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陈玉山:郑州应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2021年01月30日17:09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贺志泉)1月29日,在郑州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郑州市政协常委、郑州市现代供应链研究院院长陈玉山作《加大供应链管理创新与应用 增强我市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会议发言。他在发言中建议,郑州市要抓好顶层设计,做好总体谋划,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衔接。

经济学家帕拉格·康纳曾说:“在21世纪,供应链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组织力量,谁统治了供应链,谁就统治了世界。”通俗来讲,供应链就是指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因此也是一地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陈玉山表示,郑州市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仍存在风险,部分领域产业基础薄弱,本地产业链条不完整,且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主要集中在大宗产品的采购、运输等环节,全链条完整的服务水平不足。因此多因素叠加,会引发产业链供应链外迁的风险,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造成威胁。

为此,陈玉山给出建议。首先,加强自主创新,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做好“体检方案”,摸清郑州市产业基础“薄弱环节”,列出亟须攻关的“卡脖子”产品和技术清单,鼓励骨干企业和供应链相关科研院所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研究,促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融通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现代物流牵引产业链供应链融合集成发展;着力培养一批产业链供应链“链主”企业。

其次,依托全球化趋势,培育产业链供应链新动能。借助数字技术、研发、资产管理、生产者服务平台等新全球化形态,提升郑州市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发展水平;政府推动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与相关产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做大做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除此之外,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也是重中之重,陈玉山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组织摸清郑州市产业链供应链重要风险点,建立适合郑州市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在重点领域建立产能备份,使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至少有一个替代来源,增强抗冲击能力。同时,充分发挥郑州市企业的整体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全球市场价值链的整合与重建,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编辑:谭敏  审核 :新闻总值班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