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孙华峰刘杨王双飞
7月31日至8月10日,“老家河南”微视频工程陆续推出《深山里的足球场》《手心里的温度》《这个大叔很“挑剔”》《古寨里的老木匠》《“卧虎藏龙”第一村》和《家书》等第四批6部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老家河南”的新变化、新形象。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宣办组织实施的“老家河南”微视频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观点
多侧面展现“不一样”的河南
“老家河南”第四批推出的6部作品,短短十多天时间,每一部微视频的播放次数都在12万以上,微视频的力量可不“微”。省社科院副研究员杨旭东说,“细细品味,这一组微视频从多个侧面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河南”。
新时代的河南是一个传承文化的河南。从《手心里的温度》到《这个大叔很“挑剔”》,再到《古寨里的老木匠》,对河南的传统手艺进行了关注,让人们感受到了“老家河南”之“老”的货真价实。这份自信、这种底气,源于我们对华夏历史文明发祥地的自豪和骄傲,源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孜孜追求和传承发展的使命感。
新时代的河南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河南。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为孩子们建设足球场,让外界看到了在脱贫攻坚道路上河南人的新面貌和精气神。脱贫,不仅要脱掉物质上的“贫”,还要拔掉人们心里的“穷根”,看看足球场上生龙活虎的下一代,就看到了一个意气风发的新河南。画虎村里虎虎生威的不仅是画中的老虎,更是创作出这些老虎的农民画家……
新时代的河南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河南。《家书》选取了一个外国人的视角,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把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河南画卷。在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进程中,“内陆”已经不是封闭的代名词,新郑国际机场吞吐量中部“双第一”地位的确立,让世人看到了一个开放包容的河南,看到了一个日益国际化的河南。③5
《深山里的足球场》
绿色草坪、白色球门,身着球衣的孩子们在足球场上奔跑、拼抢……在洛宁县故县镇的山窝里,竟有这样一个漂亮的标准足球场。
“我们这里山多,条件有限,这些孩子以前没有在正儿八经的场上踢过球。”故县镇中心中学体育老师赵红坡说。洛宁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多山坡、丘陵,在标准足球场上踢球曾是孩子们遥不可及的梦想。
为了圆孩子们这个梦想,2016年,故县镇开始挖山平沟,近两年的时间建设了22块足球场。目前全县共建成48块乡(镇)足球场,让2万多名孩子实现了足球梦,组建了96支校园足球队。足球让孩子们变得自信,无论做什么,都有一股拼劲。
《“卧虎藏龙”第一村》
“农村作画院、农民当画家”。一个村子,近1400名村民中有800多人会作画,每年产出几万幅画作,创造数千万元的经济价值。这就是被誉为“中国画虎第一村”的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
“祖辈上,具体从哪一辈儿开始画画不太清楚,二三百年的历史应该有吧。”王公庄“四小虎王”之一的王建峰说。
“荷锄也可弄丹青,不描花草画虎雄。”王建峰介绍,村里人作画采用的是传统工笔画法,用狼毫小笔勾勒,随类敷色,层层渲染。每幅画都要经过上百遍着色,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如此画出的虎,毛都是一根一根的,栩栩如生。
如今王公庄的绘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每年5万多幅的销量,有30%销到海外,带动周边数千名农民从事农民画创作。王公庄的不少画作获全国奖项,有的还被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收藏。
《这个大叔很“挑剔”》
绞胎瓷起源于唐、兴盛于宋,以其表里如一的纹理和不可复制的色彩变化而独树一帜。这个瓷种历经沧桑,一度失传。
历史上,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曾是著名的“瓷都”。“我总想,啥时候能恢复绞胎瓷的烧制工艺,让咱当阳峪的子孙也能扬眉吐气。”为了争这口气,柴战柱开始了绞胎瓷的研究与探索。
“刚开始烧的时候,总烧不成,温度掌握不好,烧一窑,坏一窑,砸一窑,再哭一场。”柴战柱说,每当把不完美的瓷器摔碎时,他心里也很难受,“但我觉得要想出好东西,就得有这股子精益求精的劲儿。”
柴战柱以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复原了这种难度极高的绞胎瓷制作技艺,他还尝试把其他瓷种的优点也融合进来。30多年来,不管是创新还是改良,他始终没改变这种“挑剔”的态度。
《手心的温度》
罗山县灵山镇王大塆村,是大别山脚下一个宁静安详的古村落,家家户户都有茶树。沐浴着百年古茶树的幽幽清香,茶农梁兴安一家居住在这里。从采茶到炒茶、从青年到中年,梁兴安凭着一双勤劳的手,用最传统的方法,守护着信阳毛尖清新的香气。
采回来的茶,梁兴安一直坚持手工炒制。“手工炒制不伤害茶叶。炒茶时,茶叶要先经过生锅炒制,温度在120℃到130℃之间,炒制2分钟左右,再拿到熟锅炒。炒茶全凭手掌感知温度。”梁兴安介绍,他从18岁就开始炒茶,已经30多年了。
梁兴安还做起了网络直播售茶,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正在改变着他的生活。
《古寨里的老木匠》
临沣寨,位于平顶山郏县堂街镇境内,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古村寨,始建于清同治元年,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俺从小就拜师学习木工活,今年53岁,干文物修缮20多年了。”老木匠刘合营介绍,临沣寨古村落是他20年来修复项目中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为了让百年古寨再现昔日风采神韵,他一凿一锯兢兢业业,一斧一刨用尽心思。
“修复古民居,虽然没有雕梁画栋的复杂工艺,但是每座房子从墙面矫正、更换房梁到屋脊还原得有20多道工序,哪一道都马虎不得。”刘合营说。
虽然过程繁琐,但刘合营的内心特别满足,“能在这里修缮老民居,给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得起俺这门手艺。”
《家书》
英国人Robert是一名在开封工作的英语教师,他喜欢开封古城文化,经常穿梭在开封的大街小巷,喝胡辣汤、包饺子、吃年夜饭、赏花灯、猜灯谜、到朱仙镇体验制作木版年画……Robert俨然成了一个老“开封”。
“每年春节,我也会去集市买春联、门画,贴在自己的门口,迎接新的一年。在除夕夜,热情好客的朋友还会邀请我去他们家里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2018年春节,是Robert在中国度过的第三个春节,他给天国里的妈妈写了一封饱含深情的家书。
一封家书,道出了Robert对母亲的思念,也道出了他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如今的河南,正在以更加开放的胸怀迎接着越来越多像Robert一样的国际友人,来到这里书写属于他们的“河南故事”。
本栏图片由大河网提供扫描二维码观看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