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县为贫困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教育扶贫让兰考县农村学生尝到甜头。
光山县泼陂河镇杨榜村的贫困户种植太空莲脱贫致富。
尉氏县爱心志愿者为十八里镇马家村的肢残儿童辅导作业。
郑州市结对帮扶卢氏县援建的小学投入使用。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片
搬进新社区的栾川县脱贫户,日子越过越红火。
□河南日报记者 王平 曹萍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每一个贫困人口都不能掉队。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级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抓好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统筹做好困难群众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各项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着力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织密筑牢民生保障网。
一项项改革措施深入推进,一笔笔扶贫资金落地见效,一件件“关键小事”温暖民心,城乡困难群众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基本广覆盖兜牢底线强保障
10月11日下午,天气微凉,西峡县65岁的特困人员邢来志穿上敬老院配发的新棉夹克,在护理员的帮助下,坐着轮椅来到了棋牌室。“敬老院条件好,有人照顾,一天三顿饭按时按点送,俺安度晚年再也不发愁了。”邢来志话语中充满着感激。
邢来志无儿无女,长年独自生活。这几年随着年龄增长,身子骨也不如以前硬朗了。当地民政部门了解情况后,劝他入住敬老院。起初邢来志有抵触情绪,可住进来之后,他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温暖。
提高贫困人口保障水平,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邢来志成为受益者之一。
近年来,我省将兜底保障作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任务和最后防线,在科学制定保障标准上出实招、在提质扩面上求实效,确保符合条件的各类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逐步实现了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全省农村低保标准由2015年的年人均2600元提高到现在的不低于4260元,增幅63.8%,年均惠及310万人。
破解特困人员的供养难题,是兜底保障的重要一环。从今年1月1日起,我省继续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救助标准,城乡低保对象月人均财政补助水平分别由不低于274元、166元提高为不低于286元、178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
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我省把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救助供养范围,把符合条件的返贫人口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围绕特殊群体脱贫,加大关爱帮扶力度。持续实施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制度,惠及216万人;连续两次提高孤儿基本生活费最低标准,全省机构养育和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350元和950元。牵动社会神经的“一老一小”困难群体民生问题,正在一项项兜底保障措施中逐步化解。
在如火如荼的脱贫战场上,扶贫助残行动精准施策,全省700多万残疾人与亿万中原儿女一道,朝着全面小康的目标迈进。截至今年8月底,我省有210多万名残疾人享受“两项补贴”,其中包括96.2万困难残疾人、118.9万重度残疾人,河南成为全国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人数最多的省份。
疫情形势严峻,帮扶力度不减。全省今年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2亿元,救助困难群众15.1万人次;发放价格补贴9.1亿元,惠及困难群众2414万人次。
从普惠到特惠,从“输血”到“造血”,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各级各部门用实际行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城镇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兜牢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幸福底线。
补短板强弱项精准扶贫显力量
小康路上,疾病是影响脱贫的“顽石”。
让困难群众看病就医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基本要求和“两不愁、三保障”的核心指标。
近年来,我省建立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动态管理数据库,围绕“减存量、防增量”,打好健康扶贫政策“组合拳”,着力“拔病根”“去穷根”,确保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
西华县迟营乡孙庄村的贫困户李二磊如今实现了多年的愿望——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干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曾经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和股骨头坏死的李二磊长年卧床,家庭负担沉重,是健康扶贫政策给他带来了“新生”。2017年7月,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李二磊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救治,从此告别8年的卧床生活。
“20万元的治疗费用通过新农合报销、健康扶贫项目兜底,自己掏了很少的一部分。”李二磊如今干起了自己喜爱的电商,自己摆脱贫困,带领更多乡亲走上了致富之路。
为切实减轻贫困人口看病负担,我省探索建立多渠道、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开展“靶向”精准救治。贫困人口门诊可报销慢性病病种增至15种以上;大病保险最高报销比例达到95%,独具河南特色的健康扶贫“3+3+N”医疗保障模式全面铺开。
截至目前,全省贫困人口大病救治病种由9种逐步扩大到30种,累计救治14.4万人,救治率达95%以上。曾经“一人患大病、全家陷困境”的现象大大缓解。
看病有“底气”,就医更便利。近年来,在县乡村医疗机构“五个一”标准化建设项目的推动下,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一个个“家门口”医院强起来;全省累计为贫困地区培养培训医务人员6万多人次,建设132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远程医疗、先诊疗后付费、出院“一站式”结算等惠民服务覆盖所有县域定点医院,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95%以上,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县”。
数据显示,我省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由2016年年底的162.1万减少到2019年年底的17.1万,累计减贫145万,占全省全部脱贫人口总数的51.4%。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国家级贫困县卢氏县,贫困发生率全省最高。当地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有保障”和“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战略要求,打好“保障学业”这张牌,确保应助尽助。越来越多贫困家庭孩子重返校园,拥有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这些孩子能够学有所成,走上工作岗位,有稳定的收入。”卢氏县教体局局长张锐锋说。
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夯实脱贫攻坚根基之所在。五年来,我省累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759.03万人次,发放资助金33.19亿元,健全完善了从学前到研究生教育全学段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孩子因贫困失学辍学;先后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薄”工程,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25万所;为贫困地区招聘特岗教师3.72万名,选派1.25万名教师对口支教……
通过分类施策、多措并举,目前53个贫困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7.24%,超过全省平均水平7.74个百分点,小学、初中净入学率均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
一系列补短板、强弱项的政策举措,让贫困群众感受到希望,增添了力量。
抓服务促发展顺应百姓新期盼
就业是民生之本、脱贫之要。
我省努力开拓就业空间,挖掘就业岗位,让贫困劳动力端稳端牢“饭碗”,持续稳定脱贫。
在豫西伏牛山区嵩县黄庄乡三合村,57岁的残疾人张嵩现身残志坚,参加了当地人社部门组织的就业培训、申请了创业贷款,干起了甜蜜的事业——养蜂,脱掉了“贫困户”帽子,日子过得甜如蜜。
“我要把养蜂合作社做大做强,带领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如今,张嵩现不仅注册了“铁拐张”的品牌,还做起了淘宝电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省紧扣就业能力的提升,坚持“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工作目标,开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服装加工、家政服务等实用技能培训。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累计免费培训贫困劳动力178.69万人,让更多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
就业渠道畅,收入有保障。我省通过劳务协作输出就业、自主创业带动就业、中介组织介绍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等,多渠道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应就业尽就业”“应培训尽培训”。截至今年9月,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已经达到195.07万人,比去年增加近8万人。
安居才能乐业。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省各地下足“绣花”功夫,大力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清零行动,累计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57.8万户,今年上半年顺利实现了全省存量危房全部清零的目标任务。
针对部分鳏寡孤独、无人照料、无力筹措资金的特困户,我省因地制宜创新住房保障模式,兜底解决特困群众住房安全。嵩县采取“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的方式,统建危房改造集中安置示范点8个,135户270余人受益。内乡县采取长期租赁方式,盘活农村闲置安全住房。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随着脱贫成果的持续巩固和社会救助与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城乡困难群众将与全省人民一道携手前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