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归来记者说⑨|武汉采访二三事

2020年04月25日08:14

来源:河南日报

  战“疫”名片

  刘栋杰是大河报记者,他是河南及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第一批派往湖北武汉报道组成员之一,主要采访的范围是武汉封城后的情况、河南支援武汉医疗队在武汉的情况等。

  武汉采访二三事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栋杰

  从大年初六(1·30)到3月28日返郑,我和我的三个同事在武汉待了58天。

  “二”是两个第一次,是自己印象深刻的事儿,“三”是三个想不到,是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一次和新冠重症患者零距离

  2月12日,前来支援的河南医疗急救转运队同意让我们跟车体验病人转运。

  出发前,医生再三强调:坐驾驶室安全系数高,但中途不能下车,因为驾驶室是清洁区,120急救车司机不带眼罩,我们下车再回驾驶室,司机就容易感染。如果中途从驾驶室下车,就必须和病人一起坐到后面。

  坐到驾驶室里去拍摄,角度太受限,我决定中途下车。

  在青山区的一个社区门口,20名重症患者,分别坐上了五辆120转运车,当天,要把他们转运到雷神山医院。 “啪”,车门被关上,车厢里只能听到一位女患者用吸氧的大口呼吸声,还有一位患者,大概是不想暴露在镜头里,一直拉自己的帽子遮脸。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我们去哪儿?” “还要多久能到?”“要死了。”有人焦虑起来,不停地问,“快到了”、“不会死,要去救命了”,随行的潘大夫一直安慰他们。

  这是我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新冠肺炎患者,还是重症,好在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紧张了几分钟后,我细细打量起他们,可怕吗?虽然口罩遮住了他们的脸,但他们看起来就像是自己的邻居,只是气色不好,情绪低落罢了。

  那天之后的几天里,早上一醒,我都是先摸摸额头,看看自己发烧没,打这天起,自己算是克服了心理障碍。

  第一次觉得事实是“复杂的真”

  3月13日,武汉四院古田院区,这是河南首批医疗队定点援助的病区,也是我们去的最多的病区。那天,是他们来的第五十天。

  拍完,和医护聊,一名护士告诉我,他们大年初一夜里十一点多接到通知要来,自己没多想就报名了,甚至没想过能不能活着回去,就觉得那是自己的责任。突然,另一位护士说,某地援鄂护士编制问题解决了,她瞬间就沉默了,扭过头对同事说,她在医院干了13年了,如果自己的编制也能解决就好了。

  那一刻,我有些意外,什么是真实?无畏担当是,对身份的渴望也是。

  疫情期间,单单是我们报社的疫情报道群里,每天都有几十、上百条相关的新闻产出。互联网上,关于疫情的消息更是铺天盖地。

  事实是复杂的真,作为记者,我们的责任是凝聚人心,讲好河南人在武汉的抗疫故事。我在现场感受到的,是一个个普通人人性的善和热情被最大地激活,大家只想为疫情的早日终结尽份自己的力量。

  三个想不到:

  1.想不到用vlog的形式

  我们初到时,武汉还是处在一种混乱的状态,医疗资源遭到了挤兑,医院里一床难求,发朋友圈求关注、通过熟人找医生……很多病人都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就医、住院的诉求。

  此时,微博上“蜘蛛猴面包”的六集vlog正在网上热传,他以一个武汉青年的视角、拍摄了封城后的景象、采访了武汉的市民、志愿者、快递小哥,甚至患者家属,原汁原味、及时、丰富向外界展示了武汉封城之初的样子。

  vlog这种第一人称视角的视频,看似有些业余,在传播上却简单有效,优势在于拍摄制作简单,节约时间成本,方便及时推送,而且第一人称增加了可信度。

  之前的新闻报道中,vlog这种形式多是花絮,幕后。正式的报道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

  2.想不到用人物肖像的表达

  新闻人物的肖像一直是新闻摄影的一种表达形式,也是我较擅长拍摄的一种方式。

  但是这次,南都将其拍到了极致、也传播到了极致。

  2月13日,南都记者钟锐钧拍着的一组名为“疫•痕”的照片,那是十多张在湖北抗疫一线的广东医护人员摘下口罩的瞬间。

  相同的景别、相同的光线、相同的构图,让这组照片形式上高度统一;

  长时间戴口罩在脸上留下的印痕和每个人坚定、乐观的眼神、神态,这样的反差,让这组照片在内容上感染力强烈。

  2月16日,广州塔、猎德大桥、海心沙等广州地标,连同东莞、佛山……这些地级市的地标建筑,轮播了这组照片,刷屏。

  肖像摄影在新闻中的运用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儿,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生活》杂志就把这种方式定为图片故事的八种语法之一。新闻人物的肖像还是荷赛、金镜头等国际、国内新闻摄影比赛评选的一个重要类别。但,及时、系列的拍摄,只有他做到了,后来者只是步人后尘。

  这件事给我两点体会:

  ①肖像表达的这根弦要绷紧,尤其是灾难性新闻,涉及的群体人数多,而且很多都是一种非正常的状态,更适合用这种形式上高度统一的表达方式。

  ②采编前后方提前沟通策划,把传播效果做到极致。

  3.想不到雪天、晴天都能刷屏

  2月15日,武汉下雪了,还不小。这是2020年武汉的第一场雪。我拍了一些防疫人员雪中工作的照片。

  没想到,第二天,一条“航拍雪中的武汉”被人民日报的微信订阅号推送后刷屏。

  第二天,放晴,一条晴空下武汉航拍,后期和雪景剪在了一起,再次刷屏。

  天气的变化,给事件带来的氛围感,显得格外重要。

  3月初,梨视频推送的抗疫纪录片《女儿•社区》中,第一镜就是雪中的武汉长江二桥,辅以情绪指向性较强的背景音乐,提升了开场的代入感。

  武汉,作为抗疫的主战场,风雨阴晴都是新闻,天气对事件气氛的渲染作用甚大,真的是大意不得。

  目前为止,纵观整个疫情期间,专业人员拍摄的刷屏视频有这么几次:

  1. “蜘蛛猴面包”的系列vlog(1月23日始);

  2.湖北广电的《武汉莫慌,我们等你》(2月4日);

  3.环球时报《深夜转运这一幕,让中央指导组震怒》(事件性报道)(2月9日);

  之后Figure《在武汉》、时尚先生《重症区六层》、梨视频《决战武汉》、新华社《英雄之城》、人民日报新媒体推送的《生死金银潭》……纪录片渐渐多了,在新闻人物的选择、深入程度、叙事的复杂程度上,都做的非常好,但个人感觉,传播力度却没之前的几条广,一是武汉的视频渐渐多了,失去了新鲜感;第二,切入点和叙事方法变化不大。

  倒是湖北广电《阳台上的武汉》,选择了阳台这个巧妙的角度,让人印象深刻。街道封了,社区封了,阳台成了家里人和外界能联系的唯一地方,武汉广电的记者把人从屋里喊到阳台,用阳台上的生活展示武汉人的日常,显得很用心。

  今天是回来的第三周,回想起来,还是佩服报社领导的对新闻的敏锐判断,从大年初二就张罗着让我们随首批医疗队去武汉未果,到大年初五下决心不随医疗队,报社派车出发,当时,河南还没有媒体派记者到武汉,全国也鲜有地方记者到武汉,这个决定,需要勇气和担当。

  “此行不易,努力做到身到、心到,和武汉人民共情,才不枉这次的艰难”,出发后,报社副社长王泽远发来的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做出有温度的报道。

  武汉是抗疫的主战场,也是我们践行新闻“四力”的主战场,感谢报社领导的信任、后方同事的协同合作,让我们几人有机会出现在武汉,和全国的媒体同行在一起,记录下这个特殊的时期,这注定是我新闻生涯中一段宝贵而难忘的时光。


编辑:臧小景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