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王映胡巨成
苍山拥抱,碧水环绕,一道道梯田水塘错落有致,一排排土坯瓦房朴实静美,村头学校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天空中格外耀眼。
大别山的红与绿,在岁月的调色板上无数次糅合浸润,才化作今日新县田铺大塆的五彩缤纷。
9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田铺大塆。
那一刻,小山村走进了大世界。
山村多“创客”
身处新县这块红色的沃土,田铺大塆也沉淀着浓重的红色基因。
战火纷飞的岁月,田铺乡诞生了一代名将许世友;乡亲们曾经有过的奉献和牺牲,让村后青龙岭的苍松翠柏永远铭记。
万象更新的新时代,春风春雨让大别山区旧貌换了新颜,田铺人也在开辟着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2014年,田铺乡政府与田铺大塆村“两委”着手村庄改造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村庄道路、供水排水、人工湿地、大塘花田面目一新,原始风貌却应留尽留。两年后,村里成立三色农耕园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上海一家旅游管理公司合作,背靠青山绿水,打造“创客小镇”。
“啥是‘创客’呀?”村民们问。
合作社负责人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创客’就是这样一些人,他们想到一个‘好点子’,再用这个‘好点子’走出一条致富路。”
其实,直到村民们的老宅被一处处改造,村里如雨后春笋般“长”出一间间咖啡馆、主题商店、手工作坊和特色民宿,游客从几百公里外的大城市跑来流连忘返的时候,“创客”在村民心中的形象才真实和丰满起来。
而山村原有的价值也被相继呈现,竹编、皮影戏和茶油、蜂蜜一起,成为游客追梦的好素材。古老的田铺大塆,与市场拉起了手。
创新创意融入美丽山水,现代小店碰撞古老村落,田铺大塆把创业平台给了返乡农民和大学生,村民们既能入股分红又能在家门口打工就业,随着更多游客涌入,村民的日子也更加滋润。
2018年,游客超过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00多万元,吸纳就业12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人,年人均增收1.8万元——创造这些数字的,就是这个只有81户295位村民、367间房屋、名叫“大塆”的小山村。
乡愁载不动
虎头帽、虎头枕、老布鞋、花鞋垫……满满的“怀旧风”摆满货架,五颜六色很是好看。
田铺大塆“匠心工坊”的店主彭芳珍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打工,有一年回乡探亲,看见老家的红色游、绿色游越来越兴旺,一下子动了心思。
每一件手工绣品,都是彭芳珍向附近村的村民收购的,店里还有一位绣娘用最原始的技法现场展示,一针一线绣出了载不动的乡愁,直扑游客的心底。
“我现在特别满足!”彭芳珍说,“回家了,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开店挣钱,日子就像这墙上的‘福’字一样红火!”
竹子,又称“不秋草”,取永不凋谢之意,当地人以此为名建起竹编工艺品体验馆。
竹编手艺人余品林今年63岁,是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工艺的传承人。过去,他风餐露宿、走村串乡给人编竹器,这两年在田铺大塆安了家,用山上的竹子编出生活的美好,也编出对传统工艺那份依依不舍的情怀。
余品林身边总围着许多游客,有兴趣的人还会跟他学上两手。他将复杂的工艺进行拆解,让学习的人能够一目了然、快速入门。“俺在周围村里收了5个徒弟,尽力把这门技艺传下去,老祖宗的东西绝不能丢了。”余品林说。
创业好还乡
“老家寒舍”是田铺大塆的一家民宿。9月16日,民宿主人韩光莹特地准备了板栗、野生猕猴桃、野生菱角这些山中物产,热热闹闹摆满一桌子招待特别的客人。
习近平总书记与韩光莹一家围桌而坐,亲切地唠起了家常。
“总书记能在百忙中到我们村走一走、看一看,真是太让人激动了。”韩光莹表示,他有信心带动更多的村民加油干,共同致富奔小康。
“老家寒舍”客厅的墙上,展示着韩光莹一家的红色履历:爷爷是伤残老红军、三爷爷是红军烈士、父亲是有着46年党龄的老党员。先辈初心,韩光莹时时回望感悟。如今,他已成为村里返乡创业的带头人。
韩光莹几年前曾在韩国打工,在网上看到美丽家乡的建设画面,心里直痒痒。他索性辞去工作回到田铺大塆,投资20多万元将年久失修的老房改造成民宿,年收入近10万元。
“老家寒舍”的成功示范,让村民们放开了手脚,村里相继建起11家民宿。韩光莹牵头成立民宿合作社,建了民宿接待中心,所有民宿规范经营,统一管理,携手共赢。
“希望更多的乡亲参与进来,把民宿的规模越做越大,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生活的美好。”韩光莹说。
还是老家好啊。乡村的样貌变了,村中人口结构也悄然发生改变,田铺大塆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明显减少,返乡人员一天更比一天多。
村民许秀清开的“春临农家”,是田铺大塆的第一家农家乐。起初店里只有老两口忙活,后来生意好得“顾不过来”,流水席能开到下午三四点钟,儿子儿媳干脆带着两个孩子从外地回来帮忙,从此一家六口过起忙并快乐的日子。
“俺家原来是村里最穷的,现在成富裕户了!”许秀清爽朗地笑了起来。
沧海桑田,山乡巨变。走出贫穷迈向富裕的田铺大塆,正在把神圣的革命红和醉人的生态绿,转换为推动新时代新发展的乡村振兴实践,创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创造属于自己的美丽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