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昊
杜岗,华中烽火燃起的地方。
80多年前,一支民族解放的铁流正是这里在汇聚、重编,淬炼成钢,汹涌澎湃地奔向古老的中原大地,随后短短一年间从几百人发展至一万七千余人,宛如一把利刃,深深地刺入敌人的心脏。
这支队伍的名字叫做新四军游击支队,一支在关键时刻担起救亡重任的抗日武装。
1938年夏,日军沿陇海铁路向西、向南侵占中原,徐州、开封相继沦陷,华中局势危在旦夕,时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的彭雪枫将军临危受命到豫东调查武装建设情况,最终将西华作为部队集结东进的第一站。
“之所以作出这个判断,主要考虑两个因素。”杜岗会师纪念馆馆长朱玺介绍:“一方面,西华是抗战初期中共豫东特委所在地,也是党在豫东创立较早、规模较大的革命根据地,群众基础深厚;另一方面,县内的杜岗等地就坐落在花园口决堤后的新黄河西岸,与东岸的日占区仅一水之隔,便于发起进攻。”
10月,彭部与肖望东带领的先遣大队、吴芝圃带领的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在杜岗村会师。三支队伍整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来自不同地方的战士们激动地拥抱在了一起。
“那个时候村里刚被黄河淹过,物资不充裕,但是大家都咬牙挤出物资支持部队保卫家园,光是我家就住了好几个战士。”蔡进三老人讲述着儿时的听闻,唱起了战士们会师的战歌:“全国总动员,一起来抗战。新四军、三支队开上前线,今朝来到西华县……”
除了想办法解决这近千人的吃住问题,西华人民还在部队离别东征时赠送了3万多斤粮食、200多双鞋袜、2万多元(钢洋)现金以及渡河所需的船只。
如今80多年过去,听故事的孩童已到耄耋之年,赤诚的红色基因却代代相传一直到今天。
“党和政府不仅帮我们打机井、修道路、建荷田,还引导我们发展规模养殖,让我们日子过得更有奔头。”据该村党支部书记蔡永刚介绍,杜岗在西华县第一个实现脱贫。
村民李颜伟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在政府低额贷款和养殖专家的帮助下,他已养了40多头牛,每头牛纯利润在4500元左右,未来还将申请成立养牛合作社带大家一起致富。他激动地说:“多亏了党的好政策,俺才能过上现在的幸福生活。”
越过纪念馆走向会师旧址,劲柏傲寒,苍松犹翠,高大的纪念碑巍然屹立。寒风中,“守碑人”李文庆默默擦拭着碑前的围栏,一小时后纪念馆将迎来前来参观的游人,他必须给自己留下充足时间复习解说词。
“这样的日子,他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在他的影响下,村里越来越多人重视起红色文化的传承。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也是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杜岗村村委委员李运栋告诉记者。
驻足碑前,历史与现实仿佛在这里交融。阳光不住地跃动、流淌,从地面到三棱碑身,最终汇聚到红色的碑顶上。碑下,年迈的“守碑人”一丝不苟地的看护着心中的珍宝,一如当年追随红旗的人们。
名片
杜岗会师
杜岗村,位于西华县红花集镇。1938年,日军大举进攻中原,豫皖苏广大地区被占领。时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的彭雪枫接到中央指示,带队前往豫东地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彭率部从竹沟出发,途经汝南、上蔡来到西华,与肖望东带领的先遣大队、吴芝圃带领的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会合。
三支抗日武装在杜岗村成功会师,整编成立了新四军游击支队。10月24日,新四军游击支队离开杜岗村开赴豫东敌后。这支武装转战于豫皖苏广大地区,发展为新四军第四师,创建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点燃起华中地区的抗日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