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创历史新高—— “考研热”从何而来

2020年12月28日19:1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陈 鹏

  12月26日,考生走进新疆医科大学新医路校区考点。新华社发

  12月27日17点,完成最后一门专业课考试后,考生刘铮铮走出考场,长舒了一口气。复习了一整年,直到后期才进入复习状态,“被疫情打乱复习计划,经历崩溃和心理重建,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当日,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落下帷幕;考研报考人数为377万,创历史新高;一位新冠肺炎感染者在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连中心顺利参加了考试。

  发生在考研日的这些新闻牵动人心,但面对“考研热”,我们还应该关注些什么?

  考研就像“第二次高考”

  又是一年考研时,张璐璐回忆起参加考试时的心情。去年,她从山东某高校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这一年来,张璐璐在不同场合多次听到大家对母校的议论:考研备考被描述为“近乎疯狂”:大一就着手准备,天天泡在自习室,走廊里、校园内随处可见背书的学生,即便天寒地冻也不偷懒。

  而张璐璐的经历与此完全不相符:临近暑假才开始复习,进考场前一个月还在犹豫,甚至不想复习,可最后仍以专业第二的成绩“成功上岸”。张璐璐笑称,“很遗憾”自己没有具备“考研神校”学生应有的特点。

  一个拍摄考研学生吃苦用功的视频,曾一度占据热搜榜。网友留言分成两派,一部分网友以“考研基地”“考研神校”揶揄讽刺。另一边,“心无旁骛复习考研”“拒绝贴标签”的回应,针锋相对。

  “我们和其他普通学校没什么两样。平时正常上课,课余活动丰富。同样也会在考研和找工作选择中犹豫彷徨。在该努力的年纪努力,有什么不对?”这些天,张璐璐又看到了几篇“考研神校”的新闻报道,“一看就知道是捏造的”,她指着报道里的图片告诉记者,“这一看就不是我们学校的教室”。

  人们习惯把“考研神校”看成应试教育的典型,里面有或隐或显的偏见,比如高分低能、简单粗暴、急功近利等。

  与某些高校在考研界“一枝独秀”相比,事情正在起变化。

  记者调查发现,“考研神校”不再是对某所学校的评价,居于普通院校行列、考研升学率高、学生勤奋备考,具备类似特征的高校越来越常见。

  软科《2019本科毕业生深造率排名》,排名对象为中国1200多所本科层次的高校,榜单展示了本科毕业生总深造率前两百强的学校。山东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滨州学院、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均在其列。换句话说,与一直在增加的考研大军相关联,“考研神校”也将越来越常见。

  提升学校层次是考研重要因素之一

  考研具有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竞争逐渐激烈。

  近五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人大关,达到201万。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77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

  中国教育在线通过对2021年考研学子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应对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认为毕业学校不好,想提升学校层次为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内因是考研的主导因素,决定着个体的选择。

  面对“双一流”高校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了大量“双一流”高校学生的现实,普通院校学生想深造,通过考研改变命运成为必选项之一。河南师范大学教授李醒东说,对于他们来说,考研就像“第二次高考”,但比起高考,考研的失败率更高。

  考研不容易,想要考名校的研究生更是难上加难。

  “高考作为教育体系最广泛的一次筛选淘汰,其对学生的分流效应被很多高校认为最具参考价值。”清华大学副教授罗燕说,居于体系顶层的院校不愿向下层院校开放研究生名额,居于下层的院校则很乐见自己的学生能到顶层高校攻读研究生,提升自己院校的学术声誉和地位。

  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考研客观上可以延缓部分应届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的时间,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高等教育要关注学生职业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陆珍是考研的“受益者”,她从一个普通院校考入“双一流”高校,进入了更好的发展平台,三年后又成功考取博士生。“考研不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对我的自信心和意志力的塑造也有帮助。”

  一般来说,高校对学生考研持支持和鼓励态度。久而久之,高校自身其实也受到了影响。

  “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看,当前本科教育存在就业导向、升学导向以及混合导向三种情形。”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顶明给出了这样的判断: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本科高校发展为升学导向,其本科教学则更加趋于通识教育,毕业生将会更大比例地选择继续升学深造。

  在罗燕看来,相比于关注与外部社会的衔接,高校更在意的是其在高等教育体系内的竞争和地位提升。罗燕表示,高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最终出口,要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帮助学生完成向社会身份的转变。

  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稳定硕士规模,扩张博士规模,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

  一段时间内,“考研热”将继续持续下去。对于近400万人的群体选择,个人意愿和就业市场将会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受教育者的升学诉求增加,慢就业、暂不就业的本科毕业生相应增多,针对本科生的生涯规划指导需要优化调整。”王顶明建议。

  (本文部分采访对象使用化名)

  (本报记者陈鹏)

编辑:臧小景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