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北京讯(特派记者 郭俊华 申华)“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携手,让河南出彩。”当你看到这样一幅剪纸作品时,能想像出这是出自一位90后的河南非遗民间剪纸传承人之手吗?4月13日下午,在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活动现场,1991年出生的孟津剪纸传承人畅杨杨就为出席活动的嘉宾展示了他的“绝活”。
不仅如此,在动态展示区,还有另外三位来自河南的大师级人物为来宾展示了绝活,面对面让现场的来宾感受到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
90后非遗传承人2000多刀剪出活动主题
随着剪刀的舞动,纸屑翻飞,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纸画在畅杨杨手中一气呵成,引现场嘉宾啧啧称赞。
畅杨杨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孟津剪纸的传承人,12岁就随祖母习翠英学习民间剪纸,2013年其作品就获得了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评选出的河南省民间文艺最高奖——金鼎奖,2015年其剪纸作品《张骞出使图》入选“丝绸之路——全国剪纸名家作品展”。
此次全球推广活动以“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携手,让河南出彩”为主题,畅杨杨的任务就是通过民间剪纸艺术,把活动主题呈现给中外嘉宾。他接到任务后,早作准备,精心构思、设计,最终通过2000多刀,剪出一幅长1.4米、宽0.68米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携手,让河南出彩”中英文对照大作。该作品构思巧妙,用刀细腻,仅一朵牡丹花瓣就要剪24刀。
畅杨杨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说,能通过外交部这个大平台推广河南民间文化艺术,让10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近距离接触剪纸,再苦再累也都值得,希望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外国人喜爱,并得到传播。
“牡丹仙子”谢丽萍:我要当中国牡丹文化的使者
与孟津剪纸展位相对应的是“牡丹画王”谢丽萍工作台。只见谢丽萍在宣纸上挥毫泼墨,略施粉彩,一朵朵形态各异的牡丹花跃然纸上。
谢丽萍作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龙门书画院院长,多次应邀赴美国、法国、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画展及文化交流。曾两度应世博会邀请,在中国·上海世博会、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举办个人画展。她从事绘画30余年,痴情于牡丹,被誉为“牡丹仙子”。
大河网记者在现场看到,她不但现场作画,还提前准备了一批国画牡丹折页,赠送给喜欢中国国画的外国朋友。
“我痴情于牡丹,醉心于国画,希望通过牡丹来传播中国厚重的文化。”谢丽萍告诉记者,她经常参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深入到高校给学生们讲解国画知识,曾经在韩国用一周的时间,教会没有任何绘画功底的爱好者画简单的国画牡丹。
据介绍,她还专门为本次推介活动特别创作了《鼎盛华彩》《欣欣向荣》两幅作品,通过在河南出土的后母戊大方鼎和三足鼎与洛阳牡丹巧妙结合,展示中华民族五彩缤纷,祖国鼎盛,欣欣向荣的美好寓意。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宋都千年盛景
在汴绣的展示区,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程曼萍正为清明上河图虹桥片段走线收尾,通过其“叠彩绣”针法,虹桥上的一个个人物神态各异,活灵活现,一幅反映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盛景再现眼底。
中国汴绣是开封汴绣厂经过60年的努力开创的以绣制中国名古画为主要题材的中国名绣。它在继承宋代“闺绣画”的基础上,通过挖掘整理,借鉴创新,总结出刺绣基本针法36种,使工艺日臻完善成熟。
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都东京城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开封还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
程曼萍介绍说,此次她展示不仅是汴绣的针法,更是通过其作品展示出八朝古都开封的悠久历史。
中西合璧 9000年中国骨笛吹奏《友谊地久天长》
9000多年的贾湖骨笛和现代的西洋乐曲结合在一起会有什么样效果呢?这样的中西合璧场景在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活动现场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动态展示区,身着战国风格广袖深衣的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80后古乐手贺小帅,手持骨笛,随着手指的上下弹跳,现场吹奏了一曲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令现场驻华使节为之称奇,还有外国友人伴随着乐曲现场打起了节拍。
随着的《国家宝藏》的热播,出土咱河南舞阳的贾湖骨笛也成了“网红”,从幕后走向前台,被广大网友认知。它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此次贺小帅使用的就是1:1复制的贾湖七声调骨笛,不仅能吹奏中国古乐,还能吹奏出现代西洋乐。
别看贺小帅年纪小,仅32岁他可是咱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首席演奏员兼音乐总监助理,还是河南省古琴研究会副会长,不仅出版了多部琴箫合奏专辑,还在北大一百周年纪念讲堂举办了《中原箫帅——贺小帅笛箫专题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