毁于“文化大革命”中,1985年,鸡公山风景区管理局在原址重建了花旗楼,编号为135号。
由于缺乏直接的图片证据,曾有人对蒋介石是否来过鸡公山提出质疑。采访中,记者查档发现,曾在民国期间任鸡公山管理局局长的房向离在其1948年5月出版的《现阶段鸡公山》单行本中说:“此山不独为避暑胜地,军事亦颇为重。故二十七年(1938年),主席蒋公曾一度驻本山南岗,指挥师旅,以与敌寇周旋……”
根据何军整理的资料,曾在鸡公山住了66年的农妇岳燕庆称,她曾亲眼见过蒋介石夫妇。“那天我正提着篮子回家,看见路两边站着一排排拿枪的军人,有个兵过来拦住我说,‘嫂子你可不能走啊,我们要过大人’。过了一会,过来十几个人,我一打听才知道‘大人’是蒋介石。我看见蒋介石穿着白绸长衫,戴着白色宽檐太阳帽,拿着白纸扇。宋美龄穿黑色旗袍。他们在街上走,不少人都看到了……”
1938年10月28日,鸡公山被日军占领,原有建筑遭到严重破坏,据国民党鸡公山警察局在1945年日军投降时的相关报告称:“全山私房262栋,遭日军破坏的125栋;道路被损毁20%,风景树木被砍伐80%;山民住户只剩235户,商店全部歇业,山上一片荒芜,景色大减……”
1949年4月1日,鸡公山解放。3个月后,因无人申请核审产权,当地政府宣布将鸡公山别墅收归新中国所有。
新中国成立后,鸡公山焕发了新的青春。1963年修通了盘山公路,1992年12月全部铺通了水泥路面,还兴建了疗养院、宾馆、饭店等。目前,鸡公山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名胜区。
线索提供:刘志远河南省档案馆开馆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2:00~5:00)咨询电话:0371-65901274
河南档案信息网:www.hada.gov.cn
原载《大河报》2009年5月6日A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