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致敬最可爱的人 以身许国岂为浮名

2020年10月29日07:49

来源:大河网

  刘国勋

  1925年出生,1947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2月随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上甘岭身负重伤。1952年复员回乡任生产队副队长,恪尽职守30多年。

  河南日报记者李昊

  刘国勋今年95岁,家住太康县独塘乡杨庄村。如果不是2018年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孙子无意间发现了藏在袋子里的立功证书和勋章,他的事迹或许至今也无人知晓。袋子里有解放东北纪念勋章、华北解放八一勋章、抗美援朝纪念章……

  “这是前几天组织专门给我送来的纪念章。”10月26日,抚摸着崭新的奖章,老人告诉记者,最近他常想起上甘岭,那是他一生难以忘怀的地方。

  1951年2月,刘国勋随军入朝参战,在行进到上甘岭时,他所在连队被敌军包围,天上敌机轰炸,地上坦克围攻,炮火映红了上甘岭。面对绝境,部队发起了突围冲锋。

  老人清楚记得,排长就倒在他眼前。“司号员一吹冲锋号,所有人都抱着枪冲了上去。我捡起排长的手枪跟着一个老兵埋头往前冲,只感觉身上一痛,突围后才知道右腹中了弹。”说着说着,老人的语速慢了下来,“5个连队几百人,只冲出去50多人。”

  因伤势较重,刘国勋被安排回国治疗。“后来想继续参战,但医生说我左耳失聪,右耳听力严重下降,劝我回家休养。”老人说,当时自己感觉耳朵听不见,上了战场也是给部队添麻烦,于是决定复员。

  1952年5月,刘国勋回到家乡。杨庄村党支部副书记杨自理是老人的邻居,相处了60多年都不知道他立过功,“他从不谈起自己的过去,只是埋头苦干。”

  “我没念过书,是党把我培养成了一名革命战士。虽然我已不在战场上战斗,但是在其他岗位上,我要对得起党的信任。”刘国勋说。

  1974年,为改善生产队农田的灌溉条件,刘国勋决定从涡河引水修一条水渠。两米宽、上千米长的水渠在那时是大工程,大家都不看好,刘国勋就挨家挨户上门劝说。

  “当年他都快50岁的人了,挖土、打地基还亲自上。冬天下着小雪,我们劝他进屋歇着,可他偏不。”刘国勋的儿子刘东义自豪地说,“有他打头阵,不到两年就把水渠修好了。”

  今年2月,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老人还委托孙子代捐了8箱物资和1000元钱。“老英雄这种心系祖国、默默奉献的精神应当传承弘扬,鼓励更多人。”太康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赵宝威说。

编辑:臧小景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