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进百村丨糊涂面里有春秋

2020年10月13日07:44

来源:大河网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躬亿

  9月26日上午10点,嵩县德亭镇大王沟村村民王东玲开始在自家厨房的两口土灶前忙活:把泡发好的山野菜、芝麻叶、花生、粉条下锅煮熟;再把面条、玉米糁下锅煮。

  40分钟后,一锅香喷喷的糊涂面条做好了!

  “出锅前还要放上小葱和香油,这样糊涂面吃起来才鲜、才香。如果时间来得及可以多熬一会儿,糊涂面是越熬越好吃。”王东玲透露自家制作糊涂面的“秘诀”。

  每到饭点,王东玲家的农家小院里就会有游客前来品尝特色糊涂面。

  糊涂面的糊涂有两解。一是指菜品制作方法以及用料都很随意,手边有啥就用啥,做法“简单粗暴”;二是成品呈糊状,还能用筷子挑起几根面条。

  但现在,糊涂面早已“今非昔比”了,王东玲家的糊涂面从用料到做法都十分讲究。

  王东玲家院门前正中挂着一块牌匾,“特色糊涂面”。

  大王沟村可不光有特色糊涂面,抬眼看周围邻居的门前,挂着“手工馍”“烙煎饼”“豌豆面条”等美食牌子。

  “今年5月份,大王沟村依托自然风光,以中心村为重点进行全面绿化、美化等提升改造。聘请设计专家对中心村14户旧房实施改造提升,以‘特色菜’为主题进行统一设计规划,将各家各户拿手农家菜的名称悬挂在门前,建起一批示范性农家饭店、农家乐。”大王沟村党支部书记朱青吉说,为了让村民办好农家饭店,特地请来专业厨师对村民进行培训,在农家菜的基础上对特色美食进行改良,提升菜品质量。

  旧房改造后,王东玲家门前“特色糊涂面”的牌匾格外醒目,游客走到她家门前都会进院里询问当天还有哪些特色菜。

  “前几天,村干部介绍5名游客来俺家吃午饭,除了糊涂面,我还给他们炒了一盘土鸡蛋、一盘芦笋、一盘土豆丝,一共收了55块钱。今天有一家四口约好要来俺家吃糊涂面。”王东玲说,小院翻新后每天在家做农家饭就能挣到钱,对于年近60岁的她来说比外出打工轻松不少。

  “这么大一碗糊涂面5元一位,想吃几碗吃几碗,能吃几碗吃几碗,管饱!一碗糊涂面成本也就2块钱,但吃的人多,每个月我光卖饭就能挣4000块钱呢!过一阵子,俺准备把家里房间重新装修一下,让来的客人不仅能吃好,也能住下。”王东玲说。

  “6月中旬,中心村整体规划完工后,每周来大王沟村的游客约有2000人次。端午节三天假期村里接待游客近7000人次。”嵩县盐业执法大队驻大王沟村第一书记孟书锋说,在前期改造的14户农家饭店、农家乐的示范带动下,不少村民看到了家门口挣钱的可能性,下一步,大王沟村将发展农家宾馆、民宿等,提高接待能力和水平。

  把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是大王沟村关注的重点。

  不管是糊涂面、手工馍还是烙煎饼,在游客眼中都是独具特色的乡村美食,而在村民们的眼中却是一条条致富的途径。

  各有千秋的乡村美食不正是人们心心念念的乡愁吗?

  采访手记

  “地在墙上挂,旱涝都害怕,一场大雨下,要啥没有啥。”这是大王沟村村民口中多年来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多年来在大王沟村村民的认知中,只有走出山沟才能挣到钱,只有走出山沟才会有出息,只有走出山沟才能真正摆脱贫困。

  今年,随着大王沟村的基础设施的整体提升,通村道路得到改善,不少村民回到家乡,在家门口经营起农家饭店、农家乐。许多游客纷纷驾车来到这里,观赏美景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叹大王沟村的改变。

  从努力走出山沟,到纷纷回到山沟。这不仅是大王沟村村民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改善的体现,更是当地群众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体现。

  乡村名片

  大王沟村位于嵩县德亭镇伊河南岸的外方山区,全村总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6亩,林地面积5.8万亩,平均海拔800米,森林覆盖率超过98.5%。沟长20公里,17个村民组,36个自然村,512户196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5户937人,截至目前,还有10户27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1.37%。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