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远望
今年高考后将取消复读?近期,贵州省教育厅宣布,2020年秋季开始,禁止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之前,云南、黑龙江等省份也出台了类似规定。受疫情影响,一些考生和家长担心今年发挥不好,早早准备了“B计划”——复读,闻听此讯,心里不由一咯噔。
近年来,全国各地选择复读的考生越来越多。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调查显示,参加过多次高考的大学生占比19.91%。一般而言,复读一年成绩可提升30至50分,在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现实语境下,第一学历重要性更加凸显,导致复读大潮愈演愈烈。
高考是最公平的竞争,但复读削弱了这种公平性。除某些特殊院校和特殊专业外,复读生和应届生录取分数和报考选择原则上没有任何区别,一些复读生放弃录取机会,直接导致高校招生计划缺额,客观上也占用了他人升学机会。复读生占比越高,矛盾越凸显,多地禁止公办中学招收复读生,复读热“冷处理”,传递的信号非常明显。
一个消息可以让部分家长“宽慰”:目前,河南尚未对高中招收复读生作出硬性取消规定。但是,也有其他限制性措施。我省在《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指南》中明文规定,“对录取后不入学实际就读等造成招生计划浪费的,下一年报名参加高考将限制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量,在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允许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不超过2个。考生履行志愿约定情况将如实记入其电子档案。”2021年,河南将施行新高考,进一步削弱了“高四生”优势,再读一年,心理压力也不是谁都承受得起,对复读热不啻浇了盆冷水。
关键在于教育体制改革。复读热的背后是应试教育缺陷,多读一年甚至几年,更多是带来应试能力提升,而不是素质能力,衡水中学和毛坦厂中学便以此成名。网上有个段子:高考前几个月是你人生中知识量最巅峰的时刻,那时候的你,上知天体运行原理,下知无机有机反应,前有椭圆双曲线,后有杂交生物圈,外可说英语,内可修古文,求得了数列,说得了马哲,溯源中华上下五千年,延推五洲陆海百万千。“武功”之博杂,怕是《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也自叹不如。
事实上,很多知识点,上大学后基本无用。有教授直言,只要数学、语文学得好,就完全能修好大学任何课程。中学教育主要还应培养学生的逻辑力与思辨力,固然,服务意识、诚信、合作、组织才能等素质培养也很重要,但这些通过高考很难直接反映出来。怎样与国际接轨,更科学合理地配置中学知识点,从广度向精度转变,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依然需要努力。
当然,确有少数考生,因为种种原因 ,考砸了,有必要从头再来。这就需要改变“一考定终身”格局。未来我们会不会一年多次高考,综合评定考生成绩?如何在高校自主招生与公平录取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公办高中禁止招收复读生,私立中学却大门敞开,高昂的学费让一些寒门学子望而却步,是否会滋生新的不公?这些,都值得深思和破题。
从未来趋势看,全国范围内禁止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是迟早的事。固然,高考没有年龄限制,复读8次,连拒多所985高校,直至32岁考取清华,也是一种人生选择,但成功的道路真心不止一条,马云又毕业于哪所大学?不管怎么说,疫情后的高考马上就要来了,经历过这几个月的风风雨雨,相信孩子们都有了一颗更为坚强的心,那么“奔涌吧,后浪”,别老想着“B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