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中原乡村美丽底色

2020年03月08日08:23

来源:大河网

  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习近平

  王屋山下新农村。

  305万户

  2019年我省完成305万户的改厕任务,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20多亿元,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1%

  503个乡村

  2019年度全国7586个国家森林乡村名单中,我省503个乡村入选,森林乡村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河南日报记者 曾鸣 陈慧

  又是一年春来到。

  一年前的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总书记心系“三农”和乡村振兴工作,对我省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寄予厚望,激励鼓舞着亿万中原儿女。

  如果说乡村振兴是一场“大会战”,那么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就是第一场“攻坚战”。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一年来,全省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基础设施短板加速补齐,美丽乡村竞相涌现,广大农民安居乐业,放眼广袤乡村,处处都展示着新变化、新气象、新干劲。

  一幅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美丽画卷,在希望的田野渐次展开。

  “净”起来

  清清爽爽奔小康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着这件关系群众健康和生活文明的民生“小事”,明确指出“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自古厕所气难闻,如今整洁又卫生;臭坑变鱼塘,小亭可纳凉……”如今,这首打油诗在郏县姚庄回族乡群众中口口相传。内设洗手台、水冲式陶瓷蹲便器,地面铺设防滑瓷砖,掩映在树林之中的枣红色木屋,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间农村公厕。

  “以前外地人来玩,卫生间不好找。现在公厕这么美,成村里的地标性建筑了。”该乡相关负责人介绍,完成一村一景观式公厕改造后,当地还在农户家里积极实施三格化粪池式户改厕。

  在该乡礼拜寺村村民白国民家,改造完的农家厕所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异味。64岁的老白感慨地说,以前的旱厕不少是用玉米秆搭个棚,和羊圈混在一起,又脏又臭,蚊蝇乱飞。现在建了卫生间,改成了水冲式厕所,干净又卫生,老百姓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从简易粪坑到景观式公厕,姚庄回族乡厕所的嬗变也是我省推进厕所革命、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一年来,我省把厕所革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来抓,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改厕模式和改厕目标,粪污得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农村群众对改厕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据了解,2019年我省完成305万户的改厕任务,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20多亿元,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1%。今年在新建改建150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同时,我省还将持续开展农村改厕问题大排查,对已经完成改造的农村厕所逐一开展排查整改,确保质量优良、使用有效、群众满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发展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然而,困扰农村多年的垃圾、污水治理等问题不解决,生态宜居就无从谈起。

  去年10月,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现场会在兰考县召开。作为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试点,兰考提供了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一方面,为解决“垃圾围村”现象,兰考实现户有垃圾桶、村有垃圾箱、乡有中转站、县有处理设施,并引入上市保洁公司。另一方面,将镇区污水纳入污水管网,对多地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在有条件的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终端,解决农村污水治理难题。

  兰考探索形成的“政府主导、财政支持、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模式,正在我省更多地方推广。

  一年来,我省持续开展以“三清一改”为重点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部署推动了春季战役、夏季战役、秋冬战役,清理了“村边、路边、河边、田边”陈年垃圾,治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1238个,9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85%以上的县(市、区)建成全域一体城乡融合的市场化保洁机制,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

  污水治理稳步推进。我省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和经济条件较好、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选择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在城镇污水管网短期内覆盖不到、居住分散的村庄选择建设小型人工湿地等污水处理设施。在推动100个乡镇、村庄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的基础上,优先推进旅游风景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地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积极开展农村水环境治理,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全省流域重点治污工程完成和在建的达91.5%。

  新县田铺大塆古色古香的“老家寒舍”民宿

  “美”起来

  万千乡村展新颜

  如何才能让乡村变得更美更宜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走进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或许会让你对美丽乡村有更深切的感受。泥土垛墙、青砖瓦房,一座座窑洞小院错落有致。当地依据村落原有的空间结构进行规划,对遗留下来的窑洞和多处明清民居进行了修复和开发,同时绿化造林,规划田园景观,重塑生态之美。

  “村子越变越美,咱莫沟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来,在家门口创业就业,这两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莫沟村党支部书记万红举说。

  历史文化村落或古韵悠远,或景观独特,折射出乡村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构筑起人们共同的乡愁记忆和心灵故乡。

  一年来,我省致力于提升村容村貌,为广大农民群众留住美丽乡愁。在豫西北太行山片区、豫中环嵩山片区、豫南大别山伏牛山片区三个片区选择部分村落和区域作为试点,探索传承新途径,创新发展新举措,推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

  规划师下乡来。我省选派1517名规划设计师到1188个不同类型、不同特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村庄开展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力争到2020年年底,对全省有开发建设和保护修复需求的村庄全部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各地结合“四水同治”积极推进农村坑塘治理全覆盖,将荒坑废塘建成绿化盆景、荷塘、鱼塘。

  乡村田园绿起来。开展围村林建设、四旁绿化和庭院绿化,打造森林小镇、森林乡村、生态文化村,全省完成乡村绿化美化25.5万亩,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4.5%。在2019年度全国7586个国家森林乡村名单中,我省503个乡村入选,森林乡村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乡村空间美起来。加强公共空间整治,清理残垣断壁,对公共场所、主街道两侧的外墙面进行美化;加快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建设,80%的行政村公共场所等重点部位有照明;开展宅基地整治,共整治荒芜宅基地近1.6万亩;整治空落户,建设村史馆、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实现农村标准化卫生室行政村全覆盖,69.7%的村有图书室和文化站,52.4%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43.1%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

  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的基础上,我省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全省选取1300个不同类型的示范村先行先试,一年时间,所有示范村都达到了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标准,为全省4万多个村庄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发挥了示范效应。

  商丘美丽乡村一角

  “富”起来

  蝶变激发添动能

  让绿水青山长出“摇钱树”,使田园风光变成“聚宝盆”,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我省许多地方求变思变、大胆尝试,把美丽转化为生产力、竞争力,绘就村美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画卷。

  “老家寒舍”是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的一家民宿。民宿主人韩光莹常常会把自家摘的板栗、野生猕猴桃、野生菱角摆上桌子招待客人。2019年9月16日,在河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同韩光莹一家围坐在一起亲切交谈。

  几年前,韩光莹曾在韩国打工,在网上看到美丽家乡的建设画面,心里直痒痒。他索性辞去工作回到田铺大塆,投资20多万元将年久失修的老房改造成民宿,实现年收入近10万元。“老家寒舍”的成功示范,让村民们放开了手脚,村里相继建起11家民宿。

  “总书记说,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我希望带着更多的乡亲参与进来,把民宿的规模越做越大,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生活的美好。”韩光莹说,“总书记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优势、做法。我们一定会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保护利用好家乡的森林、温泉和山花,努力实现景美人富。”

  因为山美水美,许多摄影师走进田铺大塆,流连忘返。日子久了,韩光莹家成了“摄影师之家”。从迎春花开,到桃花开、樱花开……一年四季,这里游人如织,风景如画。

  不只是韩光莹家,卖手绣鞋垫的“匠艺工坊”、卖竹编的“不秋草”店、卖蜂蜜和豆腐乳等土特产品的“田铺伴手礼”店,20多家创客店纷纷涌现,各具特色。2019年,田铺大塆接待游客63万人次。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新县百姓的心中扎下了根,保证不挖山、不砍树、不填塘,保持76%以上的森林覆盖率,是他们对大山的承诺。百里绿色画廊、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大别山露营公园,一个个生态旅游项目落地,助推着当地乡村振兴。古老乡村、红色经典、绿色生态,在此交相辉映,共绘小康图景。

  中原大地,像新县田铺大塆这样的变迁比比皆是。在民权,7万亩天然森林氧吧,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在鄢陵,群众发挥生态之力助推乡村振兴,从一丛绿林、一片花海中挖出了金山银山……用“绿色”生“金色”,我省不少乡村走出了致富新路,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的幸福愿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既要坚守生态环境底线,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发展,又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让生态环境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深入实施,我省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美丽乡村催生了“美丽经济”。近年来,全省相继涌现出了信阳郝堂村、焦作莫沟村、三门峡北营村、安阳庙荒村等一大批美丽乡村,促进了乡村旅游业发展。

  环境好了,农村更具吸引力、农业更具竞争力。我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呈现良好态势,生态观光、休闲体验、农村电商等新产业蓬勃兴起,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近三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一直高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

  绿色,是乡村振兴的底色;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亿万农民的生态宜居梦想,正是中国梦宏大叙事中最朴实、最动人的那一部分。

  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河南乡村正在“净起来”“美起来”“富起来”,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中原大地还将谱写出更多山水田园相依、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篇章!

  本版图片均为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