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出彩河南人】把耳朵练成“听诊器”的工程师谢春华

2018年09月05日11:10

来源:大河网

前言:

  新时代,新征程,新担当,新思想,新气象,新作为,新矛盾,新使命,新目标,新辉煌……

  来到戊戌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走进了一个波澜壮阔、风云激荡的新时代,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了新蓝图。

  40年春秋弹指一挥间,40年卧薪尝胆谋发展,40年艰苦奋斗沧桑巨变;40年锐意进取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0年与时俱进彰显中国力量;40年拥抱世界积极作出中国贡献;40年改革开放改变中国、影响世界!

  对于河南来说,一带一路、高铁、城市群、航空港、生态、新农村、古村落、新农合、一卡通……熟悉的关键词跃然纸上,承载着浓浓的乡愁,我们从中能感受到改革开放40周年的荣光,更能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崭新气象。

  天道酬勤,春华秋实;我们坚信,中原会更加出彩,中国梦就在眼前;奔跑吧,河南,加油,中国!

  大河网礼赞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策划——《豫出彩——中原谱新篇 今朝更好看》,今天推出【争做出彩河南人】之《把耳朵练成“听诊器”的工程师谢春华》。


  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 实习生 何诗弦 魏呈)“1号线0133车2车车底有异响。”9月3日8时许,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以下简称轨道公司)车辆中心工作群里就传来谢春华发来的消息,收到消息的检修人员知道,谢春华在上班的地铁上又“看车”去了。早高峰时段地铁车厢内比肩接踵,人声嘈杂,谢春华却能发现车辆有无异常状态,可谓是“身怀绝技”。


  科技创新成果屡获大奖

  谢春华人称“谢老”,曾经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机务段的一名首席工程师,现担任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车辆中心副主任,从事轨道交通行业34年来,先后获得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交通劳动奖章、河南省交通运输工匠人物等荣誉,是轨道交通行业当之无愧的车辆专家。

  1984年,谢春华大学毕业后,到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机务段工作。先后负责机务段计算机推广应用管理、技术科机车电子电器技术管理、机车技术改造管理、机车检修技术管理及段技术科的管理工作,于2005年被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机务处聘为“机车专家”,在全局机车检修管理系统享有较高声誉。

  谢春华从事轨道交通行业34年,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待技术精益求精,主编了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的《6K型电力机车》一书重要章节,自主设计了“制动电阻防烧损电路”,彻底杜绝了6K机车制动电阻带因通风机、接触器故障发生惯性烧损问题,减少损失近千万元。先后在全国一等期刊上发表《6K机车防放飏电路的改造》、《SS4、SS6机车快速启动预备保护控制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多篇重要论文。


  坐遍北上广深地铁 只为把最好的地铁“搬”到郑州

  2008年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成立,郑州市地铁建设拉开了序幕。由于没有建设经验,可谓是“一穷二白”,急需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开辟地铁建设这块“处女地”。

  谢春华得知消息后,决心为郑州地铁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2009年,谢春华正式到轨道公司上班。而摆在谢春华面前的第一件事便是筹备郑州地铁1号线车辆的采购工作。

  可能有人会说,采购机车有什么难的,不就是拿钱都能买吗?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还是个技术活。郑州地铁1号线作为郑州市首条地铁线路,车辆采购马虎不得,有着多年轨道交通经验的谢春华深知,车辆生产周期长,采购费用高,车辆生产质量直接影响乘客的乘车体验,他和采购团队成员们需要慎之又慎。从项目立项到编写招标文件,从部件选型调研到合同谈判,从设计联络到车辆主要部件首检,谢春华和最早的几位工程师都是 “白手起家”。

  在编写招标技术文件时,谢春华在借鉴其他成熟地铁公司经验基础上,他提出采用全车LED照明、制动电阻地面化等举措,形成具有郑州地铁特色的招标文件。

  在进行部件选型时,谢春华和他的同事一边查阅资料,一边了解北上广深等城市是如何进行部件选型的,为了确定更美观、更科学合理的空调回风方式,谢春华和他的同事兵分几路,去上海、广州等地调研。在2010-2012年间,谢春华不管到那个城市出差,都会把那个城市地铁坐个遍。“我想看看人家的车有哪些长处,在我们车辆设计阶段尽可能地去学习人家的优点。”谢春华说。

  在谢春华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1号线的车辆采购工作顺利完成,在郑州地铁车辆招标采购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郑州市民方便、快捷的出行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带领工作室团队攻克多道难关

  谢春华热心于年轻技术人员的“传、帮、带”,平时经常与年轻技术人员探讨技术问题,无论是与青年技术人员签订培养合同,指导他们开展技术攻关活动,还是对技术人员梯队的建设培养,他都默默地做出了奉献和技艺传承。

  “今年1号线首列车架修期间,面临众多的技术难题,我们每周都会把谢老“捞”过来为我们答疑解惑。” 轨道公司车辆中心质量工程师陈晓亮说。

  2017年,运营分公司首批创新工作室中以谢春华名字创办了谢春华工作室,以“学技术铸工匠精神、展技艺锻车辆品质”为初衷,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抓党建促生产,通过工作室优势,谢春华将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倾囊相授,大力培养车辆精英人才,通过疑难故障攻关、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措施来提高部件可靠性,提高车辆使用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将很多复杂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

  郑州地铁1号线55列车共计有2600多个车门,每天开关次数达几千次,由于开关次数多,如何降低车门系统故障率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面对这样棘手的情况,谢春华凭借着自己对于车门系统前沿技术的研究,萌生了一个想法,是否能通过当下成熟的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来预判车门故障。

  谢春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车门工程师,工程师通过一系列调研,最终论证了这一想法是可行的。谢春华的想法变成了现在的电客车设备健康管理系统(EHM),已经在地铁1号线装车试运行。这套系统可以通过无线传输实时在线监测车门状态,并可以及时对车门故障进行预警,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也降低了维修成本,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除了电客车设备健康管理系统(EHM),谢春华工作室成立以来,在谢春华的指导下,组织开展了修程修制研究、闸瓦国产化、受电弓状态及车顶异常动态监视和预警系统、城轨列车综合监测预警预警系统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涵盖了牵引、制动、转向架等地铁车辆各关键系统,为郑州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谢春华带领下,谢春华工作室解决的重大问题涵盖了牵引、制动、转向架等地铁车辆各关键系统,电客车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总故障率降低了89.1%,各项运营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和公司目标。


编辑:史海山  审核 :新闻总值班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