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印记·党的奋斗足迹在河南|人民胜利渠:引黄灌区的一面旗帜

2019年06月18日08:21

来源:大河网

  □河南日报记者 卢松

  今年“三夏”,豫北大地喜获丰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胜利渠引来黄河之水,灌溉农田、滋润庄稼。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党中央就决定在黄河下游修建引黄灌溉济卫工程,造福人民。1950年10月,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制完成了《引黄灌溉济卫工程计划书》。次年,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6月14日,记者走进武陟县嘉应观,看到这里至今仍保留着治理黄河指挥部旧址,房间内摆放着引黄灌溉工程示意沙盘图,以及当年治理黄河时用过的物品。焦作市委党史研究室综合科科长孟小柱介绍,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副部长张含英及苏联首席水利专家布克夫·沃洛宁都曾来这里指导引黄灌溉济卫工程实施。

  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1952年4月12日,引黄灌溉济卫一期工程在位于武陟县嘉应观乡秦厂大坝的渠首举行放水典礼。十里八乡的人们拥挤在渠道边、闸桥上,翘首以待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孟小柱介绍,受现场群众热烈情绪的感染,时任平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罗玉川提议:“将引黄灌溉济卫工程改为人民胜利渠吧!”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引黄灌溉济卫工程被正式命名为“人民胜利渠”。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当年10月31日,毛泽东主席亲临人民胜利渠,视察渠首闸、总干渠、灌区和引黄入卫处,并在渠首闸摇动启闭机将闸门升起,滚滚黄河水流入华北平原,担负着农业灌溉、土壤改良、城市供水、济卫补源、水力发电及排洪泄涝等重要职责。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工程,掀开了开发利用黄河水沙资源的新篇章。”人民胜利渠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后,黄河中下游沿黄区县引黄工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

  人民胜利渠的兴建,打破了外国水利专家“黄河无法治理”的论断,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曾吸引了3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联合国官员、水利专家、外交使团等,来此参观、考察。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发展,人民胜利渠如今覆盖了新乡、焦作、安阳三地11个县(市、区)57个乡镇。数据显示,自1952年开灌以来,人民胜利渠累计引黄河水380多亿立方米,实现社会效益400亿元。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