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贤院士:做国家腾飞的“推进剂”

2019年05月06日16:04

来源:大河网

  【导语】近段时间,一条捐赠新闻让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走入人们的视野。他默默投身科研近70载,是公认的我国火箭推进剂的创始人之一,我国聚氨酯工业奠基人之一。到了鲐背之年,他捐出了积攒下来的300万元用于设立博士创新基金和困难帮扶基金。他就是我国著名化工合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

  这是今年6月8日,李俊贤院士和老伴丁大云,向所在的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捐赠、设立基金的现场。

  【现场音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俊贤(捐赠现场)

  我和老丁希望能为我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以及离退休困难职工帮扶尽一份心。院党委成立了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相信他们能用好,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说起李俊贤,很多人并不熟悉。但说到中国火箭升空,卫星、飞船发射,那是无数国人的骄傲,而李俊贤就是幕后的功臣之一。上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研制“两弹一星”,火箭推进剂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推进剂,就相当于汽车没有汽油。当时,苏联专家已经撤走,在资料不足、经验缺乏的情况下,李俊贤和团队全靠自己反复试验摸索,最终成功研制出特殊燃料偏二甲肼,建设了中国第一套制备偏二甲肼装置。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使用着偏二甲肼推进剂,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

  【采访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俊贤

  那个时候,一般见到面不谈困难,谈什么呢?大家就是说完成没有完成啊。主要的就是想怎么样把这个国家急需的东西搞出来。都希望越搞快越好,为国家争口气。】

  为国家争口气,怀着这样一个朴素的心愿,李俊贤投身科研近70年。他研制的鱼雷推进剂、“万能塑料”聚氨酯等一项又一项重大科研成果,解决了国家发展之急需。

  今年已经90高龄的他依然在工作,虽然老人身体已经不再硬朗,他和老伴儿还想为国家做最后一点事儿。

  【采访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俊贤

  我最关心的是我们的人才,因为新的年代(时代)了,现在是在非常好的基础上,(但)现在的任务,我感觉要比从前更难,要有紧迫感。我希望培养博士,发挥他的充分的作用,能够把我们的整个事业,能往前拉一步。】

  为此,他和夫人一起,以普通共产党员的名义捐出了积攒下来的300万元。这个消息让很多人感到震撼,在大家的印象里,李俊贤生活极其简朴,老人看文章时,习惯拿着尺子划重点,但仔细看,这尺子不过是他的一张嘉宾证;这是他的卡包,实际上是一个用过的药品包装袋,他说大小刚好装下他进出办公室的员工卡;他的家被大家笑称是旧家具博物馆。

  【采访 李俊贤院士的夫人 丁大云

  这就是最老的一个床,从青海搬下来的,还有这个缝纫机也是,跟了我用了多年,我一直在现在还在用它。有时候补点东西,哪个衣服哪坏了,我也把它补一下,它能用,完全能用。】

  一生至简至朴的老人,为了国家需要却能倾囊而出,无论是青春年华,还是生活积蓄,在他的心目中他一生就要做国家腾飞的“推进剂”。

编辑:娄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