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之路丨昔日“羊肠道”如今变“玉带” 一起来为太行山中“醉美”农村公路点赞啦

2020年06月05日14:05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记者 祝传鹏

  林州多山地,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林州石板岩村更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上世纪70年代,林州市石板岩供销社职工在地形险峻、交通不便的山区,翻山越岭、走村串乡,靠一根扁担上山送货、收购农产品,用扁担架起了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孕育了艰苦创业的“扁担精神”。

  如今,连接林州市和石板岩村的林石公路如同当初的“扁担”一样,一头担着城市发展,一头担着乡村振兴,统筹着城乡经济发展。

  昔日“羊肠”小道 今成太行山“玉带”

  从林州市区驱车前往太行大峡谷景区,路面平坦整洁,一路顺畅。各种私家车、小货车都平稳快速地在蜿蜒的公路上行驶。

  全长约17公里的林石公路,如玉带般缠绕于太行山间,很多路段都成了游客热拍的“背景路”。

  谁能想到,这样的一条道路,曾经是一条山间的羊肠小道,严重制约着沿线乡村的发展。

  “我1985年回到村里时,石板岩村没有一条可行车的路与外界相通,只有条条山间羊肠小道连接各个村庄,老百姓出门赶集至少要一天时间才能翻出大山。现在只要半个小时就能到市区了!”石板岩村村支书王伏昌见证了通村道路从土路到水泥路,再到现在沥青路面的变化。

  1996年至1997年,石板岩村集全村之力修起了一条出山水泥路,当地交通运输部门又分别于2012年、2016年、2019年分路段对该线路进行改造升级,路容路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道路为傍山险路,道路外侧临崖、急弯陡坡较多,为保障车辆及行人的通行安全,交通运输部门因地制宜,路面采用改性沥青及玄武岩石子,有效降低了道路反光,提高了道路耐磨性和抗滑性;在全长17公里的道路中,设置波形护栏14余公里,局部危险性较大地段更是设置了双层波形护栏。

  如今的林石公路已成为一条配套齐全、环境宜人、景观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色长廊。“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 道路沿线以造型油松、大叶女贞、景观石、草坪等装饰元素设计的景观点,不时让人驻足欣赏原生态的自然美景。

  在石板岩镇古苍溪水畔,新乡美高一群高中生正在用画笔记录石板岩的独特风景。带队教师马君告诉记者:“这次来的学生有100多人,吸引我们的不仅是这里的美景,还有便捷的交通。”

  像这样的写生队伍在石板岩镇随处可见,林石公路修通以来,沿线及周边村庄饭店、农家乐、宾馆、写生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休闲旅游、采风写生的胜地。“这条路的发展历程正是林州市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到美太行的真实写照。”林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军明说,“我们将以林石公路为标杆,提升全市县乡道路标准,争创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市。让农村公路成为林州农村地区产业兴旺的依托、生态宜居的保障、乡风文明的载体、治理有效的代表、生活富裕的象征。”

  林石公路如“金扁担”一样,挑着城乡共同发展“

  原来这里的群众生产生活都非常不方便,因为道路曲折、交通闭塞,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必需品要靠政府(当时叫供销社)从山下城区翻山用扁担挑来,比如说化肥、种子等。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这里诞生了‘扁担精神’。”林州市石板岩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如兵说。

  近几年来,随着林石公路的修建提升,交通发展日新月异,石板岩镇的老百姓生产生活变得特别方便,而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里的老百姓都发家致富了

  “现在我们这里的花椒,山楂等农副产品成了国内外游客的‘香饽饽’,这都得益于四通八达的交通公路。”李如兵说,这也契合了习总书记所说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

  路通人兴旺、幸福奔小康。2019年年底,石板岩全镇共建写生基地、农家乐308家,中央美院等全国283家院校在石板岩挂牌写生基地,日可接待各类写生采风人员1.4万人次。写生产业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980个,帮助当地贫困人口155户276人脱贫致富,助推全镇经济快速发展。

  林石公路只是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的一个靓丽缩影,一条条农村公路就像毛细血管,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运气,让中原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据大河网记者了解,目前“2019年度十大最美农村公路网络”投票正在进行中,林州市林石公路获推荐截止时间为6月10日。有兴趣参与投票的网友可关注“@中国交通”官方微博,为自己喜欢的最美农村公路打call。

  


编辑:王亚辉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