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出彩河南人】女检察官毕冬云用一条腿走出“铿锵大道”

2018年09月04日09:17

来源:大河网

  前言:

  新时代,新征程,新担当,新思想,新气象,新作为,新矛盾,新使命,新目标,新辉煌……

  来到戊戌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走进了一个波澜壮阔、风云激荡的新时代,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了新蓝图。

  40年春秋弹指一挥间,40年卧薪尝胆谋发展,40年艰苦奋斗沧桑巨变;40年锐意进取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0年与时俱进彰显中国力量;40年拥抱世界积极作出中国贡献;40年改革开放改变中国、影响世界!

  对于河南来说,一带一路、高铁、城市群、航空港、生态、新农村、古村落、新农合、一卡通……熟悉的关键词跃然纸上,承载着浓浓的乡愁,我们从中能感受到改革开放40周年的荣光,更能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崭新气象。

  天道酬勤,春华秋实;我们坚信,中原会更加出彩,中国梦就在眼前;奔跑吧,河南,加油,中国!

  大河网礼赞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策划——《豫出彩——中原谱新篇 今朝更好看》,今天推出【争做出彩河南人】之《女检察官毕冬云用一条腿走出“铿锵大道”》。

  大河网讯 (记者 宋向乐)她没有妍丽的容颜,只是检察队伍中的一朵小花;车祸让她失去了左腿,但她没有消沉,平均每3天办结一起案件;她一身正气,用孱弱的身体维护着法律的尊严。她是毕冬云,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检察院一位女检察官,20多年来,她用一条腿走出了“铿锵大道”。

  8月30日,大河网记者从河南省检察院获悉,毕冬云被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表彰为“河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这是继今年1月她被人社部、最高检联合表彰为“全国模范检察官”之后获的又一殊荣。

timg (1)

  遭遇车祸失去左腿 她选择坚强面对

  1995年6月,毕冬云大学毕业刚两年,在卧龙区检察院刑检科(现为公诉科)崭露头角,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无情地夺去了这位25岁未婚女青年的左腿。面对飞来横祸,毕冬云勇敢地选择了面对。半年后,她安上假肢,毅然回到岗位。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失去左腿的毕冬云,像是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带着一双“黑夜赐给她的黑色的眼睛”,开始了一段充满艰辛而精彩纷呈的人生旅程。

  为了去法院出庭、到看守所提审嫌疑人,她开始学骑踏板摩托车。由于腿不能自由屈伸,身体稍不平衡便是一个跟头。身体与假肢接合部位常常被磨破,满腿是血,疼痛难忍,夏季汗水浸泡,又奇痒难耐……磨烂了,结痂;又磨烂,再结痂……人是血肉之躯,不是钢铁,而毕冬云硬是凭着自己钢铁般的意志,用血肉之躯征服了钢铁!

  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她每两年就要更换一次假肢,假肢压迫残肢末端增生的纤维瘤带来的神经疼痛和因车祸大量失血带来的偏头痛始终侵扰着她。对此,她采取“药物止痛法”,这些年来,她吃过的止痛药就有十余种。即使这样,要强的毕冬云仍要与健全同志看齐,这些年她都保持年均办案110余件。

  毕冬云的体质本来就不太好,安了假肢后,因为经常要服用止痛和消炎药,天长日久,患上了肠胃病,经常腹泻不止。2015年5月,她结肠炎复发,体重骤降十几公斤,这对于原本就瘦弱的毕冬云而言,简直是一场灾难。但她硬是一天假都没请,揣着药瓶子坚持上班。

  公诉局干警张继云与毕冬云是知根知底的好姐妹,毕冬云的坚强无时无刻不在感动、激励着她。几个月前,一家电视台做一个关于毕冬云的电视片时,需要向张继云了解一个细节,她说着说着便哭成了泪人,以至本来十几分钟就能拍摄完毕的短片,拍了整整一个上午也没有完成。“……在办理这个案子时,冬云接连3天出庭。当庭审结束时,我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她的左腿,假肢与肌肉连接处已经血肉模糊了,血水像一条鲜红的蚯蚓,顺着裤腿往下爬……”在张继云眼里,毕冬云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英雄。

timg (2)

  工作做到极致 她成“公诉精神”化身

  2011年底,卧龙区检察院进行竞争上岗,毕冬云报名竞聘公诉局局长。2012年初,毕冬云正式上任。

  此时,该局原来5名业务骨干被提拔到其他部门任职。调整后的公诉局补充了5位新人,15人中有8名女同志,还有3名年龄偏大的男干警。带好这个团队对于一个身体残缺的女同志来说,该是多么大的考验!但毕冬云没有退却,她处处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公诉团队团结互助、以老带新的作用,在把握全局案件的情况下身体力行,亲自指挥大伙办理各类新型的重大疑难案件。

  2012年12月,张某等20人非法买卖制毒物品一案被南阳市公安局谢庄分局依法向卧龙区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这是一起全省首例非法买卖制毒物品大案,涉案制毒药品含量大,涉案金额高达500余万元,案件涉及8个省市及两个国家,案情十分复杂。毕冬云带领主办人全慧娟利用一周时间,吃住在办公室,审阅14份2700多页卷宗,又多次到看守所提审犯罪嫌疑人,先后两次退回补充侦查……最终,在案的20名被告人全部被依法提起公诉。

  在办理余某团伙抢劫、盗窃案时,毕冬云了解到,余某等人专门盯着农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妇女,抢劫并盗窃耕牛、家电等,案发地相对闭塞偏远,犯罪时间集中、数额巨大,一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恐慌。这起案子涉案人员达20余人,卷宗达18册2000余页。毕冬云通过缜密审查,指导侦查机关补充、完善、固定证据,一个半月内发出追诉建议书18份,先后追诉了郭某等12名犯罪嫌疑人,制作了长达137页的审查报告。公诉席上,面对28名被告人和二三十名辩护律师,毕冬云正气凛然,以扎实的法律功底、充分的证据材料、娴熟的公诉技巧,经过两天激烈交锋,终于让对方折服。余某等人分别被判处6个月至2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在办理张某涉嫌故意伤害致死一案时,毕冬云发现了一处重要细节,提出张某的行为属正当防卫、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意见,并得到市、区两级院检察委员会的一致认可,最终对张某作出了不起诉决定。可是,这却引起了坚持要求“以命抵命”的死者家属的强烈不满,他们纠集了数十人找到毕冬云,吵闹谩骂不止,并拿她的另一条腿相威胁。毕冬云含着泪水,斩钉截铁地答:“就算是再失去一条腿,我也决不冤枉一个好人!”

  2017年2月,张鹏继毕冬云之后接任公诉局局长。在张鹏的眼里,毕冬云已成为卧龙检察“公诉精神”的化身。“我们公诉局每年办理案件900余件涉及1400余人,作为局长,每个案子都要审批把关。起诉书、判决建议书等,每个案子相关的法律文书多达20几个,都需要局长亲自签批,工作量不言而喻。”张鹏说,“我是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这样的工作量都有些吃不消,真不知道冬云姐是怎样扛下来的,而且还做得那么好。”

timg (3)

  主动担起未检工作 她是孩子们的精神靠山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关系着孩子的一生,必须给予依法、慎重、有别于成年人的处理。2010年,在毕冬云的积极建议和主动请缨下,卧龙区检察院成立了以她为组长的全市首个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公诉组,后升格为河南省首个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2014年又正式成立了“冬云工作室”,这是省内首个以检察官个人名字命名的未检工作室。毕冬云向南阳市近一万名学生及部分家长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和办公电话,并24小时开机,方便家长和孩子能随时联系到她。

  毕冬云更忙了,大量的来电来访让她的生活与工作完全搅合在一起,半夜接咨询电话是常事,节假日也在忙碌中度过。她挽救过的孩子视她为母亲,考上大学、走上工作岗位都要给她打个电话报喜,甚至考过了英语6级都要汇报给“亲爱的冬云妈妈”。

  毕冬云认为,服务群众是一名检察官的职责所在,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为此,她在办案中揣着一颗爱心,管了不少“闲事”。2013年在办一起案件时,毕冬云得知涉案未成年人小刚(化名)一直没有户口,就对办案人员张冠宇说:“这事咱得管。”随后两人来回跑了六七趟,终于在红泥湾乡给小刚上了户口。

  2015年初,几名在校大学生因琐事致一名男生受伤,被法院判处缓刑,学校依据校规要将其全部开除。几名学生家长哭着找到毕冬云,恳求她救救孩子。经过多次走访,她了解到这几个孩子在校表现尚可,如果被开除,十年寒窗就完结了。在仔细权衡后,她与被害人家属和学校沟通,从情、理、法等方面反复做他们的工作,最终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学校同意给他们一年的观察期。如今,几个男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这个案子引起了毕冬云的进一步思考。通过调研,她发现此类案件呈上升趋势,便决定把帮教涉罪未成年人的工作模式推广至大中专院校。2015年10月,卧龙区检察院与南阳师院共同成立“护航青春”工作室,以该校法学院学生为基础,在检方的指导下开展日常普法宣传、信息反馈等工作,尽最大努力打造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防护林”。

  近来,毕冬云又为一名女大学生操上了心。这个女孩儿从小被送养,6岁开始被养父性侵,心灵受到严重创伤,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在老师的鼓励下,她选择了报案。养父被立案后,女孩失去了生活来源。案子移交给“冬云工作室”后,毕冬云与女孩子促膝谈心,鼓励她战胜自我,勇敢生活,并承担了女孩的生活费。“孩子,以后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就跟阿姨说,阿姨来帮你!”毕冬云反复跟女孩交代。

  这样的事毕冬云不知做了多少,送出多少钱连自己也记不清。用著名作家二月河的话说,“她给孩子们找了一个精神靠山。”

  毕冬云的无私付出也获得了认可与回报。从检24年来,她荣立一、二等功各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巾帼建功标兵”“全省人民满意十佳检察官”“2015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在毕冬云24年的检察工作生涯里,虽然有22年她是用一条腿走过来的,却走出了比大多数健全人还要绚丽的风景。


编辑:张馨予  审核 :新闻总值班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