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特刊·这一年 | 河南制造挺脊梁

2020年09月16日07:52

来源:河南日报

  郑州市民免费试乘5G自动驾驶公交。日前,郑州市郑东新区自动驾驶公交1号线开启试运行,标志着郑州智慧交通建设迈上新台阶。

  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

  ——习近平

  □本报记者陈辉

  作为工业大省,河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做强优势产业,做优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制造业全力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在逆势下挑起了高质量发展的“大梁”。

  去年至今,河南制造业在严峻的下行压力下,不仅稳住了基本盘,还努力在危机中开新局。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由负转正,扛住了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在做好传统产业提质的同时,新兴产业增势良好。今年上半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2%和3.9%;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完成3617.8亿元,同比增长51.75%,一大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正蓄积源源不断的前行动力……

  高端起舞 抢占行业制高点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郑煤机的发展,就是我省装备制造业努力攀登高峰的缩影。

  在成功研制8.8米高端液压支架的基础上,2019年郑煤机首套完全自主成套智能装备成功推广应用,成为国内煤炭行业唯一集智能、高端、成套、全寿命周期服务于一体的企业。去年以来,郑煤机国际化还取得新突破,成功进军澳洲高端市场,全面打开美国高端市场,巩固俄罗斯市场优势地位,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装备业是河南制造业第一大优势产业,如今河南的矿山装备、电力装备、盾构装备、农机装备等重点大型装备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一大批装备制造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抢占了产业制高点。

  悬臂式硬岩掘进机、城市地下空间竖井掘进机、液压打桩锤、嵌岩桩钻机,今年上半年,中信重工新“四大机”产业逆势增长,转型成效突出。2020年是中信重工科技创新强化年,公司围绕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目标,新研制的悬臂式硬岩掘进机成功下线,实现国产替代进口;高压辊磨机终粉磨系统技术工艺装备实现重大突破,成功进入钢渣制粉新领域;以兆伏级高能量工业锥束CT系统为代表的工业CT产业化发展扎实推进。

  从低端迈向中高端,从原材料升级为新材料,从补短板到上台阶,河南产业升级不停步。

  “黑色”煤企实现光伏逆袭。单晶硅电池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高纯度硅烷,你很难想象这些“黑科技”是出自头顶着“煤炭”色彩的平煤神马集团。8月18日,总投资40亿元的平煤隆基4GW高效单晶硅电池片项目全面投产,电池单片功率、电池片转换效率达到行业量产顶尖水平。

  汽车产业补上短板。7月28日,随着一辆出口到英国的右驾纯电动名爵ZS下线,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迎来了第60万辆整车下线。目前,上汽郑州已成为上汽自主品牌车型最多、产量最大的基地,通过“制造+物联网”的创新模式打造成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工厂”,推动河南汽车产业迈上新高度。

  今年上半年,全省持续实施“十百千万”企业技改提升工程,纳入省级技术改造项目库项目6430个,已完成投资3524.4亿元,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智能转型打造融合发展新高地

  我省紧紧抓住智能制造这个转型发展攻坚的“牛鼻子”,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转变。

  郑州金惠科技研发的AI机器视觉检测系统能自动识别产品瑕疵,可直接代替人工质检。

  安阳方快锅炉的工程师通过网络在线指导检修设备,开创远程运维新模式。

  焦作千业水泥的矿车司机坐在办公室就可以遥控挖掘机,实现自动开采自动装卸。

  这就是智能转型的魅力。当下,以5G、工业4.0、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正在引发一场“制造革命”。河南紧紧抓住智能制造这个转型发展攻坚的“牛鼻子”,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转变。

  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去年以来,全省上下联动,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抓标杆促示范,加快“企业上云”“两化融合”,强化基础支撑。

  今年,我省还出台加快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速推进5G网络建设,丰富拓展应用场景,培育壮大5G产业,支撑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启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宣贯,三年内要建设50个“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初步建成中西部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新高地。

  5G互联、语音控制、自动行驶、纯电驱动……宇通L4级自动驾驶巴士和L3级自动驾驶公交车U12已在郑东龙子湖智慧岛试运行超过7万公里,实现安全零事故,成为全国首条实现商业化常态运行的智能驾驶公交线路。

  5G+机器视觉监测、5G+AGV自动搬运、5G+AR远程指导……河南综合工业互联网平台今年正式上线运行,诸多5G应用场景落地赋能千行百业,中原内配、新乡化纤等一批制造业龙头企业启动了5G智慧工厂建设,企业主动提档升级布局未来。许昌5G小镇、鹤壁5G产业园等5G应用和产业集聚区正在成为吸引投资的热土。

  汉威科技传感器链条不断延伸、研发出柔性仿生电子皮肤传感器,仕佳光子登陆科创板、努力打造“自主中国芯”,黄河鲲鹏项目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服务器和PC机有了“河南造”……我省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相互赋能,有力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硬核”实力不断增强。

  绿色延链

  加快产业高能级

  绿色发展就是最好的“转型”,变粗放、高耗能、污染为集约、低碳、高效、循环发展。我省围绕推动工业绿色发展,不断加强绿色制造服务,激励企业转型绿色制造。

  “全国每三瓶可乐中,就有一瓶用的是我们生产的二氧化碳!”谈起绿色发展,河南心连心公司负责人满是自豪。这家化肥企业将废物利用做到了极致,生产过程中的合成氨原料废气经过提压、分离、提纯,变成碳酸饮料需要的二氧化碳,一年竟然能卖7600万元。

  绿色发展就是最好的“转型”,变粗放、高耗能、污染为集约、低碳、高效、循环发展。我省围绕推动工业绿色发展,不断加强绿色制造服务,激励企业转型绿色制造;持续强化服务能力,培育一批绿色发展第三方服务专业机构;探索搭建绿色制造服务平台,成立河南省绿色制造联盟,推动企业、协会、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推广绿色制造典型示范模式,引导企业向先进水平看齐,绿色发展成效明显。

  2019年,全省47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绿色工厂名单,2家产业集聚区被评为绿色园区。今年又向工信部推荐30家绿色工厂、3家绿色园区、25个绿色设计产品、9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在绿色发展的指挥棒下,曾经饱受“高能耗、高污染”困扰的安钢集团,经过环保深度治理,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全工序干法除尘的钢铁企业,吨钢二氧化硫、颗粒物、氮氧化物排放量远低于国家要求的超低排放限值标准,原本笨重的钢铁巨头全力打造“轻”产业,发展“轻”产品,构筑“轻”未来。

  河南传统产业包袱重,但在绿色动力的赋能下,通过拉长产业链实现了华丽转身。

  走进金丹科技展览室,安全无毒无刺激的水杯、奶瓶,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骨钉、医用膜,可100%生物降解的塑料袋、地膜……一件件用聚乳酸制成的环保产品特别引人注目,它们的原材料其实是玉米,先经过生物技术转化为乳酸,再进一步精深加工聚合而成聚乳酸。今年4月,打通玉米-乳酸-聚乳酸产业链的河南金丹科技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今年以来,我省还积极推动各地落实钢铁、铝、传统煤化工、水泥、耐火材料等重点行业转型发展,制定出台各行业整合提升方案;持续开展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用环保赢空间,向绿色要效益。

  未来,河南制造业将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稳定供应链、优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形成能级更高、结构更优、创新更强、动能更足、效益更好的发展新格局,努力建成全国先进制造业强省。

     【系列报道】

  河南日报特刊·这一年|牢记嘱托再出发

  河南日报特刊·这一年|“两场硬仗”一起打

  河南日报特刊·这一年|决胜脱贫收官战

  河南日报特刊·这一年|“中原粮仓”显担当

  河南日报特刊·这一年|中原唱响“黄河颂”

  河南日报特刊·这一年|党旗飘扬映初心

  河南日报特刊·这一年|民生幸福记心间


编辑:史海山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