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蓝一周年】跟记者一起零距离感受“蓝朋友”的工作日常

2019年11月05日16:45

来源:人民网

  【火焰蓝一周年】雪山守护者

  编者按

  10月25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一周年主题采访活动启动。首站是云南森林消防总队。从“橄榄绿”到“火焰蓝”,这里的消防员们初心不改,面对熊熊大火,他们蹈火逆行;面对遇险群众,他们生死营救,用行动践行着十六个大字: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

  岁月静好,愿消防员们每次都能平安归来。

  玉龙雪山,纳西族人民膜拜的神山,游客们的打卡圣地。

  从私心讲,丽江市森林消防支队玉龙大队一中队消防员张鑫不愿意看到玉龙雪山游人如织。“人多了,火灾隐患就大了,山里的珍稀植被就有被烧毁的危险。”

  私心归私心,实际中,从2012年起,每年1月至6月的护林防火期,他和战友们靠前驻防,把营区扎进雪山,守护着这片净土。

  他们因此得名——雪山守护者。

  队员们在景区巡护

  8年前他们进驻玉龙雪山

  8年前,年仅17岁的四川雅安小伙张鑫入伍,加入到武警玉龙森林大队。当时,玉龙雪山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刚三年。

  玉龙雪山植被由下到上主要为云南松林、丽江云杉林、大果红杉林和冷杉林,植物物种丰富。游客多了,火灾隐患大了。特别是每年1到6月的护林防火期,雪山地区天气干燥,稍微有个火种,就有可能引发山火。

  于是,从2012年起,每到护林防火期,作为森林救火的主力军,武警玉龙森林大队一中队和二中队的消防员们每年轮换着靠前驻防在景区,担起守护净土的职责。

  每天,他们出动3个小组在景区不同地方开展携装巡护。一组在景区大门口收缴火源火种,并发放防火宣传资料,二组在蓝月谷景区进行巡护,三组在云杉坪景区进行林火知识普及和防火宣传。

  队员们向游客发放防火宣传资料

  小组每组10人,为和游客沟通起来更自然,也为了达到更好的巡护效果,每天上午8点半出发前,领导会特意交待消防员们一定要规范用语,以免不必要的争端发生。

  “您好,您已进入景区,为了景区和您的安全,请主动上交火种。”10月27日下午,玉龙雪山景区大门口,面对不断进入的车辆,消防员们主动敬礼的同时,总会礼貌地递上这么一句。

  几公里外的蓝月谷景区,这里的水清澈见底,水底的石块都看得见,不少游客靠近湖边拍照,落水风险不小。这时,消防员们会适时地说句:“您好,这里水深,请您注意安全。”碰到吸烟的,他们也会主动上前劝阻。

  游客们大多比较配合,遇到不太配合,甚至不理睬的,消防员们会耐着性子讲可能出现的危害。“游客们基本会听。”张鑫说。

  开展破拆演练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靠前驻防以来,共有1080人次的消防员在景区巡护,他们共检查游客2877万余人、车辆540万余辆,发放防火宣传单1698万余张,收缴火种512万余个,劝阻游客熄灭烟头51万余次。

  一次次看似简单的巡护带来的效果明显:自2012年靠前驻防以来,玉龙雪山景区内未发生过一起火灾。

  当然,也有紧急情况出现。

  2013年左右,离玉龙雪山景区收费站一公里左右的面山区域突发森林火灾,山火随时可能蔓延至景区内,情况危急。看到烟火后,在大队干部指挥下,消防员们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扑救,历经三天两夜,大火终于被扑灭。“当时心里害怕,老担心火势蔓延到景区里,还好,最后控制住了。”张鑫事后回想,仍觉后怕。

  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看看儿子执勤的玉龙雪山到底有多美”

  数据堆积的背后,是这些来自祖国天南地北的小伙子们的坚持与坚守。

  巡护时,消防员们要背着各种消防装备,人均负重20公斤左右,在山路上徒步巡逻,这对消防员们的体力来说,是个极大考验。为此,他们坚持每天跑步至少5公里,增强自身体质。队伍靠前驻防,驻防点很简陋,连热水都没有,他们只能用锅炉烧水。

  白天,雪山上游客多,但下午游客散去后,偌大一座雪山,就剩下几十名消防员,形成极大反差。尤其晚上,驻防点周围万籁俱寂,不时发出鸟虫叫声,听着特别孤独。为此,大队与玉龙县图书馆签订了“图书借阅协议”,并在驻防点开设了公共阅读点,让队员们解了乏,更从书中受了益。除此之外,他们学习弹吉他、自编自演舞蹈、到附近的简易篮球场出出汗……总之,想尽办法让自己过得不乏味。

  在景区内开展救护演练

  对消防员而言,高海拔是最大的挑战。2017年,消防员张家军从老家安徽来到玉龙雪山,成为一名消防员。“刚来时,高原反应特别厉害,第一次携带装备巡逻就累吐了。”经过不断训练,张家军的高原反应慢慢没了。

  2018年10月,武警玉龙森林大队转制到应急管理系统,更名为丽江市森林消防支队玉龙大队。消防员们褪下“橄榄绿”,换上“火焰蓝”。他们的职责,从主攻扑火,转变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起初心里失落。”张鑫不避讳内心想法,“特别是换装后,很多人不知道我们这支队伍……说实话,心里不好受。”

  一次次任务中,一次次救助中,这些质疑被打破。如今,在玉龙雪山景区,再看到身着“火焰蓝”制服、踏着整齐步伐的消防员们巡逻执勤的身影,很少再有游客大惊小怪,“这是什么队伍?”

  转制意味着责任更重。一年来,除继续提高灭火技能,张鑫和战友们开始把精力放在山岳救援、地震救援等先前极少接触的救援技能上,并定期和战友们开展相关训练,以备不时之需。

  张鑫还有个想法:父母年龄不大,才50岁,可自己来丽江8年,他们怕添麻烦,从没来过自己执勤的地方,“希望他们来看看,看看儿子执勤的玉龙雪山到底有多美!”

  【火焰蓝一周年】有了火场打击乐 扑起火来更带劲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一周年主题采访活动次日(10月26日),媒体记者来到坐落于来凤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保山支队腾冲中队,感受这里的营区文化。

  展现身体素质

  灭火工具玩打击乐 提士气

  消防员们“玩”打击乐

  “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茶马古道落满战士的脚印,我们是保山的森林卫士,日夜守护着兰城的安宁……”一大早,营区训练场,伴随着一阵打击乐,10多名消防员铿锵有力地唱起保山支队队歌。

  什么?消防员“不务正业”,还玩打击乐?你别不信,真事!只不过和专业乐器比起来,他们的乐器更贴地气。

  走近一瞧,消防员们敲的是风力灭火机、水枪、油桶、点火器、二号工具(像拖把一样)、砍刀等平日灭火中随身携带的工具。“二号工具给一个基础点,砍刀和点火器负责加花……”腾冲中队二班班长郭建府说起来头头是道。

  怎么想到用灭火工具玩打击乐?时间可追溯到10年前。2009年2月,中队消防员在中缅边境灭火,打了七天七夜,大伙疲惫得很,无意间一名消防员敲了一下随身携带的工具,其他消防员跟着敲起来,没想到竟敲出节奏,大伙的疲惫感慢慢没了,士气重新振作起来。

  火扑灭后,大伙回到营地,开始研究怎样更好地把打击乐和平日的扑火联系起来。琢磨一番后,他们把保山支队队歌和打击乐结合起来演奏。别说,效果挺好。

  打那时起,大伙扑火累了,有条件时,就在火场来一段打击乐,提振士气。一直到现在,消防员虽换了一拨又一拨,可火场打击乐却像营区符号一样,传承了下来。

  在郭建府看来,火场打击乐不难学,再没音乐细胞的人学个10来天怎么也会了,说着,他继续“卖弄”起来。

  2分20秒后,火场打击乐表演完毕,围观者掌声响起。

  消防员跳起竹竿舞 建友情

  跳竹竿舞

  消防员们的才艺可不止火场打击乐,趁着围观的人多,他们又跳了一段竹竿舞。起兴时,还拉着媒体记者一起跳。

  这又有何来历呢?原来,2010年左右,消防员们去一个傈僳族村寨扑火,火扑灭后,村民们为表感谢,给他们跳了一段竹竿舞,大伙看着看着,半推半就地跳起来。

  “竹竿舞节奏明快,又容易学。”回到营区后,消防员们抽时间学起来,目的很简单:大伙扑火累了,跳一段舞,有益身心。

  原来,消防员们扑完火后很累,只想躺在火场睡觉,既容易感冒也不安全,跳一段竹竿舞,既解乏又活动筋骨,还能传承传统文化。“多好!”于是,和火场打击乐一样,竹竿舞也在营区传承下来。

  文化传承了,精神头足了,大伙扑起火来劲头更足。今年以来,腾冲中队共完成大理跨区增援灭火作战两次,腾冲猴桥镇山洪抢险救援一次,任务均圆满完成。

  “看来跳舞唱歌还是管用,你们还可以继续挖掘啊!”围观者笑着建议。

  消防员们听着,咧着嘴笑。

  【火焰蓝一周年】巡护边境线

  中缅边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邻国划定的第一条边界。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一周年主题采访活动次日(26日),人民网记者跟随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保山支队腾冲中队的消防员,巡护了一段中缅边境线。

  宣誓

  在中缅4号界碑附近,腾冲中队的消防员背着三四十公斤重的随身物品,和护林员一道,对界碑附近的便道小道开展巡逻防护。

  在边境线巡护

  路很难走,坑坑洼洼,消防员习以为常。他们说,每个季度都会配合地方相关部门对边境线进行一次巡逻防护,时间短则三五天,长则一周。

  巡护时,消防员背着帐篷、食品、随身携带的扑火工具,晚上搭帐篷席地而睡,饿了自己生火做饭。森林里草爬子(学名蜱虫)多,消防员们身上经常会有小疙瘩,经常来不及处理,又得继续巡护。

  巡护期间,消防员每天在深山里至少得走20公里,主要是对进山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对违规带入烟火的进行收缴,并对发现的烟点、火点及时处置。

  在中缅4号界碑宣誓

  说着话,1米来高的中缅4号界碑到了。擦拭界碑、描红添色、宣誓合影……满满的“仪式感”后,大伙又重新投入到巡护中。

编辑:杨剑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