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河南故事|90后“村长”的青春底色

2018年08月13日07:40

来源:大河网

  □河南日报记者 陈学桦 实习生 郑微雨

  8月7日傍晚,武陟县大虹桥乡东张村,70亩的山药顺着支架肆意生长,郁郁葱葱,连片成海。山药地里林立着密密麻麻的小牌子,上面写着“定制铁棍山药地”。

  “这都是‘地主’承包的,每块牌子上面写的都是‘地主’的名字。”正在劳作的寺王庄村民温小虎告诉记者。

  “地主?”“对,就是他们花钱租地,我们负责管理。”温小虎憨憨一笑,“这都是‘村长’想的法儿。”

  “村长”名叫郑亚东,现任武陟县大虹桥乡团委书记、电商办主任。虽然是个年轻的90后,但他已经有诸多荣誉傍身:河南省扶贫青春榜样、河南省模范团干部、焦作市十大杰出青年、村与良田农村青年公益创业项目发起人。

  这一切都和他四年前结缘大虹桥乡当“村长”开始。

  2011年大学毕业后,一心想回农村发展的他被团省委选拔到杭州从事河南籍在浙的青年联络服务工作。在杭州,郑亚东接触到了最前沿的互联网生态。2014年省委组织部选调优秀青年下乡,他以选调生身份来到了武陟县大虹桥乡工作,青春的分水岭就此开始。

  从都市到乡村,朋友们都调侃他回村里当“村长”了。他一下喜欢上了这个称呼:“既然当了‘村长’,我就要为乡亲们做点什么。”

  在走访中,他第一次知道焦作有铁棍山药这一特产,但同时了解到,因为外地山药长期以假乱真扰乱市场,种植户积极性很低。郑亚东找到了奋斗方向:流转农民土地,招募“地主”,让“互联网+农业”在这里生根发芽。

  2015年7月25日,郑亚东通过朋友圈发布了第一条“地主”征集令。不到24小时,16位“地主”征集完毕。郑亚东给这个公益创业项目起了一个很文艺的名字——“村与良田”,希望实现他“村村有良田,户户能致富”的梦想。

  “‘村与良田’是一个致力于打通优质农产品上行渠道的公益品牌,将‘共享’理念植入到农业生产、消费中,采用‘消费者认购土地+种植户代管代收’的标准化认种模式,彻底去除中间环节,在帮助农民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益的同时,帮助城市消费者精准找到放心、健康的好食材。”他解释道,不用化肥、不打农药、人工除草,通过线下组织“地主”参与劳动和线上直播生长过程,让“地主”们一起见证山药生长全过程。

  口碑相传,经过近四年的发展,“村与良田”已经招募300余名“地主”。截至目前,这一项目覆盖大虹桥乡6个村400多亩土地,累计帮助群众销售出农产品500多吨,创收600余万元。

  在郑亚东的指导下,安张村天雨林果合作社建成了武陟县首家共享农场,共吸纳100户贫困户入股参与分红。共享农场采用标准化管理模式,将30亩地均分为600份,通过村与良田平台向城里人推送认领土地通知。每份600元的年使用费大大提高了土地亩收益,拓宽了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渠道,现已发展成为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郑亚东还有更大的梦想:持续完善“村与良田”产业兴农模式,将大虹桥乡的有机蔬菜、水果等特色采摘园连点成线,将“互联网+定制农业”、特色民宿、体验式共享农场这三条主线贯通成面,最终实现村庄美、村民富、产业兴的目标。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