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记忆·兰台寻宝”系列之揭秘焦作市档案馆馆宝:群英水库建设档案里的永恒初心

2019年08月27日07:43

来源:大河网

  群英水库建成加高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砌石溢流拱坝。(焦作市档案馆供图)

  如今群英水库被规划为峰林峡景区(焦作市档案馆供图)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郭兵实习生李谢雨通讯员王雪萍

  1968年11月至1971年7月,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焦作原郊区(今山阳区)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在巍巍太行山的悬崖陡壁上,跨涧穿洞、盘崖绕峰、修库筑坝、凿山引水,建成了一座库容2000万立方米的水库。水库大坝于1976年进行了加高,坝高达到100.5米,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砌石溢流拱坝。

  这座创造了世界之最的水库,是焦作郊区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硕果。因此,在水库建成后,被命名为“群英水库”。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水库修建时轰轰烈烈的开山建坝场面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群英水库的历史成就和建设者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则永远留在焦作人民心中,不可磨灭。在大河报和河南省档案馆联合发起的“新中国记忆·兰台寻宝”活动中,焦作市档案馆保存的群英水库建设档案被推选为该馆的镇馆之宝。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焦作市档案馆,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创世界之最,群英水库解决三万余人畜饮水难题

  焦作北部沿太行山一带自古缺水。新中国成立前,人们只能挖水窖、泊池,靠天吃水,一遇旱年,就不得不翻山越岭、远道取水,或远逃他乡,艰难求生。新中国成立后,为彻底解决生产生活用水困境,市委决定:以郊区力量为主,向修武、晋城交界处的卫河支流——大沙河进军,引沙河水入焦。

  1968年9月起,郊区开始组织领导、技术、群众三方面力量,到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太行山深处找水源、选坝址。经过艰苦的实地勘测和精准的技术评估,根据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确定了水库大坝的坝段,根据坝址处地形条件、筑坝材料来源及施工难易等,确定了砌石溢流拱坝坝型。这种坝型不同于砼拱坝,全部由块石砌成,既便于就地取材、节约成本,又易于群众掌握。

  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成功攻克了帷幕灌浆、高空索道运输、夏季度汛、冬季防寒等一个个技术难题,加快了工程进度,提高了坝体砌筑的质量。

  自1968年11月18日动工,至1971年7月3日完工,群英水库建设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动员民工4500名,挖沙卵石6万立方米,砌石13万立方米,浇灌混凝土5.55万立方米,总投资1500万元。水库总库容2000万立方,可灌溉土地6万~8万亩,保证了北部沿山地区三万余人畜和部分厂矿企事业单位用水,并大大减轻了大沙河洪水对焦作、博爱等地的威胁。为提高防洪标准,1976年又将原来95米高的水库大坝加高至100.5米,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溢流砌石拱坝。

  焦作市档案馆保管利用科副科长张燕介绍,大坝建成后,国家水电部专门派飞机来航拍,并将其编入《中国拱坝》图集,航拍照片在巴黎、伦敦的博览会上展出;在西班牙国际大坝会议上,中国水利学界泰斗张光斗专门做了介绍。群英水库大坝创造了世界第一。如今的群英水库已被规划为峰林峡景区,作为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五大园区之一,和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青龙峡一起,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这些照片如今还保存在焦作市档案馆里,与群英水库设计和施工图等一起组成群英水库建设专题档案,成为焦作市档案馆馆宝。

  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人民是群英水库建设的英雄

  由于处困难时期,群英水库的修建过程异常艰辛。没有多余的粮食,人们每天自带一斤口粮上山;施工设备奇缺,人们就自备镢头、铁锨;遇有工伤疾病,就由公社医生在工地上就地治疗。粮食不够吃,就拔点野菜煮挂面;没地方住,就在山壁上挖窑洞,在平地上搭窝棚。这样艰苦的条件,没人叫苦,也没人退缩。开挖坝基时,人们用肩膀一筐一筐把石渣从坝基抬出;为了开路,人们悬在百十米高的半空中打眼、放炮;运料上山时,人们冒着酷暑和严寒,弯腰、蹬腿、走上坡,任拉绳深深勒进皮肉。

  在后方,全市各有关单位无私协助。两年多的时间里,郊区十八万人民从他们自己标准极低的口粮中挤出了400多万斤粮食供应建设一线,供电、运输、医疗、文化等系统在能力范围内给予最大力的支援。

  群英水库的现场总指挥赵中山,身患癌症却瞒着所有的人,吃住在工地,亲自组织、坐镇指挥。最危险、最艰苦的工作都是他带着共产党员们冲在最前面。由于过度劳累,水库竣工后不久,赵中山同志就病逝了,年仅五十岁。

  水库建设最主要的设计师刘文华(又称刘维华),夜以继日地在水库上上下下勘察指挥,查看资料,计算数据,由于得不到营养补给,耗尽了精力和体力,多次晕倒在工地。1976年大坝加高时,刘文华躺在病床上,手上扎着针头,每天仍绘图到深夜。从1968年至1976年八年多的时间里,刘文华坚持完成了“群英水库”的全部设计和施工。因成绩卓越,他获得了1978年国家水电部“先进工作者”称号,又因积劳成疾,他患上严重的肝硬化,于1980年3月23日病故。

  “如今峰林峡令人惊艳的山水奇观,是群英水库大坝的修建而造就的,在人们陶醉于湖光山色的同时,不应忘记当年那些为水库修建做出过贡献的人。以赵中山、刘文华为首的指挥者和设计人员,为水库的修建夙兴夜寐、呕心沥血。近五千的大队社员、下乡知青以及村民在这里流血流汗,50人致重伤残,21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丰功伟绩值得后人永远纪念”。焦作市档案馆保管利用科副科长张燕说:“群英水库的建设展示了焦作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群英水库建设档案在新老档案人手中接棒传承

  群英水库修建之时,正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水库档案没能集中管理。一部分资料被当时的领导及设计者个人保存,一部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当作废纸卖掉了,还有一部分不知所终。

  今年已84岁的李继洛老人,曾任焦作市郊区政府办公室主任,群英水库修建时任施工区机关办公室主任,亲历了那段峥嵘岁月。同时,他也是一位老档案人,曾于焦作建市之初在市委档案处工作,多年来始终坚守档案人的使命。对于群英水库建设档案没能得到妥善保存,老人始终耿耿于怀。

  2014年起,李继洛与当年一同参与水库建设的三名老友组成了志愿者小组,要将群英水库修建的档案资料收集齐全,永久保存。为此,他们四处奔走,多方打听,通过种种渠道联系当初参与建设群英水库的人。每每得知水库建设资料下落时,李继洛就立即与焦作市档案馆联系,协调征集事宜。在他的努力下,大批被尘封了多年的群英水库建设资料永久存入了档案馆。

  李继洛虽已年至耄耋,但眼不花、耳不聋,思路清晰、声如洪钟。说起群英水库建设的场景,他如数家珍,群英水库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数字和时间节点,都深深印在他脑海中。提到曾经的往事,老人几度哽咽泪目。“当年,民工们为修建水库付出了那么多,我为档案收集做些事情,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呢?这可能是我能为群英水库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已被保存进馆的档案包括群英水库建设工程图、资料、会议纪要等近百卷,以及一些反映工程建设的黑白老照片。为了能更全面收集群英水库建设的档案资料,李继洛依然不停地奔波着。

  焦作市档案馆副馆长和娟表示:“李继洛等老一辈档案工作者的初心,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档案人,我们一定会把群英水库档案保管好、利用好,也一定会将老档案人的精神传承、发扬好。”

编辑:史海山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