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居家也要消毒 这份专家建议请您收好!

2020年01月29日16:31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除了少外出、戴口罩外,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还建议做好居家清洁消毒,主要是做好空气流通、环境和物品清洁和手部卫生,也可采用加热的方法进行物理消毒,必要时进行化学消毒。

一、房间多通风

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多通风,每天通风2次~3次,根据房间通风状况,建议每次通风15~30分钟。如果家有老人、儿童、孕妇等老弱成员,为防止他们受凉,根据家庭建筑布局和通风条件的不同,可以对居家环境轮换通风。如先让老弱人员待在卧室,关闭卧室门;打开客厅、餐厅甚至是厨房等房间的窗户和门,通风15~30分钟,彻底通风后,关闭之前打开的门窗,然后让老弱人员转移到已经通风完毕的房间如客厅;然后对卧室、卫生间等房间进行开窗通风。请根据家庭建筑布局、通风状况等具体情况选择具体通风方案。

二、家居环境定期清洁,可能受到污染时及时消毒

1.定期湿式清洁家居环境。每星期清洁家居环境一次,尤其注意手频繁接触部位如手龙头、门把手、各种开关按钮等的清洁。

2.管理好抹布。注意将卫生间、厨房及其他房间的抹布分开使用,抹布使用完毕,要及时清洗干净,晾干保存。可定期做煮沸或微波消毒,必要时可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

3.管理好拖布。建议使用可脱卸拖布的拖把拖地,并及时清洗拖布,晾干保存。必要时可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拖布。4.管理好口罩。健康民众使用后的口罩,居家时不强制消毒处理,按照垃圾分类处理即可。不建议剪碎口罩,剪碎口罩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剪刀和手部的污染,增加感染的风险。网传的“开水烫口罩”难满足消毒所需要的持续高温,不能保证消毒效果,且可能扩大污染,比如污染容器或台面,不建议使用。

三、认真洗手

洗手是一个基本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洗手更显得攸关重要。

1. 建议以下情况要洗手洗手的总体原则是在手可能被污染后,触摸清洁物品及部位前。建议以下情况要洗手:外出回家后,处理食物前,饭前、便后,处理生肉或蛋类后,收拾垃圾及扔垃圾后,触摸宠物后,接触眼、口、鼻前。

2、洗手的方法和要求流动水下洗手,“七步洗手法”揉搓,每步推荐往返揉搓不少于5次。特别要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手表和其他饰品的部位。揉搓完毕用清水冲洗去除皂液残留。

3.纸巾和毛巾的使用建议洗手完毕,用纸巾或毛巾擦干双手。用过的纸巾丢弃在垃圾桶中,不建议重复使用。建议儿童最好使用一次性纸巾,或使用儿童专用毛巾,与大人的毛巾分开。家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病人时,也推荐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单独使用毛巾。毛巾要勤清洗,并及时晾干使用,可定期煮沸或微波消毒。

四、居家消毒

1.首选物理消毒方法居家消毒推荐首选物理消毒方法,必要时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除了上述通风、清洁和洗手外,对耐热耐湿的物品或纺织品,可采用加热煮沸消毒或微波消毒,煮沸消毒时,切记将待消毒物品淹没于水面以下,水沸腾时开始计时,持续煮沸15分钟。2.化学消毒必要时,可使用化学消毒剂对居家环境、物体表面、皮肤和手等进行消毒。当有物品表面或地面被呕吐物、排泄物及分泌物等污物污染时,立即进行处理,应先用吸水力强的纸巾或者抹布直接覆盖污染物,用1:10稀释的84消毒溶液喷湿,作用30~60分钟后,清除可见污物于不渗漏的塑料袋中,扎紧塑料袋后,按照垃圾分类处理。用1:100倍稀释后的84消毒溶液或其它消毒剂溶液喷洒或擦拭受污染处,要放大消毒范围,如地面消毒时,可消毒呕吐物等周围2米的范围,消毒完毕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五、居家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提示:

1. 75%酒精消毒液。直接使用,擦拭或浸泡小件物品,擦拭物体表面、皮肤和手等,尤其适用于电子、电器设备的消毒如手机、遥控器、电脑键盘及各类电器开关、按钮等。2. 84消毒液。根据产品标签说明书进行使用,常用的居家消毒浓度为250mg/L~500mg/L,即84消毒液与自来水1:100~1:200稀释后使用。可用于白色棉织物、耐腐蚀物品及物体表面的擦拭消毒,或者小件物品的浸泡消毒,如浸泡餐饮具,30分钟。3. 手消毒剂。在手部没有可见污染时,可直接涂抹、揉搓使用,如果手部有污染时,可在洗净双手后使用,取适量手消毒剂(一般挤压或者按压手消毒剂瓶一次,挤出的手消毒剂不少于1mL),进行七步洗手法揉搓,1~3分钟后即可达到消毒作用。4. 日化用品类消毒剂。如威露士、滴露等品牌,按照产品标签说明书进行使用。5. 其他消毒剂。按照标签说明书进行使用。6. 化学消毒剂。使用时应注意 使用化学消毒剂时,注意化学消毒剂的漂白性、腐蚀性等。做好个人防护,如戴橡胶手套等防渗透手套。化学消毒剂要妥善保存,密闭瓶盖,放置在阴凉通风及儿童不易接触的位置。(尧青 刘占峰)

编辑:史海山  审核 :新闻总值班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