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富营 本报记者徐恒杰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在愚公故里河南省济源市的愚公移山群雕广场,记者近日看到,这段流传两千余年的古文被遒劲有力地刻写在石壁上,吸引着市民或外地游客不时驻足品读。在济源市采访期间,记者更感受到愚公移山精神是这个城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核心气质。
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总书记的要求,是对全国讲的,但对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河南济源来讲,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近年来,济源市委、市政府以“立下愚公移山志,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善作善成,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截至2018年6月底,该市总人口73万,面积1931平方公里,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59个,其中未脱贫村2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16户、7218人,其中未脱贫户674户、1980人。
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说:“我们济源必须横下一条心,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锲而不舍、挖山不止,立下愚公移山志,啃下贫困硬骨头,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以实际行动向党中央、省委和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民族重要文化遗产
愚公移山的典故虽然已流传两千年,但能够家喻户晓却是发生在现代中国的故事。
73年前,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愚公移山》的著名演讲,号召全党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实现了愚公移山从寓言故事到民族精神的升华。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又写下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经典名句,激励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愚公移山的故事,为这一古老的寓言注入了新的精神内涵:
2013年,在济南军区调研时,习近平要求全党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2014年,在APEC峰会期间,习近平借愚公移山故事号召亚洲国家合作共赢,构建互联互通的新型伙伴关系;
2015年,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要求全国人民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出号召,让我们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在中国和世界进步的历史潮流中,坚定不移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直至光辉的彼岸;
2018年,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说,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梦想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愚公移山精神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遗产,体现着造福百姓、坚不可摧的强烈愿望与决心,体现着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行动力,体现着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凝聚力,与当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济源市的发展在中部走在前列,与传承愚公移山精神也是分不开的。
自2005年被列入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后,围绕城乡规划、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城乡治理7个方面,把城乡一体化发展持续引向深入。2013年年底,济源市被确定为河南省唯一全域规划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016年3月,济源市被国家发改委批复为全国唯一全域规划建设的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在城乡建设高标准推进的同时,济源市在经济发展上也在不断创造着济源速度、济源现象、济源品质。
作为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济源市2016年12月把每年的6月11日设立为“愚公移山精神纪念日”,以进一步弘扬城市精神,让愚公故里处处充盈昂扬向上的励志能量。
扶产业,助就业,引领贫困群众奔富路
如同愚公移山,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最终需要把经济无靠的贫瘠之山远远地移除,与全国人民一起共享繁荣发展的新时代红利。济源市推动移除贫瘠之山的努力基点是产业扶贫。做大做强蔬菜制种、烟草等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做大优势产业,进一步夯实产业扶贫基础。济源市绿茵种苗公司,拥有全国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繁育基地,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引领山区群众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之路。
制种产业是济源市主要扶贫产业之一。在济源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种菜卖种子,依靠种子实现了脱贫,走上了致富快车道。大峪镇曾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韩随定就是受益者之一。“这都是绿茵种苗公司带给我们的福利。”6月22日,正在自家蔬菜制种地忙活的韩随定告诉记者,正是依靠蔬菜制种,他于2017年年底成功摘掉了“贫困帽”。
51岁的韩随定腿脚不便,加上两个孩子正在上学,家庭比较贫困。2017年,他发展了5亩蔬菜制种,收入1.7万元左右。尝到蔬菜制种甜头的韩随定自我加压,今年忙里偷闲种了3亩蔬菜制种。望着地里茁壮成长的制种蔬菜,韩随定期待今年能有一个好收成。
2017年,绿茵种苗基地面积达到1.35万亩,辐射全市9镇、92个村,带动制种户4160户,农民增收7200余万元。其中,64户贫困户发展制种基地142亩,增加收入52万元。今年,该公司以邵原镇郝坡、张凹及下冶镇韩彦等贫困村为核心,新发展蔬菜制种户260余户,预计可实现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其中,带动贫困户86户,发展蔬菜制种205亩。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济源市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之年。市长石迎军在《201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市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原则上全部脱贫。为实现这一目标,济源全市上下凝聚各方力量,调动各方资源,拿出总攻的决心、总攻的气势、总攻的精神,强化举措,压实责任,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
济源市围绕实现2018年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原则上全部脱贫的目标,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370户、1228人,按照市委书记张战伟提出的问计问需、扶贫政策、帮扶措施、增收增效“四个到户到人”要求,一户一策,一人一策,精准帮扶,精准施策,全面提升脱贫质量。通过落实“解决住房安全隐患脱贫一批、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一批、就近及外出务工脱贫一批、发展种植业脱贫一批、发展养殖业脱贫一批、发展其他产业脱贫一批”等6项到户到人措施,济源市精准发力、精准施策,打好产业扶贫、创业就业、生态扶贫、金融扶贫“四场硬仗”,开展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扶贫助残、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归零“五大行动”,推进交通扶贫、饮水安全、电网升级、环境整治“四大工程”,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6月以来,济源市先后在邵原、王屋、下冶、大峪等山区镇举办了4场助力脱贫攻坚就业服务进基层招聘会,组织50余家企业到群众家门口开展专场招聘,提供1500多个就业岗位,达成包括边缘户在内的用工意向73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5人。
金融帮,保险护,保障贫困群众享政策红利
愚公移山,志在为民谋利。济源市也把愚公移山精神内涵不断发扬光大。
扶贫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工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离不开金融支持。在实现扶贫工作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的同时,也让金融回归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强本固基”之路。济源市着力在“贷得到”“贷得准”“用得好”“还得上”方面下功夫,确保金融扶贫实施精准、监管精准,在贷款风险可控前提下,让贫困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据了解,2017年7月以来,济源市累计投放扶贫贷款5104万元。市政府出资120万元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人身意外和农村住房保险;市人保财险公司向“政融保”和农融资项目放款81万元;市农商行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和企业带贫模式放贷累计4983万元;邮储行放贷12万元;农行放贷28万元。截至4月底,该市小额信贷户获贷率达到67%,位居省辖市第一位。
在促进贫困户产业增收过程中,“一揽子”保险项目为贫困户增设了“防火墙”。济源市打造“保险+脱贫攻坚”模式,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农村住房保险、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的基础上,2018年又推出贫困人口医疗补充保险,将“一揽子”保险增加到5项9个险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45人次贫困人口获得保险赔付55.2万元。
2017年年底,下冶镇陶山村贫困户陶士河养的20多头猪在两个月内死了14头。如何弥补损失、快速恢复生产,一度令陶士河愁眉不展。驻村帮扶干部得知情况后,告诉陶士河养殖业保险能给他赔付一些。“真是雪中送炭!只用了4天,保险公司就赔了4968元,再加上农牧专家的帮助,养殖场很快恢复了生产。”近日,陶士河激动地告诉记者。
陶士河之所以能够迅速获得赔款恢复生产,得益于济源市的扶贫“一揽子”保险。“我市九成以上的贫困人口住在山区,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业。这些产业在发展中一旦出现风险,将直接导致贫困户‘困上加困’。‘一揽子’保险就是瞄准产业发展风险,让群众增收有望、受灾无忧。”济源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7年开始,济源市打造“保险+脱贫攻坚”模式,由市政府出资,与中原农险公司签订扶贫战略合作协议,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农村住房保险、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等4项8个险种的“一揽子”保险。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贫困户最主要的成因。为严控该风险,济源市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统一投保人身意外保险。其中,16岁-65岁的家庭主要劳动力最高赔付标准可达12万元。此外,济源市还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基础上,依托现有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以专项补充保险形式,开展了贫困户医疗补充保险,为农村贫困人口再设立一道保障线。
针对山区土房土窑较多的情况,济源市在做好土房土窑改造的基础上,为全市1723户贫困户投了农村住房保险。因火灾、爆炸以及暴雨、洪水、冰雹、泥石流崩塌等各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房屋损失均在保障范围之列,最高赔偿金额可达12万元。
“‘一揽子’保险,为贫困户在创业脱贫过程面临的各类风险提供了保障,为贫困户增设了一道防火墙。”济源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一揽子”保险实行以来,市财政共投入资金121万元,撬动了高达3800万元的风险保障。
奖孝心,倡爱心,在促和谐过程中减少贫困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种一以贯之、一干到底的毅力和韧劲,是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
2017年,在扶贫工作调研中,济源市主要领导发现,一些贫困户中的子女,因外出务工不和老人居住在一起,平时难以照料老人,造成贫困老人收入没有保障,精神缺少慰藉,安全隐患增多,成为扶贫领域的新问题。如何走出一条“子女尽责、政府履责”的扶贫新路子,在促和谐过程中用多方面举措减少贫困,成为市委、市政府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在充分调研、座谈的基础上,济源市建立实施了“增孝关爱”激励政策,鼓励全市建档立卡未脱贫户中的子女积极为老人寄存赡养费。记者了解到,王屋镇桃花洞村的贫困户侯小改家因病致贫。现在,她每个月都能领到市民政部门的增孝扶贫补贴。
“增孝关爱”激励政策规定,子女单独或共同每月给每位老人寄存200元(含200元)以上的,政府每月为每位老人补贴100元;寄存金额低于200元的,按照50%给予补贴。先行试点、逐步推开,一次性发放建设补贴190万元,采取单独建、跨村连建等形式,在8个贫困村建设农村幸福院,规范管理模式,解决老人的吃住难题。目前,济源市已有符合规定的399位老人,共收到增孝关爱扶贫资金18.5万元。
奖孝心只是一个促进和谐扶贫的标志性举措,济源市更大的扶贫努力放在了倡导社会爱心扶贫和政策发力兜底保障上。2018年,济源市围绕5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4个贫困发生率超过4%的非贫困村,引导全市61家企业参与帮扶,助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原则上全部脱贫;2019年,将进一步完善兜底人员保障机制;2020年,要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实现结对企业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创业带富能力显著提升。
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是一种扶贫主体与扶贫对象之间互利共赢的有效扶贫模式。“双联双助双促”行动要求,企业联络专员协助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党建工作,推动贫困村党员受教育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要围绕贫困村退出标准帮扶,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围绕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退出标准精准帮扶。要提高村干部创业带富能力,帮助联系村发展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拓宽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渠道,帮助贫困户加工、销售特色农产品。增强脱贫内生动力,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提倡多劳多得、勤劳致富。通过帮扶,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济源市副市长卫祥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时代,我们要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愚公移山精神,让愚公移山精神在济源扶贫工作中发挥独特的历史作用、文化作用、精神作用和情感作用。我们要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把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贫困村和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贫困程度不同的镇进行统筹考虑,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
扶“今天”,促“明天”,扶志扶智助力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对于愚公移山典故发源地的济源市来说,帮助贫困人口脱离贫困既要着眼克服当前困难,更要有长远致富的志向和智力准备。因为扶“钱”不如扶“智”、扶“志”,扶“今天”更要扶“明天”。
为了进一步深化脱贫攻坚工作,提高教育扶贫成效,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领导下,济源市教育部门今年启动了“双千双扶”活动,在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双千双扶”活动,以用足用好教育资源来深化脱贫攻坚工作,着力提高教育扶贫的成效。
张菁楠是克井一中初二学生,最近一段时间,她在学校变得更自信阳光起来。数学老师针对张菁楠在数学方面的欠缺进行一对一补课,班主任也经常鼓励张菁楠,并让她在主题班会上大胆发言,既增强了自信心,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张菁楠就是克井中心校开展“双千双扶”活动其中一名帮扶对象。张菁楠是克井镇勋新村第三居民组居民,父亲常年患病,还坚持在外打零工,家庭因疾病致贫。针对张菁楠家庭实际情况,克井中心校为其制订了“扶志扶智”计划,给贫困户孩子更多的社会关爱。
“双千双扶”,就是千名教师结对千名学生,推进扶志与扶智工作,努力让贫困户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确保每个贫困孩子在各个教育阶段“有学上”“上得起”的同时,绝不让贫困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济源市要求各相关学校,要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以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确定帮扶对象。学校党员干部、党员教师要带头参与,每人结对帮扶一名困难学生。动员广大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坚持自愿原则,认领一名帮扶对象。围绕“双扶”工作目标,围绕解决学生思想认识、学业成绩等问题,实施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
为了扎实推进全市教育系统“双千双扶”活动,进一步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6月22日,济源市教育系统召开脱贫攻坚暑期推进会。会议下发了《教育局关于大力开展教育扶助政策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对全体师生进行培训,确保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对资助政策的知晓率达100%;各中心校负责协调利用镇政府机关例会、扶贫例会,进行面对面的宣讲;各中心校要对辖区内贫困村教育资助政策宣讲做到“包村包校”;各学校通过“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安排所有贫困村学生利用暑假期间或节假日,对家长或村邻群众每月进行不少于10次的资助政策宣讲,并认真按照《济源市教育扶贫政策“小手拉大手”宣讲记录表》如实做好记录;各单位要强化责任追究,凡在省市督查中出现教育资助政策不知晓或知晓率不高等问题,将对相关中心校、分包学校主要负责人按照《脱贫攻坚问责办法》进行严肃追责。
济源市委副书记贾宏宇表示,济源市不仅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争取全市脱贫攻坚的胜利,还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坚决落实结对帮扶淮阳县的任务,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助力淮阳县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让更多淮阳贫困群众在结对帮扶中受益,用实际工作成效回报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和淮阳人民的期待。
愚公移山城标坐落在济源市宣化大街与济水大街交汇处,手握铁镐的愚公雕像屹立在那里,静看济源市的发展变化,将见证当地脱贫攻坚的历史成就,也将激励一代又一代济源人不断奋发图强、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