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档案】“回到一九四二”系列报道之 豫灾剪影,一个河南记者的“新闻救赎”

2018年04月24日13:56

来源:大河网

  □大河报 记者孟冉文李康图

  在电影《一九四二》中,冒死报道大饥荒的一中一洋两位记者,一位是没有露脸的大公报记者张高峰,

  一位是奥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罗迪饰演的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

  他们的报道向世界撕开了河南大饥荒的黑幕,让蒋介石颜面扫地,甚至间接地令他最终丢掉了大陆。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除了上述两位记者,还有一位河南媒体人,逆着死亡的黑潮前行,

  在1942年冬至1943年春,作为河南新闻界唯一一位特派记者,亲访大饥荒重灾区,

  采写并结集出版了《豫灾剪影》系列新闻报道,成为“解读河南大饥荒的‘黑匣子’”。

  我们应该记住他的真名——赵悔深。

  灾情首发

  丈夫被派到大饥荒重灾区采访

  1942年,开封失守了,省政府转移到洛阳。

  我为躲避日本鬼子轰炸,带着婆婆到离洛阳城18里远的平乐镇(今属孟津县)上一家私立学校——弘道中学教书。我的丈夫赵悔深在河南省印书局主编《新儿童》杂志,他每天出门看见大批灾民由东向西,有的正走着忽然跌倒再没爬起来,特别痛心。

  悔深出身穷人家,他刻苦好学,早在1940年就被碧野请去,当了洛阳《阵中日报》国际版编辑,还被范长江委任为“国际新闻社”洛阳站站长。那年10月,悔深以“共产党嫌疑分子”的罪名被洛阳三青团(注:成立于1938年7月的国民党社团组织,蒋介石任团长,专事破坏民主青年团结,破坏学生运动等反共反人民的活动)特务逮捕,监禁在劳动营。虽然后来通过范长江等人救助得以获释,但留了个“随传随到”的尾巴,当然也失去了工作。直到1941年秋,悔深才有机会进了河南省印书局。

  1942年深冬,悔深有事去西安。一路上,他眼见有的灾民从火车上一头栽下去,有的人因火车几天几夜不动弹而死在车厢里,极为悲愤。就把所见所闻记下来,整理成一篇近3000字长文,取名《无尽长的死亡线》。

  文章写好了,却找不到地方发表。悔深正苦恼,忽然得知南阳才创刊一家《前锋报》,立即把稿子寄走了。1943年2月,刚刚创刊的《前锋报》不仅连续两天登出了悔深的文章,报社社长李静之还写了封信,要聘请他当特派记者,实地采访灾情。

   生离死别

  27天杳无音信让妻子度日如年

  悔深是个“说真话,说实话,哪怕掉脑袋也要说”的人,他日夜都想用手中的笔替灾民呐喊,现在有了报纸支持,我自然高兴。叫我怕的是,当时重庆《大公报》因报道河南灾情被国民党当局停刊,悔深还去采访,不是自讨苦吃吗?再说,我刚生下孩子不到俩月,身体很虚弱,还要照顾年迈的婆婆。但悔深态度很坚决,他说“一个拿笔的人,不敢站起来为人民说几句话,真比死还要难受。如果放弃这个机会,我会愧疚一辈子”。

  我向一个叫秦彪的同学借了一辆半旧自行车,又向学校借了500块钱,准备了两身换洗衣服。这就是悔深的全部行头。1943年3月25日上午10点左右,天阴沉沉的,刮着东北风。我劝悔深等风停了再走,他不肯。我抱着孩子,送他到村头,看着他艰难地蹬着车子远去,泪水不住地流。

  悔深说要去7天,可是10天都过去了,他不但没回来,且连封信也不见。我心里发慌,害怕得很。学校教导主任张平安是基督教徒,他每天都为悔深祈祷,希望他平安归来。

  难熬的日子,像刀子一样从我心上划过。我的身体眼看垮掉,精神快要崩溃了。

  悔深回来那天,是1943年4月20日,正晌午。他又黄又瘦,衣服烂成了丝丝缕缕,乱草堆似的头发,胡子拉碴。不知为啥,面对悔深,我的喜悦变成了一腔怒火,指责他“为啥才回来?为啥不写信”,他也不辩解,洗把脸,倒头就睡,连婆婆做的面条也没吃一口。

   时代见证

  系列报道

  铺排“中原悲剧画卷”

  到天黑,疲惫不堪的悔深才醒过来,对我讲起他这一路的遭遇——

  27天来,悔深走过了偃师、巩县(今巩义)、汜水县(今属荥阳)、荥阳、郑县(今郑州),他说以往灾荒年有“人吃亲生儿女”的传闻,现在竟成真的了;过去说人没饭吃“吃糠咽菜”,如今连大雁粪、观音土都成了“食品”。在路上、乡村、火车站、集市、城区,所到之地,亲见人性的扭曲以及为富不仁者囤积居奇的罪恶行径。

  悔深本打算从郑州沿平汉铁路继续南下,但他一直拉肚子,身体虚弱,只好向郑州难童学校校长吴惠民借了200块钱,勉强回家。

  悔深此行采写的9篇通讯,以笔名“流萤”在《前锋报》连续刊发。1943年5月,报社将他的文稿汇集成册为《豫灾剪影》,印刷2000册,公开发行。有的学校把它选作国文教材,悲惨的情景往往让师生泪流满面;有的青年受其影响从新闻战线成才,如解放后在国务院宗教事务所工作的张林翰。还有一个年轻诗人青勃,评价《豫灾剪影》展现了一幅“中原人民悲剧的画卷”。

  1997年,《豫灾剪影》重印时,又收录了悔深1943年5月在汝南采写的一篇反映当局官员贪污粮食的报道。他在序言里说:“今天的青年,重读《豫灾剪影》,会像读《天方夜谭》一样感到陌生。然而,这是事实,是铁的事实!那条‘无尽长的死亡线’,便是新旧社会的界碑。愿今天的青年,把这个界碑埋入心田,化为前进的动力。”

  家乡的大饥荒过去70年了,悔深也去世14年了,我时常想起他当年踏访灾区的凶险历程。我想说的是,昨天的报道,今天虽已成为历史,但它使人们知道,经过了那样的苦难,会叫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

  宋映雪

  河南邓州人,1913年2月出生。1935年毕业于河南省立开封女子师范,主要职业为中小学教员。当年,她全力支持丈夫赵悔深(笔名流萤、李蕤)作为特派记者,完成27天灾区行,留下了十余篇《豫灾剪影》系列新闻报道,成为记录河南1942大饥荒的珍贵文献。受家庭影响,女儿宋致新成为目前国内1942年河南大饥荒权威研究学者;儿子赵致真子承父业,是资深媒体人和知名科普作家。

  宋老现已离休,颐养天年。

  注释

  宋映雪诗中“青记左联得铁笔”意为赵悔深1935年参加北方左联,1938年成为范长江执掌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员;“喑哑呼声犹壮哉”意为《豫灾剪影》中一篇《喑哑的呼声》新闻报道。

  原载于《大河报》2012年11月29日T02版

编辑:魏蔚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