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归来记者说⑪丨珍惜当下 才能对得起这来之不易的伟大时代

2020年04月27日12:20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抗“疫”名片:

  杨晓东是河南日报地方记者部记者,今年1月21日回武汉探亲,1月23日武汉封城,1月26日河南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杨晓东就地转化为“战地”记者,跟踪采访首批医疗队60天,让全省人民第一时间了解到医疗队的工作状况和精神状态,刊发了《我们来就是要打硬仗的》、《她是报春人》、《谢谢你们给了我生的希望》、《英雄的模样》等有温度、有真情的稿件,有力传递了豫鄂一家亲的深情厚谊,在汉期间,还担任报业集团武汉前方报道组临时党支部书记。

  珍惜当下 才能对得起这来之不易的伟大时代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晓东

  整理武汉的记忆,是一件稍觉沉重的事,特别是要回忆细节,难免有所伤感,但在这个微风轻扬的春天里,重新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欣慰。总结在武汉期间的感受,主要是三个鼓舞。

  ▲3月26日跟随河南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乘坐高铁返回郑州

  第一个鼓舞就是,被报业集团党委的关怀所鼓舞。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最绝望的时候,社长、总编等领导,隔两天就打过来一个电话,或者发一个微信,让我在绝望和焦虑之中,感受到拯救的力量。疫情最开始的时候,武汉一直是阴雨连绵,阴森恐怖,真是一种黑云压城、大难来临的感觉,特别是在封城封路的情况下,在坐困愁城的情况下,那种感觉就是待宰的羔羊,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力量。所以,当领导和同事给我鼓励的时候,就像一束光,照在我的心里。有几天,武汉的天气很明媚,窗外粉红的茶花开的正浓妍,但院子里却寂静的出奇,任由阳光任意挥洒,却没有一个人敢走出去,那时候就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够带着孩子出去爬爬山、呼吸大自然的芬芳,看看孩子恣意的欢笑打闹,最简单的事情一下子变得难以企及,心中常常怅然若失,就想起秦丞相李斯的那句话:“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可复得乎?”我也总在想,什么时候能带着孩子去看看长江,看看黄鹤楼,“可复得乎”?就是在这样绝望的时刻,在我们物资最紧张、最缺乏的时候,社长3次安排集团医疗办寄来药品和口罩,刘总协调新华社湖北分社,一次给我们几个人协调了一大箱子一次性口罩和20多套防护服,省委宣传部新闻处也和湖北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帮我们协调防护服和口罩,这都让我们心里充满温暖,也让我们在武汉前线备受鼓舞。

  ▲3月26日离汉前与武汉志愿者合影

  第二个鼓舞,被身边战友的职业精神所鼓舞。我、李凤虎、刘晓波、王铮等记者,各固定跟随一支医疗队,大河报李岩他们4个人是机动,大家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让人特别感动。李凤虎理了光头,刘晓波孩子在郑州住院却无法返回,特别是李岩他们,因为没有跟随固定的医疗队,武汉的商店和超市关门,他们有时候风餐露宿,经常一连几天吃泡面。有一个事情还让我和凤虎惊心动魄,李岩、刘栋杰他们为了拍一个视频,在武汉社区转运重症病人的时候,穿着简易防护服,和七八个重症病人坐在120急救车的后车厢里,待了大概2个小时,那是密闭空间。为此,我和李凤虎知道后,担惊受怕了好多天,唯恐他们感染,但是我们又非常矛盾,因为他们的职业精神是可敬的。但面临的风险也是极大的,因为我们没有专业的防护设备,医疗队有专业的感控人员、有一整套消杀流程,但是我们没有,如果我们当中有一个人感染了,是无法向集团和战友家人交待的。我们又经常跟随医疗队采访,和医务人员接触,万一因为我们,感染了医疗队怎么办?甚至影响全省支援武汉的大局。这次回来的时候,我想跟着李凤虎第二批医疗队提前走,但他们没同意。李岩他们想跟着我这个首批医疗队走,医疗队也没有同意,就是为了减少外来风险。我们前线记者也尽量减少见面,凤虎刚来的时候,说,“精神压力太大了,晓东啥时候你能不能送两瓶酒过来,晚上写稿子累了可以喝两杯减减压”,又过两天,凤虎就说,“你别送了,风险太大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完成任务,一方面要做好自我防护,但最后的结局是比较圆满的,我们完成了集团交给的任务,首批医疗队返程那天,省领导点名表扬了张卫青、李俊姗等几个人,都是我们最先报道关注的,河南日报前方记者共采写了大概200篇左右的报道,另外省委宣传部新闻处也直接给我们也布置了不少任务,我们都完成了。

  ▲4月8日解除隔离后与医疗队同志合影

  第三个鼓舞,被医疗队的奉献精神所鼓舞。如果我们是幕后英雄的话,医疗队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是离病毒最近、帮助病人最多的人。这里有两个细节,一个是河大淮河医院的董凯,他出发之后,给媳妇打电话,说,“银行卡放在冰箱的上面,如果回不来了,就照顾好爸妈和儿子”。还有一个,郑大五附院的李小乐,病人去世了,尸体已消毒处理,放到装尸袋里了,但病人家属想要病人的手机,当时李小乐在清理尸体时没发现有手机,他就壮着胆子,把尸体袋打开,好容易在病人脖子底下,找到了手机。这都是很震撼人心的。一个队员说,把恐惧变成勇敢,是人生中非常光彩的一面。所以我一直被医疗队员的精神所鼓舞着,感动着。回到郑州隔离期间,就写了《英雄的模样》这篇文章,是哭着写着,因为这些人太让人震撼了,后来这篇文章经刘总推荐,在中原风栏目刊发了,赢得了不少人的点赞。最后离开武汉的时候,心中感慨万千,我们的大巴车一出宾馆大门,武汉市民主动停车,向我们鸣笛致敬,那个时候听到代表胜利的声音,神圣也好、感动也好,都无法形容起伏若潮的心情,当我们的车走上长江大桥的时候,是最有意义的,长江是武汉的代表,万里长江波澜不惊,桥下千吨巨轮缓缓驶过,可以说武汉依然岁月静好、充满了烟火气息,几万名医护人员用生命守护的城市,又重新恢复了生机,这真是共和国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这次战疫更凸显了党的光辉和伟大,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温情和优越,凸显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生生不息战无不胜的伟大民族,凸显了在灾难面前每一个普通人所奉献的涓滴细流也能汇成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采访期间,有一个病人在出院时候说,“有时候生命脆弱如纸,但更多的时候却坚韧如山”;有的病人对护士说,“说天上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没有看到过你们的眼睛”;还有的人说,“没有你们,我都走了不知道多少天了”。我住的小区楼下,有一排银杏树,回去的时候黄叶飘零,两个多月时间,就在阳台上看着他们一点一点的发芽、变绿、变密,走的时候已经绿树成荫,生命的绿色永远给人以无限希望。无数次想起《诗经》中的那句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武汉的情景,与诗经中的场景正好相反。

  ▲离汉前医疗队与对口支援的武汉第四医院深情告别

  最后,还要感谢报业集团党委和同事,给我们的强大后盾,感谢报业集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我们在这个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发出了一点光和热,也感谢河南日报70多年来所沉茵积淀下来的精神因子,给我们提供了努力前行的强大力量。战疫之后,很多人都说要活在当下,享受生活,其实我的想法正好和他们相反,我更感觉生命的宝贵,更要用以后有限的生命,珍惜当下、珍惜生活,才能对得起,这来之不易的伟大时代。


编辑:梁倩文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