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出彩·行之变】火车司机世家!祖孙三代见证蒸汽、内燃、电力时代变迁……

2018年08月06日19:27

来源:大河网

  前言:

  新时代,新征程,新担当,新思想,新气象,新作为,新矛盾,新使命,新目标,新辉煌……

  来到戊戌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走进了一个波澜壮阔、风云激荡的新时代,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了新蓝图。

  40年春秋弹指一挥间,40年卧薪尝胆谋发展,40年艰苦奋斗沧桑巨变;40年锐意进取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0年与时俱进彰显中国力量;40年拥抱世界积极作出中国贡献;40年改革开放改变中国、影响世界!

  对于河南来说,一带一路、高铁、城市群、航空港、生态、新农村、古村落、新农合、一卡通……熟悉的关键词跃然纸上,承载着浓浓的乡愁,我们从中能感受到改革开放40周年的荣光,更能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崭新气象。

  即日起,大河网推出礼赞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策划《豫出彩——中原谱新篇 今朝更好看》。

  天道酬勤,春华秋实;我们坚信,中原会更加出彩,中国梦就在眼前;奔跑吧,河南,加油,中国!

  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再到动车组列车,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机务段的吕茂林、吕顺平、吕翔祖孙三代亲历了中国火车的转型升级,也见证了中国铁路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变迁和飞速发展。8月4日,大河网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爷爷吕茂林:记忆中火车司机基调是黑色的

  吕茂林今年82岁,在他的记忆中,火车司机的基调是黑色的,并与脏、苦、累连在了一起。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火车司机的工作环境还很差。由于当时火车的接发都是靠人工来操作、指挥的,尤其是在当时单行道,一站一停,机车运行时速只有四五十公里,驾驶蒸汽机车,从郑州到北京最快也要近20个小时,普通车一般都在25个小时以上。

  除了运行时间长外,当时的值乘环境也很差。当时的蒸汽机车三个人一班:司机、副司机、司炉。司机主要负责开车、机车的检查和左侧的瞭望,还要作行车记录;副司机在右侧帮助司机瞭望、鸣笛和给锅炉加水;司炉则专职烧锅炉,这项活计不但费力气,还要有技巧,一铲煤撒下去,要均匀覆盖在燃炉里,上坡时给煤的量和在平路行驶不一样,掌握不好,就会影响火车的正常行驶。司机室六面通风,夏天外面是高温,驾驶室更是个火炉子,烤得人脸上火辣辣的;冬天冷得要命,窗前结霜看不清路,总是要探出左上身看路,一趟车下来,半边身子挂满冰霜,真可谓“火烤胸前温,风吹背后寒”。

  囧!下馆子被当成乞丐

  看过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人都有这样的印象,游击队员为了截获日本人运送的军需物资,经常会把火车堵在隧道里。由于隧道内通风不好,蒸汽机车释放出的煤烟和热气使得隧道内烟尘缭绕,温度高达40多度,呛得日本鬼子头昏眼花,最终放弃抵抗。虽然这些只是电影中的一些片断,但也暴露出蒸汽机车怕停隧道的弱点,吕茂林就遇到过这样的囧事。

  一次,吕茂林附挂机车到洛阳大厂大修,由于西陇海线路上隧道多、弯道多、坡道多,再加上下点小雨,蒸汽机车通过隧道口时打滑了一下,再加上烧的气不足,列车头部停在隧道里。等救援机车把列车分解,拖出隧道时,隧道内的烟尘已把他们“化妆”成“非洲人”。到站后,辛苦了一天的他们来不及洗脸更衣,就准备到外面的小饭馆“搓一顿”,犒劳犒劳自己。刚走进小饭馆,饭馆老板看到他们的“模样”,误以为他们是乞丐,没好气地说:“出去,出去,过一会每人送你们一碗。”吕茂林冲到老板身边大声说:“你睁大眼睛看清楚,我们是火车司机,我一个月的工资57块钱,跟县长的工资差不多!”饭馆老板一愣,连忙又是让座,又是倒水,不停地向他们赔礼道歉。

  吕茂林说,当时像他们这样的蒸汽机车司机,手掌上都布满老茧,指甲缝里都是黑垢,即便几年过去,指甲缝里的黑垢仍然洗不掉,成为当时火车司机的又一显著“标志”。“当时,我的梦想就是开上干净的内燃机车。可岁月不等人。梦想只能交给儿子实现了。”吕茂林说。

  儿子吕顺平:内燃火车噪音大,在驾驶室说话基本靠“吼”

  吕茂林的工作虽然辛苦,却是家里的“顶梁柱”,大大小小的开支都与他的工资“绑定”。也正是这个原因,让吕顺平从小就对当火车司机的父亲无比崇拜。1984年,吕顺平子承父业,圆了自己的“火车梦”。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在干线运行的旅客列车已逐步由蒸汽机车更换为内燃机车牵引。吕顺平清楚地记得郑州机务段西线机车队的一名老司机感慨地说:“郑州到三门峡西间路弯、坡陡,269公里的线路21个涵洞,蒸汽机车爬坡困难,一个单程机车要消耗十几吨纯煤,后面的旅客光煤灰恐怕得吃二两!最关键的是制动机性能不稳定,那时候在西陇海线‘放飏’(铁路专用语,就是溜车的意思)的事故可是不少。现在换成内燃机车,马力大了,制动机可靠了,还是一样的车钩、网管,但安全和正点都更有保障了!”

  1986年,吕顺平报名参加了司机考试。吕顺平虽然文化低,但他勤学好问、善于总结,再加上有父亲的指导,他很快就“上了路”。

  “内燃机车和蒸汽机车的操作完全不一样,虽然操作程序相对简化了,但机械的故障发生率也不少。”吕顺平说,那段时间里,每天都捧着厚厚的一摞专业书,和同事们一起探讨、学习。终于在1987年,开上了当年郑州铁路局的第一批内燃机车,结束了每天和汽门、手把打交道的日子,开始摆弄起油门和牵引杆。

  不过,因为火车里有柴油机在运转,开起来噪声很大,“轰隆隆”、“哐且哐且”……在方圆几平方的火车驾驶室里,两名司机彼此讲话基本靠“吼”。

  1998年全路第二次大提速之后,吕顺平成了当时全路第一个快车队——京武快车队,成了首批快车司机。

  “要说梦想,我觉得当火车司机只是实现了一个梦想,我还梦想着驾驶高速动车组呢。如今看来,这个梦想只能由儿子完成了。”吕顺平说。

  孙子吕翔:从时速40km到时速350km 见证中国疾速发展

  吕顺平的儿子吕翔生于1988年5月,目前,刚刚参加完高铁司机考试。吕翔从记事起,就清楚地记得,爷爷和爸爸在家里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火车和火车司机,但一样的题材,总是有不同的故事。

  对于吕翔,吕家人给予了很高的期望,承载着吕家人一直追逐的“火车梦”。原因就是吕翔所处的时代,以及足以令父辈们“羡慕嫉妒恨”的工作环境。

  与爷爷和父亲当年开的火车相比,吕翔感受到了铁路先进设备带来的甜头。“内部安装了机车自动信号,即使在雾天也能准确地操控行车速度;内部机车无线电话由父亲当年只能发射12公里的远程距离上升到了现在的50公里,无线电话也不再是以前那样只能由车站值班人员接听,而是可以直接与路局调度中心迅速沟通。”吕翔说,2007年4月18日,‘和谐号’动组列车在全国各大铁路干线正式运营,成为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重要标志,举世瞩目。

  作为火车迷,吕翔对国内的动车组列车非常熟悉,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说,目前,既有线上运行的CRH1型、CRH2型、CRH5型动车组运行时速达到了200至250公里,在京广高铁上运行的CRH380AL型、CRH380BL型动车组运行时速最高可达350公里,

  “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高铁司机,驾驶着咱们国家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列车组,风驰电掣般地驰骋在祖国大好的山川锦绣间,感受下高铁闪电般地速度。”吕翔不知不觉地就提高嗓门,言语间流露出对高铁的喜爱.

  吕家三代人都很平凡,很普通,割舍不断的却是那份火车司机情结,靠着对铁路、对火车司机的挚爱,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见证了中国铁路由弱到强,也见证了我们国家的逐步强大。

编辑:梁倩文  审核 :谭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