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鉴往开来,3月12日,郑州市文物局长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为郑州文物事业发展谋划新篇章。
大河网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郑州成功举办“中国首届考古学大会”、“中国考古·郑州论坛”(论坛永久设于郑州)、“亚太地区都城遗址与历史城市保护研讨会”等十多个系列大型国际学术会议,重点推进商代王城、黄帝故里、河洛汇流、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荥泽古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大运河文化带、黄河文化遗产廊道项目建设,打造郑州黄河文化国际交流的“世界名片”。
五年来,稳步推进生态保遗工程和博物馆建设,在郑州建设100处以上遗址生态文化公园,郑州决策部署“用三年时间全市建设博物馆100家以上”。截至目前,全市开放和新建生态遗址公园41处,建成各类博物馆68家。其中,被评为国家三、二、一级博物馆达到10家,馆藏文物65万余件,珍贵文物10万件。
相继推出《古都郑州》《君子四艺——琴棋书画艺术展》《天工追梦——郑州古代科技文物展》《千秋二七》等精品展览560个,累计接待观众4300万人次。
“十三五”期间,郑州市没有发生重大灾难性文物安全事故,与郑州市公安局持续联合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侦破各类文物犯罪案件5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1名,其中公安部重大文物案件A级通缉逃犯2名、B级通缉逃犯2名,缴获涉案文物200余件(片),对文物犯罪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会议特别强调了2020年文物发展形势。
2020年黄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高质量推进,巩义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世界大河文明论坛、黄河国家博物馆三个项目列入党中央、国务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重点项目。
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仰韶文化博物馆)列入全市“十大文化工程”。管城区商代王城保护一期工程完工,中原区二砂文创园首期项目建成开放,二七区百年德化历史文化片区二七纪念塔、原日本驻郑领事馆旧址本体保护完成修缮。
那么,“十四五”期间,郑州市文物事业发展有何目标?
首先是全力打造黄河国家博物馆、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一批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举办2021年第九届“博博会”、2022年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百处生态保遗项目和百家博物馆建成质效全面提升;郑州区域夏代遗存系统性考古研究和夏文化研究传播工作形成一批成果。
会议强调,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郑州将充分利用诸多有利机会,加快推进黄河、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努力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