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河南省“青救会”:在舞阳生根壮大 掀起抗日新高潮

2021年02月25日07:37

来源:顶端新闻·大河报

  河南省青年救亡协会旧址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刘广超通讯员王丽丽文图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奔赴抗日前方。值此危难之时,河南省53个县建立了青年救亡团体,形成了全省抗日救亡运动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为使全省抗日救亡团体加强联系形成合力,河南省青年救亡协会(以下简称省青救会)在舞阳县应运而生。

  一个全省性救亡抗日组织,为何会选择在“名不见经传”舞阳小县成立?其承担着什么重要作用?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近日,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来到舞阳县“河南省青年救亡协会”成立时的旧址,探寻这段波澜壮阔的红色革命历史。

  舞阳县“革命土壤”丰厚,“青救会”会员高达6000人

  在舞阳县党史办负责人的引导下,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来到舞阳县城西大街的城隍庙,记者看到,该县城隍庙还挂着“舞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和“舞阳县博物馆”的牌子。据了解,舞阳县城隍庙是我省乃至我国北方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隍庙建筑群。在城隍庙大门的右边,记者看到了“河南省青年救亡协会旧址”的铜牌。

  舞阳县博物馆副馆长康耀辉告诉记者:“先有舞阳县抗日青年救国会、后有河南省青年救亡协会,都是在城隍庙拜殿成立的,范文澜、姚雪垠、吴祖贻都在此开展过革命活动。”在舞阳党史展馆内,记者看到墙上展出了翔实的文字材料和一批珍贵的历史照片,这些史料反映了自1926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舞阳县党组织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与斗争历史,展现了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

  “舞阳县是革命老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建立了党组织,开展了活跃的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舞阳归属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属于冀鲁豫、豫皖苏、鄂豫边抗日根据地……舞阳县革命故事多,革命人物多,红色史迹多,且有重大影响。这也为在舞阳县成立全省抗日救亡协会,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和革命保障。”讲起舞阳的革命历史,康耀辉如数家珍。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随即河南省委号召青年学生到广大城乡地区,动员组织民众进行抗日。”康耀辉对记者说,面对中华民族的空前危机,舞阳籍的平津流亡学生苗宝泰、臧自修、陈麟堂,以及在开封上学的李景伦、胡田希等“一二·九”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回到家乡,酝酿成立一个全县性的救亡团体。此时,从延安受命返回舞阳的共产党员陈坤台了解到情况后,迅速与返乡同学联系,由他组织指导,以爱国学生为骨干,在争取各方社会势力的支持下,于1937年10月在县城西大街城隍庙成立了舞阳抗日青年救国会(以下简称县青救会)。

  成立之后,县青救会积极开展革命活动,聘请了党政军商教育界等知名人士组成理事会,并成立话剧团、歌咏队,利用庙会、集市、节日等巡回演出《前夜》《放下你的鞭子》《劝夫从军》等剧目,激发人们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中去。县青救会还创办了《救亡三日刊》,发行到全省各县,深受民众热爱,影响力颇大。1938年6月,冯玉祥到舞阳,专门为《救亡三日刊》题写了刊头。

  在采访中,记者见到了舞阳县胡岗村村民胡庆春,他本家的爷爷胡林宇是胡岗区抗日青年救国分会(舞阳县青年救国会第28分会)的总干事,他告诉记者:“舞阳县青救会成立后,中共舞阳县委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凡是有党员和抗战活跃分子的地方,都要成立青救会分会,于是首先在胡岗村召开了‘胡岗区抗日青年救国分会’成立大会。”到1938年6月底,舞阳县相继建立了北舞渡、吴城、武功、尚店、梁八台、尹集、姜店、马村等43个分会,分会下又设支会。全县会员达到6000人,占全省黄河以南所有县青救会员总数3万人的1/5。

  53县代表会集舞阳,全省“青救会”应运而生

  舞阳县博物馆副馆长康耀辉告诉记者,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除了抗日工作开展活跃的舞阳县青年救国会,河南广大青年在中共河南省委和各级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在全省城乡纷纷建立抗日救亡团体,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至1938年春,全省黄河以南已有53个县建立了青年救亡团体,形成了全省抗日救亡运动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为使全省抗日救亡团体加强联系,共同合作,使全省各阶层、各行业、各党、各派及所有英勇热血的青年团结于一个救亡目标之下,动员全省千百万男女青年,保卫家乡,保卫祖国,争取最后胜利,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成立一个全省公开统一的青年救亡团体——河南省青年救亡协会,并决定在舞阳县召开成立大会。

  全省共有53个县建立了青年救亡团体,为何会选择在舞阳县召开成立大会?面对记者的疑问,康耀辉解释道:“协会成立大会要到全省群众基础最好、青年救亡开展最活跃的地方去开。豫中各县的抗日救亡热潮,尤以舞阳青年救亡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热气腾腾,为河南全省及华中各地所瞩目。为此,会议决定在舞阳召开。”

  1938年6月5日到11日,全省统一的青年抗日救亡组织——河南省青年救亡协会成立大会在舞阳召开。中共河南省委青年部长谢邦治,全国民先总部组织部长丁秀,全国各地青年组织负责人吴祖贻、袁宝华、姚雪垠、陈少景、赵悔琛等有关领导和全国青协代表,以及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部政训处长李世璋,齐赴舞阳。

  全省各县除沦陷区以外的青年救亡团体,大多数派代表出席了会议,洛阳、南阳、镇平、西平、遂平、密县、息县、方城、南召的代表在会上发了言。

  舞阳县青救会总会长臧自修向大会详细介绍了全县广泛开展青年运动的经验,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会议一致通过了河南青年救亡协会的章程,选举了省青协的领导成员,吴祖贻任主任,丁秀任组织部长,臧自修等为青年协会委员。

  共产党指引爱国青年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

  记者了解到,大会向全国发表了《河南青年救亡协会成立宣言》,号召“中原千百万优秀的青年男女,必须携起手来,武装保卫大河南,使河南变成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和日本法西斯强盗的坟墓,埋葬他们的尸骨与妄想”。这次会议的召开,把河南青年的抗日救亡运动引向更加深入的新阶段,成为全省青年运动向前迈进的一个新的起点。

  同年9月,舞阳县青救会常务执行委员柴凯和河南省青委书记谢邦治一起,赴延安参加西北青年救国会代表大会,大会奖给舞阳青救会一些马克思主义书刊,柴凯还在陕北公学介绍了舞阳青救会的工作经验。

  加入河南省青救会的广大青年,活跃在各个角落,以多种形式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无情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暴行,传播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强盗的战绩,激发人们树立起抗战必胜的信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抗日救亡新高潮。

  今年83岁的胡岗村村民胡存善告诉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听我父辈讲,河南省青年救亡协会在舞阳成立后,对舞阳的人民群众影响很大,以前的老少爷们不少还都留着长辫子呢,大会召开后,接受到了新思想,辫子都剪了。不少青年壮士受到鼓舞,抗日热情日渐高涨,纷纷拿起武器,参加到了抗日的队伍中,誓死保卫家乡。”

  舞阳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主任科员王春生向记者介绍道:“由于抗日宣传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增强了广大青年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认清了国民党政府假抗日、真投降的反动嘴脸,在人民心灵深处埋下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信念,1938年11月,国民党当局强制取消了包括河南青救会在内的各地类似团体,从此青救会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光辉的一页载入史册。”

  “每年的清明前后,舞阳的各个中小学师生们都会来到博物馆,祭奠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县区各局委、机关党组织也常常在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下一步,我们将申请筹建河南省青年救亡协会纪念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革命历史。”舞阳县博物馆副馆长康耀辉告诉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河南省青救会为鼓励知识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他们在历史上留下的足迹永远不会被磨灭。


编辑:魏蔚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